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通用6篇)

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通用6篇)

发布时间: 2021-11-04 17:28:20

具体,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ùtǐ,指的是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具体也指实际存在的,真实的;特定的。如: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里>》:“但各人具体的创作道路却不尽相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6篇

【篇一】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进落实情况汇报、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关于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推进落实情况汇报、科技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公安部关于深化公安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上海市关于推进落实中央部署改革试点任务情况汇报、湖北省关于建立和实施改革落实督察机制情况汇报、福建省三明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浙江省开化县关于“多规合一”试点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头绪多,任务重,上来就必须有气势,先集中力量把主要改革举措推出来,然后集中力量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前所未有。总的看,改革落实是好的,已经出台的改革举措大多已进入落实阶段,有些改革举措已经落了地、扎了根、开了花,有些在地方和部门形成了细化实化的制度安排,有些通过试点探索总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会议指出,抓改革落实,要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推动改革举措早落地、见实效。一要抓主体责任,凡是承担改革任务的地方和部门,都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牵头部门对经办的改革举措要全程过问、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地方党委要统筹好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要求,抓好改革举措落实。二要抓督办协调,把部门协调难度大、政策关联度高的改革举措作为重点,谋划改革举措出台时机和节奏,协调解决改革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对敷衍塞责、拖延扯皮、屡推不动的,对重视不够、研究甚少、贯彻乏力的,要进行问责。三要抓督察落实,强化督察职能,健全督察机制,抓紧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督察工作格局。要重视督察结果的运用,发现问题的要列出清单、明确责任、限定时间、挂账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确定一批重点改革督察项目,大力抓督察落实,形成全党上下抓改革落实的局面。四要抓完善机制,抓紧完善督办协调、督察落实、考评激励、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五要抓改革成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注意把抓改革落实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同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既要通过抓改革来促发展,又要围绕谋发展来抓改革。六要抓成果巩固,及时总结推广改革经验,把各项成果总结好、巩固好、发展好,努力使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部署改革试点要目的明确,做到可复制可推广,不要引导到发帽子、争政策、要资金、搞项目的方向上。

  会议强调,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对抓改革、抓落实负有直接责任,要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察、抓落实。对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中央有具体要求的,要一竿子插到底,不折不扣落实下去;中央提出原则要求的,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实化。对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任务,既要抓紧推进、敢于突破,又要立足全局、通盘考虑。市县一级要注意配足力量,创新工作方法,把精力集中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要总结各地创造的新鲜经验,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会议指出,各级党委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引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地方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篇二】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

银行是否可因风险提示不具体买单
作者:肖天存
来源:《检察风云》2018年第11期

        分级基金虽然是高风险,但相对于股票而言,风险程度还是小巫见大巫。那么,对于投资风险更大的股票投资者购买相关基金时,能否以其投资股票为由,免除或减轻银行的相关风险提示义务呢?2017年12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因购买分级基金引发的特殊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沈伟珍老人1956年出生,具有大学学历,退休前的职业为机关教师。沈伟珍也算是个老股民了,她曾于2009年3月在中泰证券开立股票账户炒股。

        2013年1月17日起,沈伟珍开始购买理财产品。当天她到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虹口支行(以下简称“虹口支行”)购买理财产品若干,除“广发银行薪满益足新年特别版A众享版”为非保本理财型产品(风险等级PR3),其他均为PR1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其中,“盆满钵盈日日赢”申购金额达88.6万元。沈伟珍在购买本案所涉基金之前,未在虹口支行处购买过分级基金。

        时间到了2015年5月8日,为确保手中的闲钱不至贬值过快,沈伟珍再次来到虹口支行,准备购买理财产品。这一次,经虹口支行处客户经理李亮推介,沈伟珍没有像以前那样购买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而是在银行柜台申购了申万菱信申万电子行业投资指数分级基金(以下简称“申万菱信基金”,代码163116)499922.50份,总额50万元,这一分级基金的风险相对较高。

        据有关证据材料显示,沈伟珍在虹口支行开立交易账户时,虹口支行对沈伟珍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了测评,《评估问卷》测评结果显示沈伟珍风险承受能力属于激进型,适合所有风险产品。据录音录像文字材料整理内容显示——13:56:20,李亮:“不是放一年,基金这个产品不像理财,理财的话,到一年、到三个月、六个月肯定会有收益的。基金会有净值变化,有可能上有可能下,一个阶段可能跌到成本以内,所以要从时间上去化解风险。”14:06:20,李亮:“你买的是理财产品,我卖的是基金,兩样的。”

【篇三】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

小孩写不具体,因为教错了
作者:何捷
来源:《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9年第02期

