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5-01 16:45:04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篇1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总是在打扫学习的卫生,在学校进行大扫除,这次回到家里,我也想参与一下家里的大扫除,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以前是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就是将人生经历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书写下来的书面表达,心得体会就是获取的认知、感受、领悟、方法等整理成文,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篇1

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总是在打扫学习的卫生,在学校进行大扫除,这次回到家里,我也想参与一下家里的大扫除,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以前是因为学习任务重,所以父母一般都不让我做家务,但是现在我已经进入大学了,可以学着做一些家务了。不久之后我就会开始独立生活,所以学习一下怎么做家务对我自己也有帮助,作为我们这个小家的一份子,我也有义务打扫卫生,保持家里的干净整洁。

开始做了之后,我发现做家务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我只打扫过教室卫生和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这些地方的摆设都比较的简单,卫生死角也只有一些角落。但是家里完全不一样,家里的卫生死角实在是太多了。家里有很多的家具,每个家具的底下都是卫生死角,有些轻一点的还可以移走,但是像沙发、茶几这样的大家具就没办法移开。有些家具离地面的距离太近,扫把和拖把都塞不进去,所以平常打扫的时候很难打扫到,长久下来,就积满了一层厚厚的灰。

这次大扫除也是我提议的,如果因为一点困难就想放弃的话,那就太没有毅力了。所以就算遇到了重重阻碍,我也坚持了下来。对于那些大家具的死角位置,我也不会放弃打扫。我和爸爸妈妈我们三个人合力把这些家具移开,把底下的位置打扫干净之后,再移回原处。等把所有的地方都拖干净之后,我已经累到不想动了,但是妈妈说这还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就是擦东西了,所有房间的窗台、床头灯、床头柜、茶几、电视柜,还有家具的顶上面,都是平常打扫卫生的时候不会扫的,只有大扫除才会扫。我一直认为家里应该很干净,不会有多少的灰,但是擦的时候才发现,灰太多了,没擦多少抹布就脏兮兮的了。既然都开始打扫了,我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所有地方都擦完之后,我又换水再擦了一遍。看着所有地方都干干净净的,我非常的开心。

最难打扫的就是厨房了,到处都是油腻腻的,需要用洗洁精把每一个地方都擦好几遍才能擦干净。我是先用洗洁精全部擦一遍,再用专门清洗厨房的去油污的清洗剂洗一遍,最后再用清水擦一遍。这样一个流程走完之后,厨房干干净净的。

我自己切身体会过之后才知道,做家务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只做了这一次,而我妈妈是要天天做。以后我在家的时候,我一定要多做家务。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篇2

直觉得家长干家务是应该的,直到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干了一次家务,这才体会到家务劳动的辛苦。

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没在家,我写完作业后,无聊的在家里转了两圈,实在没什么事儿干,不如打扫卫生打发时间,说不定还能得到爸妈的表扬。说干就干,我回忆起爸、妈每次打扫卫生的程序:先扫地,再把拖把弄湿后拖地。我找来笤把,卖力的扫着,从沙发底下扫出来的几张纸被我扫的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为了把他们扫到一起我费了半天的劲儿。地扫干净了,我又洗了拖把开始拖地,湿拖把真沉,没拖几下我就腰酸背痛,休息了一小会儿,我继续拖地,终于把几个房间都拖完了,我长长地喘了一口气。

从远处看,地是干净了,可是我拖的.地却湿淋淋的。接着,我朝四周观望了一下,发现电视柜上落了一层灰,我找了抹布,把电视柜、茶几、还有我的书桌、电脑桌都擦了一遍。终于大功告成,屋内基本干净了,我也已经腰酸背疼、满头大汗,并且两个袖子都湿了半截。

正在这时,爸妈回来了,看着湿漉漉的地还有狼狈的我,妈妈惊奇地说:“你打扫为什了?”我自豪地说:“我拖了地还擦了桌子。”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夸我:“你真的长大了,知道干家务活了,太好了!”妈妈又补充说:“下次把拖把拧干点地就不会这么湿了!”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心里可高兴了。

这次家务劳动让我充分地领略了爸妈平时的辛苦,的确,他们既要上班还要做这繁杂的家务,真是太不易了,今后,我一定要多干力所能及的事,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篇3

孩子进入中学,我成为中学生家长,我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孩子拿回的《家庭教育专刊》上,我看到了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征集家长志愿者的通知。

我理解志愿者就是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服务活动的人。

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我们当然是愿意奉献一切的,但如果能够通过学校搭建的家长志愿者的平台能为更多的家长、孩子、老师提供服务,我感到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我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立即通过邮件报了名。

我们的孩子是个秀气、内向的女孩,她很为我担心,老师会选你吗?你能做得了老师分配给你的工作吗?我很有信心地回答,不论能否被选中,对于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我都会积极参与;如果能选上,不论我能否胜任,我都会尽全力去服务。从这一刻起,我找到了用自己行动影响孩子的切入点。

