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2023年西湖说课稿3篇【精选推荐】

2023年西湖说课稿3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 2023-01-10 14:40:09

西湖说课稿1  《西湖名堤》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我上的是第二教时,其中课文第3、4、5节介绍了有关白堤和苏堤名字的由来和迷人景色,这给西湖美景增添了生气和情趣,令人难忘。  整堂课中,我力求从两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西湖说课稿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西湖说课稿3篇【精选推荐】

西湖说课稿1

  《西湖名堤》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我上的是第二教时,其中课文第3、4、5节介绍了有关白堤和苏堤名字的由来和迷人景色,这给西湖美景增添了生气和情趣,令人难忘。

  整堂课中,我力求从两个方面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扎扎实实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

  首先,我抓重点,训练学生连贯地言语表达。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要帮助促进学生的言语表达,最低段来讲更要促进学生的连贯表达。对于本课中“为什么这么称呼白堤和苏堤呢?”的整个训练环节,就是借助了文本内容,然后通过表达来了解文本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书面表达。

  其次,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知识。作为二年级的学生“随文”就是指在阅读环境中,适度运用就是指适度。比如,“堤上桃红柳绿,如同一条锦带。”这句,就二年级来讲,不是和他讲概念,不是和他讲本体和喻体。我要讲的是,让孩子在形象的图片,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感受课文为什么这样写?还有“桃花好像在对你说: 。”“柳树好像在干什么?”的展开想象的言语实践,其实也是把拟人化潜移默化的传授给了学生。

  二、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一,无论是怎样一种技术的使用,都应该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就语文学科来讲还要促进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

  第二,信息技术的使用一定是融合在其中的,所以一定是适时适度的,一定是有很强针对性的,一定是必须的。

  指导背诵第2小节时,我就根据课文内容把几段视频紧密贯穿起来。把西湖的美景变成了直观的,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它不代替语言的"表达,只是让孩子在看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表达——由远及近的。不过我又引导学生运用画面背诵,这就帮助学生建立起画面感,帮助学生记忆,记忆文章中的文字,同时建立起画面与文字之间的联系。

  其次,课文第四小节中有一句把白堤比作锦带一句,由于许多孩子没有到过那里,也没有见过锦带,因此,学生对于这句比喻句难于理解。如果,拿字典上查到的解释和小朋友去讲的话,那肯定是白讲的。我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白堤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又出示“锦带”的图片,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再让学生结合画面去比较,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通过图片比较,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对于比喻句的理解也就不难了。还有“桃花绽开笑脸,柳枝轻轻摇摆”的视频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我利用魔灯*台创设了课程。*台上的资源,学生们都可以反复使用和共享,建立学生由此及彼,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我们的教育资源达到了效益最大化。

西湖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以议论抒情为主,感情真挚、议论深刻,语言精练而富有深意。学习本单元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深入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受到多方面的人文熏陶。

  本篇是袁宏道的一篇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随意而自然,不重具体景物的刻画描写,却非常重视借助山水风光传达文人志趣,语言朴素*易而颇多变化,往往涉笔成趣,有清隽美妙的意境。文章非常适合诵读,因此重点要通过诵读来品味文章的美感。

  二、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①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重点文言词;②熟读课文,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盎然的意趣;

  过程、方法目标:①把握多角度品析理解内容的方法;②学习用朗读法阅读写景文言文,培养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高雅的情趣。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读导悟法:本节课我希望引导学生通过引读、初读、译读、品读、美读几个环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启发学生自悟,提高对文言文本的理解能力。并以寻找美点为切入口,引领学生理解文章丰厚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

  小组讨论法:“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思维的碰撞中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我设计了“五步读书法”,即引读、初读、译读、品读、美读,使整个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让学生在诵读中而逐步达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层次。