        写具体,恐怕是困扰小孩和教师最大的写作难题了!这一问题雄踞“三高”已多时:在教师写给每个小孩的作文批语中,上榜率最高;在课堂教学的教师评价用语中,出镜率也是最高的;在日常写作辅导中,小孩感觉它的难度系数最高。

        我也常遇到小孩“写不具体”的困惑,解决的次数多了,渐渐找到门道。

        先看例子,结合说事。

        一次,我的徒弟设计五年级习作《说曹操,曹操到》。题目一看就让人喜欢。“说曹操,曹操到”,意思就是“刚提到某人或者某事,没想到立刻就见到或者接触到”,主要体现“快”的特点,也是本文的“趣”点。徒弟让小孩先引用这句话入文,直接写出“说某某,某某到”。这里的“某某”,可以自选填写。例如“考试”“生日”“作业”“老爸”“暑假”等。之后,再具体写有多“快”。显然,这是一道开放式作文题,给小孩选择与发挥的空间比较大。而且,生活中多有这样的经历,写作素材足够丰富。

        遇到的问题就是最典型的——“写不具体”。例如有小孩写《说考试,考试到》。多么好的命题,但他三五句话就写完。“前几天还在说快期末考了,没想到一下子期末考就到了。时间过得真快啊,犹如白驹过隙……”省略号中省去的是对时间“快”的感叹。看出来了吧,读这样的文字,味如嚼蜡。

        在随后的教学辅助中,徒弟采用的策略是我们很熟悉的。首先,提供范文。范文就是一个较为完美的写“说生日,生日就到”的例子。作者把“提及生日”到“生日来临”之间的快感表达得很痛快,估计是教师或者成年人模仿小孩的笔法写的。其次,从范文中提取模仿的要素。例如表现“快”的句子、词语,甚至是文中特意使用的“!”等细节都被大张旗鼓地放大并传授给小孩,引导其欣赏与借鉴。第三,归纳方法。表现“快”,就要用好动词以及表现时间短的词。同时,还注重心理描写,要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教师请小孩提炼写法,有小孩归结为“时间短语法”“闪电描写法”“心理幻觉法”。方法名称就够生动。最后,教师板书归纳“动词”“心理”“时间”。完美收官后,让小孩开始完善修改。

【篇四】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强调

  深入扎实抓好改革落实工作 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进落实情况汇报、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关于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推进落实情况汇报、科技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公安部关于深化公安改革推进落实情况汇报,上海市关于推进落实中央部署改革试点任务情况汇报、湖北省关于建立和实施改革落实督察机制情况汇报、福建省三明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汇报、浙江省开化县关于“多规合一”试点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头绪多,任务重,上来就必须有气势,先集中力量把主要改革举措推出来,然后集中力量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前所未有。总的看,改革落实是好的,已经出台的改革举措大多已进入落实阶段,有些改革举措已经落了地、扎了根、开了花,有些在地方和部门形成了细化实化的制度安排,有些通过试点探索总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会议指出,抓改革落实,要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推动改革举措早落地、见实效。一要抓主体责任,凡是承担改革任务的地方和部门,都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牵头部门对经办的改革举措要全程过问、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地方党委要统筹好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要求,抓好改革举措落实。二要抓督办协调,把部门协调难度大、政策关联度高的改革举措作为重点,谋划改革举措出台时机和节奏,协调解决改革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对敷衍塞责、拖延扯皮、屡推不动的,对重视不够、研究甚少、贯彻乏力的,要进行问责。三要抓督察落实,强化督察职能,健全督察机制,抓紧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督察工作格局。要重视督察结果的运用,发现问题的要列出清单、明确责任、限定时间、挂账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确定一批重点改革督察项目,大力抓督察落实,形成全党上下抓改革落实的局面。四要抓完善机制,抓紧完善督办协调、督察落实、考评激励、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五要抓改革成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注意把抓改革落实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同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既要通过抓改革来促发展,又要围绕谋发展来抓改革。六要抓成果巩固,及时总结推广改革经验,把各项成果总结好、巩固好、发展好,努力使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部署改革试点要目的明确,做到可复制可推广,不要引导到发帽子、争政策、要资金、搞项目的方向上。

  会议强调,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对抓改革、抓落实负有直接责任,要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察、抓落实。对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中央有具体要求的,要一竿子插到底,不折不扣落实下去;中央提出原则要求的,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实化。对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任务,既要抓紧推进、敢于突破,又要立足全局、通盘考虑。市县一级要注意配足力量,创新工作方法,把精力集中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要总结各地创造的新鲜经验,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气。

  会议指出,各级党委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引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地方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篇五】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

抓落实首先是抓不落实,是一个很富哲理的观念。说它富有哲理,是因为工作上只有两种行为,一个是落实,一个是不落实。把不落实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落实。