加入这个团队之后,我参加了四、五次活动,每次都觉得受益匪浅。活动完之后,我都会把图片、文字进行一个整理,然后发到“家长志愿者”的新浪博客里。虽然开始没什么人浏览,但我觉得,记录本身就是一个思维沉淀和梳理的过程,会对我的心理历程有很大帮助,因此我决定把它坚持下来。现在已经有其他的家长志愿者也来关注,通过qq群也发来很多感人的文章,我都把他们认真阅读后上传到博客上。

虽然我作为家长志愿者的时间不长,但已经有很多收获了:

1、拓宽了自己的朋友圈,认识了郝晶老师,刘丽君校长,她们都是优秀的德育工作者,还有很多家长,每次我们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2、和孩子沟通的范围更广了,每次参加完活动,孩子都热切想知道内容,对于阅览室、图书馆、美育馆这样孩子有兴趣的地方,对于如何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等等方面,我们都有了更多共同话题;

3、提升了自己的工作境界,我从事通信和网络方面的工作,我就如何让孩子善用网络和手机专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于如何确保信息安全、内容健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觉到作为企业和社会,做的还远远不够;

4、促进了家庭和谐,我们身处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对于如何培养好家里唯一的学生,每个人都各持己见,作为经常参与学校活动的志愿者,我的意见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我借鉴了别的成功家长的经验,所以更有说服力。

目前,志愿者在我们城市里还不是太普遍,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希望我们孩子能够成为一名志愿者,有博爱的精神,能从为别人的服务中获得快乐,因此我必须首先做出表率,改变,从我开始。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篇4

记得三年级时,暑假到了。我打算帮妈妈做家务,一是可以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可以减轻妈妈的负担。说干就干,我先开始扫地。

妈妈告诉我:“扫地要先扫比较干净的地方,后扫尘土多,比较脏的地方。”我先扫卧室,妈妈以告诉我:“最容易漏扫的地方是房子角、门后边、柜子和床头缝,一点也不能漏。”

刚开始我还不服气,不就一个地板吗,有什么好扫的。可没想到,就这么一点地板,竟然把我扫得满头大汗。我开始打退堂鼓了,我一马屁股坐在沙发上,擦擦头上的汗汁,平一平呼吸后,我的脑中有两个小人在吵架。白衣小人说:“做什么事情就要做到底,老师不是说过贵在坚持吗?妈妈也常说不能半途而废,应该扫完。”黑衣小人说:“那以怎么样,休息也总比干活强。”两个小人越吵越不可开交,我脑子里一片混乱。

这时我突然想起,半途而废就是前功尽弃,我不能放弃自己前面的功劳与努力。想到这儿,我不再犹豫,拿起了扫帚。

地终于扫完了,妈妈去检查,看我扫的很好,没有一点垃圾,于是高兴地交待我做下一个工作——擦桌子。

我先舀了一大勺水,倒在池子里,然后拿起抹布摆干净,拧干水,还热按照扫地的顺序先擦卧室,我把每一人东西轻轻移开,擦过后又轻轻移回去,确保擦干净每一个角落。

在此,我做了一个傻事。我看妈妈的手机上有层灰,于是我拿起抹布开始擦手机,搞了满手机的水,还自以为是地拿去给妈妈看,妈妈看了大惊,赶紧用吸水纸把手机擦干,又告诉我说:“手机一见水就会坏掉。”我才恍然大悟。

地扫完了,桌子也擦完了,就剩拖地了,我涮完拖把,开始彻底地拖地,椅子挪开桌子下面也不放过。

终于我拖完了地。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却很有成就感。

那次生活实践,让我感到了父母的不容易,我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们减轻负担。

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心得体会篇5

星期六星期天我正好没有事情做,于是就无聊之极地就拿起扫把,认认真真地扫起了地板。

刚开始觉得挺有意思,因为不常扫地,所以很新鲜,于是就卖力的到处打扫,好像要把灰尘都消灭掉才罢休。我发现干活好像没那么累,希望这种感觉久一点,省的老妈又说我半途而废,这样就又要挨批了。

可惜好景不长,还没干完一半,我就已经瘫倒在旁边的床上了。扫帚也随手扔在了一边,人都累死了,哪还管它怎么样。

但是不干又不行,真是的,现在有些后悔,干嘛自己没事找事呀!天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都没那么砸的。真是倒霉!抱怨完了,地总是要扫的,加油!

经过好长时间坚持奋斗,本人终于完成了扫地这个光辉而艰巨的任务,万岁。不过,刚一庆祝,我的腰就被狠狠地扭了一下,可怜呀!虽然这次劳动很累,但是我也知道了所有的劳动都是会付出代价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应该随意的破坏。而且我还明白了老妈平时的辛苦,要多多帮忙才是。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