  第一步———引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上课伊始,配以婉转的古筝乐曲,屏幕展示西湖优美风光,使学生陶醉其中。然后,启发学生打开记忆的宝库,吟诵有关西湖的诗词歌赋,其中苏轼及杨万里的诗大家最为熟悉,可集体吟诵。而后顺势引入课题,并简介作者,激发学生对袁宏道的景仰及阅读文本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导入课题时,利用优美的风光、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为下面的阅读活动得以自主开展做好了情感与内驱力的铺垫。

  第二步——初读:

  1、教师范读,正字音,提示节奏、停顿。

  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把握字音、节奏、停顿,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朗读展示。指名读,提出朗读要求,师生从各角度进行评价。

  这一环节的三读,从字音到节奏再到语气三个梯度提出语感要求。让学生能够做到字音准确、句读分明、音韵流畅、感情充沛,形成良好的语感,为通译全文、品味文章韵味打好基础。

  第三步——译读:

  1、小组合作,采用参照注释、回顾旧知、结合语境等方法,揣摩研读,译读文本,画出不懂的字词。

  2、带着小组译读的成果上台当小老师,全班参与交流。

  3、强化重点知识点,夯实基础。

  初四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言基础,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结合注释尽力自行解决文字障碍,若难以解决,可以请教老师。我巡视课堂,在释疑解难的过程中,遵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不是简单的“告诉答案”,而采用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或者提示语境的方法启发学生自悟。在这里,我不是“知识的化身”,而是解决问题的合作者。

  在交流的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我当助教。这样的主动学习节奏快、效率高。另外,在交流中既要重视课堂生成的资源,又要落实预设的重点知识点的强化,如:1、重点字词:2、一词多义:为、于3、重点句的翻译等,提高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的能力,为日后初四的总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步——品读:

  用寻找美点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多角度品析”的方法,从各方面进行赏析,力求有独到的发现,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深刻领悟。下面我就从欣赏景物之美、领略语言之美、感悟志趣之美三个角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

  1、景物之美。袁宏道笔下的西湖,极其妩媚,极具性灵,在引导学生品味时,对实写景物可采用想象、朗读、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也不觉为西湖美景所醉。在引导学生品味虚写语句时,注意启发联想,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以内心感受来写景妙处,可以使文章别有神韵。这正好契合新课标所强调的“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2、语言之美。深入浅出的比喻,句式整齐的排比,工整精炼的对偶等修辞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华采,而且丰富了文章的神韵。引导学生品读修辞方法对于表现景物的妙处,读出那鲜明的画面、优美的意境。如:将孤山葱绿比作了美人的黛眉,春花嫣红比作少女的面颊,勾勒出了西湖的清纯可爱,妙不可言。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的生动巧妙,如“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抓住“染” “设”,体验这二字赋予大自然之灵性,将大自然比拟成丹青妙手,为山岚添彩增色。

  3、志趣之美。袁宏道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引导学生品读出他的独特个性与审美观是本课的难点。“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而作者却以晨昏之景为妙,夕岚初起,月华乍露,尤为清绝。而大部分游人只是赶了热闹,“安可为俗士道哉”显示出作者的清高超拔的审美志趣。

  这一环节的品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边读边品边议,西湖游记的美感鲜明地映现眼前,大家神游其中,在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了美的陶冶,又感悟了作者的真性情。

  第五步——美读:

  前几环节的情境创设、译读品味都为美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此时,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带着对作者的欣赏,带着饱满的激情,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感知作品的形象美、意境美、情操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美读得其法,不但可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还可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不论在兴味方面还是在受用方面,都可得到莫大的收获。”通过美读,把握音韵节奏,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读出描摹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与作品达到心神交融的的默契。

  第六步——布置作业:

  将张岱的《西湖七月半》打印出来,把“阅读并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作为作业。

  这一作业的设置是本课的拓展提升,不仅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与《课标》提出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不谋而合;同时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自主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板书设计:

  以品味文章的 “景物美、语言美、志趣美” 作为主体,言简意赅,突出教学重点。

  各位领导、老师,“追求高效愉悦课堂”是我的职业追求。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已有幸在实践中进行过尝试,经过反思,我认为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教学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发展要求,课堂学生思维状态积极而活跃。

西湖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文是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作者通过对西湖春天的自然风光、动人景象的传神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满心喜爱和深切感受。作者笔下的西湖如同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少女,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灵性。鉴赏本文如果没有个体生活体验的融入,没有联想和想象参与,将是苍白无效的。因此,教学中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驱遣丰富的想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或者口头言语,调动起学生的情趣,使学生‘投身处地”地体验描写的对象,以增强鉴赏的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2、培养诵读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虚实结合的写法。

  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解决办法:通过整体感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重点、难点。

  四、说教法

  本文是文言文中游记散文的精品,而艺术的妙处及魅力是靠自身的感知和品味的,所以学习本文应以自读为主,在注释的帮助下,反复诵读,如再有疑点,教师要及时点拨,在点拨的同时,还应以读为主,在熟读的基础上,争取背诵,整体感知本文的艺术技巧所在。在课堂上要以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宗旨。

  五、说学法

  1、反复诵读,精美语句最好背诵。

  2、按照作者的思路去发现文章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体会作者感情与独到的生活体验。

  4、交流有关西湖的诗文。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杭州西湖,是我国优美的名胜之一。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大家想一想宋朝著名诗词作者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什么?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西湖游记二则》,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掌握以下重点词语。

  棹、岚、勒、突兀、相次、歌吹、艳冶、染翠、设色、夕舂、受用、目酣神醉、山容水意、花态柳情。

  2、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西湖一》直抒灵性,写出了西湖迷人的景色及自己的心境。《西湖二》作者以清丽明快之笔,描绘出西湖由白堤断桥至苏堤六桥一带春日盛景,并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分析欣赏《西湖一》,品味其重点词、句。

  (1)重点词语理解:

  突兀:高耸的样子。棹zhào:划船。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颊jiá:面颊。这里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2)分析课文,品味语句。

  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讨论后回答)为什么?

  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入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心飞”的夸饰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

  ②为何插入一闲笔“午刻入昭庆”?(思考后回答)

  答:这是欲扬先抑,造成顿挫之致,然后才续“心飞湖上”之意。

  ③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

  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

  ④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答:仅四句话,但由于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以见西湖秀媚的风姿。此为实写。

  ⑤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分组讨论后回答)

  答:“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这是虚写西湖,借以反衬西湖之美。

  ⑥同学们感悟一下“目酣神醉”是何等心态?

  作者虽云“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实际上他却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这种感觉与联想虽然模糊,但境界空灵,意蕴丰富,颇堪品味。它既启发人联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象作者如曹植“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的痴情醉态。作者的感情由此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由此可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灵的,是极其妩媚迷人的。这样比拟就显示出山水风物的精神、情趣,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之情,与“吏情物态,日巧一日;方网机阱,日深一日”(《与何湘潭》)的官场相比,就更觉自然界的清纯可爱。作者对其初游西湖之日,如同与心爱的女人第一次约会一样珍视,因此郑重其事地记下具体日期:“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而在另外十五篇西湖游记中则不再注明日期。

  ⑦本文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西湖在作者笔下重在写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风情,一种引人酣醉的整体魅力,以及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精雕细刻其山水面目细节。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四、总结、扩展

  总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西湖美景及作者的内心感受,品味了重要词语和句子,从而提高了我们鉴赏古文的能力。

  扩展:据你的理解,互相交流你的欣赏点。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写西湖美景的诗文,写在你的札记本上。

  六、板书设计

  西湖游记

  山色— 目酣神游

  西湖---------- 花光— 飞心湖上 一语不得

  温风—

  波纹—

  七、设计理念

  袁宏道的散文不仅语言质朴,而且清隽美妙,颇具灵性,往往给人以耳目以新的感觉。学习本文,对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