  抓落实首先是抓不落实,之所以把抓不落实放到了首位,我想,那是因为它很重要。一来现在不落实的事情很多,不抓,工作就无法推进;二来如果放任不落实的人和事,那么,人人想干事、人人真干事、人人干正事的氛围也就难以形成。这两点,都很关键。

  抓落实首先是抓不落实,那么, “不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表现呢?归纳起来,不外三个方面:

  光说不练假把式,此其一。说着重要,做着不重要,眼下在不少领导干部身上都有体现。他们把抓落实看成了召开一次会议、传达一下精神、下发一个文件、提出几点要求,具体工作推动没人去抓。如果问他们抓落实的意义,他们能说出来一套又一套;如果问他们落实抓得如何,他们拿出来的材料一沓又一沓。实际上,他们那里的工作并无起色。说形象一点就是: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

  遇到困难绕道走,此其二。抓落实就是处理棘手的难题和复杂的矛盾,就是克难攻坚、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但有的领导干部却不这样,遇到难题和矛盾不是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想办法、较真碰硬,而是找一大堆偃旗息鼓的理由。麻烦就推,困难就躲;顺境能坚持,逆境难继续。在他们看来,抓落实就应该像打牌、洗澡、唱歌那样轻松。好干的事情争着干,一旦遇到坎坷,便把事情搁浅了,让人民群众等得两眼发黑。

  外表光鲜败絮其中,此其三。这就是常说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貌似行动,但其实也是一种不落实。抓落实就是求实效,形式主义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遗憾的是,有些地方有些官员仍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工作过程图个热闹,打的是花拳,踢的是绣腿,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一塌糊涂。向上汇报笔下生花,讲形势一派大好、讲成绩一套一套、讲问题一鳞半爪,大做文字游戏,甚至无中生有弄虚作假。这些所谓的“政绩”,和不落实不干事没什么两样。

  抓不落实就是发现不落实的人和事。“不落实”往往很像落实,很具迷惑性。正因为如此,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督察落实情况时,务必要擦亮眼睛。一个地方或者一位领导干部是不是真的在抓落实,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都不能信,关键要看他们是不是把工作抓到过程、抓到一线、抓到细节。一要看是否有具体行动,二要看是否有扎实效果,三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没有行动的肯定是不落实,没有效果的也应视之为不落实,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就更是不落实了。抓落实有许多环节,譬如立即、譬如具体、譬如持续、譬如效率,这些方面体现不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落实,或者干脆说是不落实。

  抓不落实就是问责不落实的人和事。求发展重在抓落实,抓落实上的问题,就是发展上的问题,大得很。 “不落实”不仅会造成局部工作的被动,甚至还会影响全局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一定、必须、坚决硬起手腕加以问责。对于 “不落实”的人和事,不管有多少理由,也不管是什么背景,发现一个就要追究一个,发现一起就要追究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你不落实,那就让别人来落实。工作决不能因一个人的行为而停止,发展决不能因一件事的干扰而停顿。严厉问责, “不落实”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少,抓落实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必然的规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无小,不为不成”。工作在于落实,抓不落实其实也是抓落实,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措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决策才能条条算数,我们的承诺才能项项兑现,我们的目标才能个个实现

……

不允许工作中发现不了问题
不允许解决不了问题不报告
——议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七) 

张书臣

社会发展得越快,问题就出现得越多。这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首先是发现问题。不怕问题多,就怕眼力差。问题再多终归有解决的办法,但如果眼力差发现不了问题,那就会耽误许多大事。

发现问题就是要解决问题,有些问题自身能解决,还有一些自身不能解决。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因素,决定了我们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也不报告问题,同样也会耽误许多大事。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最近市委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允许工作中发现不了问题, 不允许解决不了问题不报告。

不允许工作中发现不了问题,是一种能力要求。当今这个比速度比效益的时代,其实也是一个比谁能更早发现问题的时代。发现问题越早,发展势头越猛,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好的地方问题少一些,差的地方问题多一些,领导干部谁也不能说他那里没有问题。既然问题是客观存在,那么就要及时地去发现。一位领导干部的能力大不大,不仅要看事情出来了怎么解决,更要看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能不能及时发现。诚然,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是不易被发现的,譬如经济运转中的深层问题。但也正是因为问题的不容易发现,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地去发现。事实上,领导干部与领导干部能力上的差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及早发现问题上的差别。因此,领导干部要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首先要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善于剖析,善于思考,善于把握实质。尤其是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时候,更要冷静地看待、更深层地去查找,绝对不能盲目乐观。因为,一个问题解决了,不等于所有问题解决了;老的问题解决了,不等于新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就像一茬接着一茬的韭菜,是割不完的。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尽头,没有止境。前段时间,我市在交通及环境卫生整治上,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效。那么,我们能说这些方面就没有问题了吗?当然不能。我们必须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去发现另一个问题,必须在解决老问题的基础上去发现新问题。

不允许解决不了问题不报告,是一项纪律要求。问题之所以称之为问题,就是因为它的顽固性。干脆利索地解决问题当然很好 ,但解决不了问题也是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及时上报。有些同志可能很忌讳这一点,好像把问题上报了,就显得自己没本事。于是,怎么严就怎么捂。这种做法很是有害。因为,无论怎么去捂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问题捂得越严实,情况就会变得越严重。上报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目的都一样,不要有什么顾虑。解决不了的问题能够及时上报,就不是你的责任或者说你的责任小一些。否则,就不能原谅了。问题必须解决,你解决不了,就让上级帮你想办法。总之,绝对不能因局部的问题,而影响到全局的工作。发现不了问题叫失察,不解决问题叫失职,解决不了问题又不报告叫怠政。解决问题多数领导干部都能重视,但解决不了问题又不报告就往往被忽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当前必须特别强调这一点,要把它当做一项工作纪律来对待。

不允许工作中发现不了问题,不允许解决不了问题不报告。这是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的新考验。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虽然我市的各项工作正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转态势,但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各种问题的存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会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同样会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少走许多弯路,我们才能抓住更多的机遇,取得更大的发展

……

过去我们常讲一句话:不打无准备之仗。所谓“准备”,其实就是把可能遇到的问题想得复杂一些,把可能碰到的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把可能想到的办法想得更周全一些。提前应对,及早处置。工作如同打仗,“攻城”也好,“拔寨”也罢,离开“规于未兆,防于未然”万万不行。就像市委书记连维良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的那样:宁可早动干戈不出事,不要大动干戈不顶事。

宁可“早动干戈”不出事,不要大动干戈不顶事。这事前的“早动”和事后的“大动”,虽然字眼上差之毫厘,但其结果却是谬之千里。 一个是事半功倍,一个是事倍功半。以小的投入收获大的成效和以大的投入收到小的成效甚至不见成效,在效率就是生命的今天,摆正这个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宁可“早动干戈”不出事,不要大动干戈不顶事。这是我们对实际工作应有的理性思考和判断。

一方面,转型期社会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这些新问题、新矛盾要求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忧患意识,必须早动干戈。新问题和新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问题和矛盾已经出现征兆,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甚至还没有足够认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训,但古训不古。当前我们面对的许多新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换句话说也就是潜在诸多风险。现实中,潜在的风险要比真正的风险更多更危险,这就要求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宁可防而无用,不要用而无防;宁可花大钱排查,不要花大钱处置;宁可“早动干戈”不出事,不要大动干戈不顶事。要把可能的事情当做真正的事情做,把没有发生的事情当做已经发生的事情做,把明天的事情当做今天的事情做。哪怕出现一丁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都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予以化解,不使问题发酵、蔓延。无事深忧,有事不惧。花大力气化解隐患于萌芽,看似付出了高代价,其实是一个低成本。事前“早动干戈”上花再大的本钱,都不是“亏本买卖”。因为,任何矛盾和困难都是回避和掩盖不了的,也不会自行化解和消除的。如果不提前预防处置,总有一天一般矛盾要转化为突出矛盾,小的困难要转化为大的困难。今天“早动干戈”,是为了明天不大动干戈。

另一方面,当今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的一些不良作风和因这种作风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也要求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忧患意识,必须早动干戈。虽然我市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比较过硬,但仍有一些同志对工作缺乏预见、疏于预防,以至于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就拿见诸媒体的各种群体性事件、生产安全事故来说,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平时疏于预防、疏于处置造成的。平时不努力,急来抱佛脚,无济于事。事到临头,无论是谁,即便急得抓耳挠腮,悔得捶胸顿足,气得七窍生烟,都为时晚矣。事件过后,就算再反复强调、高度重视,就算发通报、处分人甚至论法上刑,又有什么用?能顶什么事?国家的损失,百姓的利益,是无法挽回的。算一算事后“大动干戈不顶事”这笔账,再算一算事前“早动干戈不出事”那笔账,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阿拉伯数字本身。维稳工作和生产安全如此,其他事情也如此,任何事情都如此。由此不难看到,事前“早动干戈”和事后“大动干戈”,是在实际工作中务必把握好的大事情。

事前早动干戈和事后大动干戈的关系,也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实际工作中能否摆正这个关系,是能不能成事、成大事的关键。虽然当前我们面对的摸排查找社会矛盾、突出问题和工作隐患的头绪很多,但只要能够做到主动出击“早动干戈”,那么我们就会牢牢把握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就会在新问题和新矛盾面前游刃有余

……

作为促转变的主要抓手,推进项目建设,困难在所难免。当程序与进度产生冲突,当规则和效率产生矛盾,就必须善于运作,巧于运作,在交叉推进中突破制约瓶颈。

破解瓶颈因素,必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推进项目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统筹兼顾、协同行动,又要把握重点、巧妙运作。交叉推进,是巧妙运作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交叉推进项目的谋划和引进,交叉推进项目的报批和筹备,交叉推进项目的主体建设和配套工程,交叉推进项目的硬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不推不躲,不等不靠,交叉推进项目的报批和筹备,必要时可以打破常规,超前行动,确保项目及早落地、顺利落地。

交叉推进项目报批和筹备,是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的客观需要。项目能否成功引进、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能否顺利落地。交叉推进项目报批和筹备,既是确保项目顺利落地的基础工作,也是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的内在要求。在积极投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进程中,我市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的集聚效应会进一步释放,郑州引进重大项目的机遇会不断增多,但机遇并不等人,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抢抓机遇中发挥优势,在主动作为中推进项目,大招商,招大商,边筹备,边报批,全力服务项目建设。

交叉推进项目报批和筹备,是站位全局、讲求方法的必然选择。对于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发挥我市比较优势、有利于打造我市支柱型战略支撑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有利于优化环境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动员各方力量,细化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协调,注重统筹谋划,全力落实项目资金、用地、人才等配套服务,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加快推进项目申报,让项目筹备和项目报批同步运行,交叉推进。

交叉推进项目报批和筹备,是节约成本、高效运作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时间也是成本,是重要的机会成本。引进和建设重大项目,必须进一步增强成本意识尤其是机会成本意识,提升运作效率,减少无效劳动。否则,不但项目落地和建设的时间会因此延缓,还有可能错失重大项目,贻误发展良机。从这个角度来说,交叉推进项目报批和筹备,是尽力缩短项目建设时间、有效规避机会成本风险的重要手段。当前期准备全部就绪,一旦项目获批,我们就能把项目牢牢抓在手里,就能立即转入项目实施阶段,就能促其尽早发挥效益。

交叉推进项目报批和筹备,是创新机制、务求实效的科学探索。全力以赴促进项目落地,千方百计确保项目建成,必须把握项目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工作程序高效审批,依法合规向上报批。但履行程序并非消极等待,更非无所作为,需要我们大胆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在积极运作项目的同时,一方面提升我们自身的审批效率和水平,一方面建立起项目申报的畅通渠道和高效机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主动请示,定期过问,形成内外部审批环节的互动联动,既确保审批程序和结果依法合规,又为项目推进节省宝贵时间。

放在我市当前的发展背景下,交叉推进项目建设既是科学方法,又是良好作风,还是工作职责,更是素能要求,每个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具备这种能力,掌握这个方法。唯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效能才能明显提高,我们的项目建设才能快马加鞭,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持续推进

……

招一个项目不容易,保一个项目同样难。要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需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的真招数、硬办法,联审联批当是其中之一。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重大项目审批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举措,从联审联批的对象和范围、机制和程序、督办和反馈等做了明确规定。应该说,这些规定在程序上更趋向严密性、可操作性、规范性、科学性。各相关单位应主动联系,积极衔接,环节紧紧相扣,努力加快审批,切实完善项目落地条件,力争快审批、早开工、见实效。

联审联批,重点是联、关键在批,“联”是平台,是载体,是“形式”,真正的“内容”还是在“审”和“批”上。无论载体多大,平台多高,最终都要靠能不能批、如何批、多长时间批这个结果来说话。但联审联批不是不按规矩办事,不是违法办事,而是要在法律和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创造性地办事,积极主动地办事,不能死扣教条、墨守成规,更不能消极怠工、推三阻四。现实生活中,一些部门人员对推进项目不认真,对老百姓的事不热心,办事拖拉,推诿扯皮,这样的态度和作风阻发展惹民怨。实施联审联批制度,既能发挥有关单位的职能作用,又能互相监督和敦促工作成效,这样就挤掉了办理时间上的“水分”,解决了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反映最多最集中的建设项目审批难,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保证了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使行政机关敦促自己 “说话算数”,敦促自己履行岗位职责,兑现为民承诺,有利于提升行政审批的公信度。

实践证明,联审联批是解决项目推进“中梗阻”的有效措施,也是预防腐败的有力措施。它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共权力戴上了“紧箍咒”,是规范政府权限的“闹钟”,时刻提醒政府职能部门不要忘记自己职责,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办满意的事。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办结周期,加速项目落地步伐;也唯有这样,才能减少群众跑腿的次数,节省群众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赢得民心。

当然,并不是施行了联审联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现实当中,仍有相当多的瓶颈制约不能或不能很快得到破解,这一方面是因为难题的破解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些甚至不是一两次集中办公或集中整治能突破的,同时也说明,我们的联审联批制度还有与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作为地处内陆的中西部城市,郑州不具备沿海的优势,但是我们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便利的服务营造环境优势,可以打造最佳的政务环境、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撬动更多外力加速郑州发展。一定意义上说,联审联批就是政府设立的一个看不见的办事大厅,是政府建在投资商和群众心坎上的服务站,是“形散而神聚”的行政审批加速器。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坚持执行好这一制度,在实践中持续完善好这一举措,并在这种执行——完善——再执行——再完善的循环中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同时推进我们的工作水平、服务能力不断改进和提高

……

最近,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党政机关实施了“限时办结”制度,不少领导干部感到很有压力。有压力不是坏事情,化解压力的过程,就是产生动力的过程,人们最出色的事情往往是在重压之下做出来的。所以我们说,“限时办结”是压力更是动力。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工作要求,必须具备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工作能力。

“限时办结”制度的内涵并不深奥,说白了只一句话,即在时间上争效率争效益。岁月很长,岁月也很短,关键问题是你站到什么角度去看待。就我市眼下的现实来看,发挥好省会城市的龙头、重心、示范、带动作用,要求我们每项工作都要做得比别人早、做得比别人好,其实也就是要求我们比别人起得早、比别人睡得晚。因此,我们会觉得岁月很短,短得必须去争分夺秒,必须扳着指头掐时间。 “限时办结”制度的实施,正是基于这个前提。比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每个阶段都有效果要求,这种情况不“限时办结”显然不行。这只是一个例子,其他工作也与此同理。也许有的同志认为,一年365天,荒废空耗几天或者几十天,不是什么大事情。其实不然。因为放过今天的人,肯定也会放过明天。明日复明日,很可怕的。

现实中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佳的时机,这个最佳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掉价了。“有求必应,当天办结;当天不结,上门服务;三天不结,报告市府;逾期不结,责任追究”的“限时办结”制度,就是让我们抓住这个最佳时机。记得培根说过一句话:“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他的头发,当你没有抓住再后悔时,却只能摸到他的秃头了。”我们面对的各项工作何尝不是这样。一件事情,可以一天办结,也可以两天办结,但一天办结和两天办结的效果绝对不同。因为第二天,我们就有可能错失了最佳时机。所以,我们必须选择“限时办结”,压缩办事时间、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在最佳时机里寻求最佳效果。任何一位领导干部的工作时间都属于人民群众,谁也没资格空耗人民群众的时间。办结一件事情需要多长周期,这个问题可以科学分析研究,一旦确定了时限,就要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不间歇地运转。今天干什么,近期干什么,甚至这个时段干什么,都必须按照“时限”来。不能过夜的事情坚决不过夜,一天的任务坚决在一天内完成,要有“时限”内解决不了问题,就吃饭不香、睡觉不稳的感觉。

落实“限时办结”制度,必须克服疲沓、扯皮的工作作风。

疲沓,是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不少地方、部门、单位都有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遇事不紧不慢,办事不温不火。解决问题就像老牛拉破车一般,效率低下、空转耗时。就拿前段时间本报公布的市容市貌“评差”来说,那些上榜的最差路段、最差社区、最差花园等,不是因为那里的领导干部没有行动,而是因为他们的行动太疲沓,火烧眉毛的事情搁在他们身上也稀松平常。

扯皮,是另外一种常见的不良现象。尤其是一些你管他也管的事情,往往是你推他他推你,说这个事情不归自己管,一天接着一天往后推,导致事情搁浅。领导干部没有不该管的事情,怎么管可以研究,管不了可以报告,但绝对不能不“限时办结”。对于责任不清的问题,不管最终属于哪个部门,只要遇到问题就必须先解决。人民群众不问怎么分工、谁管什么,他们看的是管得及时否、管得好不好。

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洞察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十一五”的收官阶段,“十二五”的开启阶段,有很多大事、难事、新事亟待我们去办结。这个时候,这种情况,我们只有不舍昼夜的理由,没有不“限时办结”的理由

……

群众对政府机关是信赖而寄予重盼的,他们对个别地方机关作风不满,一部分缘于一些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一部分缘于机关人员的服务态度。“这事不是我经手的”、“这事不归我们管”等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言语,就是症状之一。治疗此类敷衍塞责、“踢皮球”的机关病,首问负责制当是一剂良药。

一般来讲,办事情解难题,首先要弄清“办什么事儿、谁来办、怎么办”几个层次的问题。先说“办什么事儿”的问题。对于执政为民的政府机关来说,为民、利民、便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办的自然是群众需要的事儿、群众关切的事儿和对发展有利的事儿。具体到这篇文章,就是群众或企业请办、咨询的事儿。“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每一个脑子想着发展、心里装着百姓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对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再说“谁来办”的问题。这不是个小问题,更不是个新问题。许多问题不解决,许多工作不推动或推而不动,多半是因为“谁来办”的问题没有界定好。“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是政策的贯彻落实还是具体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明确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头上。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群众请办、咨询的事儿也一样。初来乍到的客商或不经常与机关打交道的群众,走进机关楼堂时“眼前一抹黑”,闹不明白要到哪个委局、哪个科室、哪个柜台请办、咨询自己的事儿。首问负责制的“首问”二字,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回答。所谓“首问”,顾名思义就是首先被“问”到的人,就是在办公场所、服务大厅和公务处理过程中,首先接受来访、咨询或接待办事的工作人员。首问人不一定是该项业务的负责人,但只要群众或企业先“问”到你了,你就要负责处理或协调处理,而不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最后说“怎么办”的问题。首问负责制规定,群众或企业请办的事项,无论是否属于本部门或本人职责,首问人都必须热情主动接待和答复,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和搪塞。能当场处理的要当场处理,不能当场处理或不属于职责范围的应说明原因,或将来访人引领到相关部门办理,或联系相关部门解决。由此可见,首问负责制对“首问”人怎么办理请办人事项是有具体要求的,虽然这个“负责”有时负的只是有限责任,但至少要给群众一个好的态度、好的交代,而不能“一问三不知,再问就翻脸”。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项明确职责、明确程序的通用性规定,首问负责制并不是破解机关推诿、推卸病的万能钥匙,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我们要从内心领会,这一制度要求和体现的是一种为民、便民的服务理念,一种主动做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它可以增强我们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消除因分工交叉和职责区分不清而形成的责任“盲区”,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的发生。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些,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身体力行这一制度所蕴藏的为民、重民的理念和精神

……

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吐故纳新、推陈出新的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今天和昨天不同、这个时期和那个时期不同的转变历程。一方面,人们观念、方式、行为的不断转变,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不断发展,又要求人们的观念、方式、行为不断地转变。转变,是一个又一个永不停歇的轮回;转变,是一次又一次与时俱进的推动。

不同的经济社会阶段,必然应对着不同的政府行为。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市场主体的缺乏,政府参与微观的经济运作,是现实的选择、必要的手段。然而,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的今天,这种手段已经与市场主体产生了矛盾、发生了冲突,已经不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变革、大调整,要求政府行为也必须大变革、大调整。这就是转变。

转变政府行为,不是一个时髦的词汇或者空洞的口号。转什么?怎么转?必须找准症结、有效切入。什么不利于发展就转什么,哪些不利于高效就转哪些,人人皆知。然而,实际工作中又从何入手呢?就当前而言,窃以为,重要的是做好政府职能的转变、机关作风的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是各级政府的终极目的。然而,事实上,现在很多政府行为还不能让人民群众十分满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越位”,不该干的干了;二是“缺位”,该干的没有干好。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很明显,这不是市场经济所需求的。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现阶段,政府的作用是服务市场,而不是代替市场。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以服务为抓手转变职能,行政取向要与市场取向一致,服务的效果要与老百姓的愿望一致。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这些该管的事情上,而不能参与微观经济运行中诸多不该管的事情。我市针对企业实施的首席服务官制度,便是把管理变为了服务,把参与变为了给予。不“越位”,不“缺位”,服务才能到位。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行政效能自然而然也就会大大提高。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公务员素质。“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政府职能转变的效果,取决于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以其昏昏”,不可能“使人昭昭”。打铁先得自身硬,高素质方能高服务。素质体现在工作中也就是作风,作风是素质最直观的反映。因此,抓素质提高,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作风转变。作风大如天,什么样的作风决定什么样的效果。从表面上看,现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事情,“吃、拿、卡、要”不请不送不办事的事情,已经很少。然而,从实质上看,目前我市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中梗阻”依然没有完全消除,“潜规则”依然没有完全打破,特别讲敬业、特别讲奉献、特别讲实干、特别讲为民的氛围依然不是太浓。既有“求闲”的,无所事事,自己舒服就好;也有“求稳”的,乐于守摊,保持现状就好;还有“求混”的,不讲效率,别出大事就好。这些作风下的施政行为,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要适应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每一位公务员都要在练内功上再下工夫。要在思想作风的转变上下工夫,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要在办事作风的转变上下工夫,解决好“怎么服务”的问题。当我们把重心放在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上,那么我们就能把感情贴在民心民意上,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工作落在求真务实上。

没有转变就没有提高,没有提高就没有发展。以转变促提高,以提高促发展,你、我、他,让我们以此共勉

……

细节决定成败,是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能积微者速成,是《荀子·强国》里的一句话。这相隔几千年的两句话,强调的其实是一个道理,即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都想干一番大事,这很好。但光想法大不行,光气势大也不行。要把干大事的愿望变成干大事的现实,必须“做于细”。失之于细,就失之于实;失之于细,就失之于效。再宏伟的目标,再宏大的工程,如果不抓细节、不积小微,那也只能是海市蜃楼,水中圆月,中看不中用。

做于细,首要的一点就是抓具体。任何事情都是有诸多具体要素构成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干事业就是抓具体。具体了才能突破,具体了才能深入,具体了才能落实。假如说好思路是一个“面”,那么抓具体就是一个“点”,面上的要求只有化为点上的要求,才能求得实效。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以具体促落实、以细致求效果。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弄清具体情况、研究具体办法、观察具体变化、解决具体问题。抓什么、怎么抓、谁去抓、抓到哪一步,任务要具体、措施要具体、责任要具体。既要有具体的过程要求,还要有具体的结果要求。不抓具体,等于没抓;抓不具体,等于白抓。就拿“特权车”的整治来说,前些时候,全省取消了豫O牌照,我市的AAA号段也改为了民用,具体一抓,这个喊了多年的问题就好多了。这问题,那问题,不抓具体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工作中所谓的很多难事,往往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因为没有具体抓才感觉到难。虚泛化的坐而论道,粗放化的浅尝辄止,一般化的得过且过,要是以这样的作风去干事,不难才怪。

做于细,重要的一点就是抓基层、打基础。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哪里呢?就在基层。真正落实在基层,真正管用靠基础。基层是成就大事的基础。不抓基层大谈抱负,不夯基础大绘蓝图,不是徒劳无功,就是劳民伤财。常言道,炕头之上有国情。炕头之上怎么有国情呢?其实这是在强调基层和基础的重要性。所以,一位领导干部,无论管多大的事情,都要眼睛向下看,脚步朝下走。要经常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到建设项目上去,多替基层出主意、想办法、排忧解难,把精力用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凡是基层中的问题,都要看成大问题;凡是基础上的事情,都要看成大事情。基层和基础上的任何事情都要一抓到底,政策不能棚架,措施不能棚架,行动也不能棚架。基层和基础无论出现什么闪失,都是大失误、大过错、大责任,谁也担当不起。

做于细,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抓手。抓手,其实就是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工作细化的一个主要特征。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抓手,就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形式主义。百尺竿头,是要靠抓手一尺一尺爬上去的。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是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我们提出的工作要求。项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把它作为抓手,突出了实,突出了细。我们讲为群众办实事,实事怎么办?那就是让群众在具体项目上得到实惠。不靠项目带动,什么实事也是空说。项目带动不仅是经济项目,每一项工作都可以作为项目来推动。比如,要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就必须上更多的文化产业项目,让他们切身感受。把工作转化为项目,在项目中体现工作,在项目中体现成效。抓项目,就是抓细致,就是抓实效。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于细,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份工作责任。在这个任何一点小矛盾都可能引发大问题的时代里,工作上的细心、细致、细化特别重要。做到了这一点,才会事业有成;做不到这一点,必然一事无成

【篇六】工作抓落实不深入、不具体

抓安全工作落实要用心、能抓、会抓

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的是抓落实。任何好的政策、科学的决策、完善的法规制度、先进的管理办法及可行的操作规程,如果不落实就成了一纸毫无意义的空文。

抓落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个话题之所以被一再反复提起,就是因为我们在抓落实上还做得不尽人意,工作落实还远远没有完全到位。习近平同志在《关键在抓落实》一文中指出:抓落实,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工作方面讲,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那么,如何把党和国家以及上级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目标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笔者认为,抓好落实必须要解决好用不用心抓、能不能抓、会不会抓的三个问题。

抓落实,必须要吃透精神,领会实质,解决用不用心抓的问题。在传达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时,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当传话筒、留声机,往往简单地将上级指示、精神照本宣科,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就算贯彻落实,不了了之,而并没有真正理解其精神实质,与本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出针对性具体措施去稳步实施,或是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或是我行我素,依旧推行老一套,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机械主义、经验主义、本位主义的后果,就是落实口号喊得震天响,可工作依旧毫无起色。

抓落实,必须要改进作风,振奋精神,解决能不能抓的问题。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要牢固树立安全、科学、可持续的理念,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认识到位了,行动才能到位,工作才能到位,安全管理才能到位。因此,抓好落实就必须真抓实干,抓出效果。各级领导要摒弃空谈,脚踏实地;要抓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要动真格,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从严要求,解决实际问题。

抓落实,必须要强化执行,一抓到底,解决会不会抓的问题。有了清晰的思路,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具体的措施,如果没有执行力,一切将会落空。管理学中的格瑞斯特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