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三个儿子,(3)

三个儿子,(3)

发布时间: 2021-10-09 23:38:28

 2 2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者简介:

 赖丽央,女,1975 年 9 月出生,云霄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县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市《中华经典诵读》三等奖。

 指导老师:吴志强

 庄少鹃

 朱淑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 23 课《三个儿子》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目标:

 1.会认 6 生字,会写 9 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生字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分段轮读课文

 2.检查读文情况

 3.自由读课文,理清脉络

 四、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手操游戏,唱歌)

 一、谈话导入,巩固识字

 1.真诚地表扬,导入新课

 2.复习生字词,巩固读音

 3.出示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

 ”划出来。

 2.交流:你都找到哪几句话,指名读

 3.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2)进入角色,感情朗读

 品读一:第一个妈妈的话。

 a、指名扮演角色读,听听她怎么夸自己的孩子。

 b、评价

 c、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相机指导朗读

 品读二:第二个妈妈的话。

 挑战读,评价,指名演读

 品读三:第三个妈妈的话

 a、指名读,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b、范读、齐读、分角色读

 c、小结方法

 (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

 2、从文中的哪些词或句子看出水很重的呀?相机理解“晃荡”

 3.体会妈妈提水的辛苦。

 4、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默读课文,用“ 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1)出示课件:“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2)说话训练: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说一段话。

 5.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课件播放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分角色朗读。

 (3)讨论: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总结拓展,明理导行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晃荡”(田字格)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3.生练写,评价书写

 板书设计

 23、三 个 儿 子

  贴图

 贴图

 贴图

 孝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敬

  ?

 ?

 (好儿子)

 父

 母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三个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

  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一、细读文本,读中领悟。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而我校的研究课题“阅读教学的语文本色研究”也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要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我在设计此课时,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空间,以指名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仔细地揣摩。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角色之中,设身处地地读,如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妈

 妈,夸一夸自己的孩子,并对学生进行采访之类的形式,挖掘学生内心的交流,让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此外,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只有能帮助妈妈分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从而弄清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二、语言训练,悄然无痕

 作为本课的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三个儿子不同做法之后,我安排了一次说话训练: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让学生能通过课文相关段落的学习之后,及时进行口语训练。对低段的学生来说,这是学习上一个难点。如何突破?我在课件中设置了一部分学生活动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提供了“借助教辅说话表达”的机会,之后再进行引导,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说话,拓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实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这种段式的运用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让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感悟明理,升华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是在有趣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孝敬父母”,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对文本进行了解读之后,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该怎么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由于对文本内容有了很深的理解,有了感悟,再加上贴近生活,学生往往就能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从而于无形中升华了本课的主题,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来颂读《三字经》,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颂读中更深地体会我们中华民族所颂扬的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个儿子教案

 教学要求:

 1、 学习认字表中的生字,学写三个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多媒体课件,水桶实物,水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出示水桶,问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就用它打水的,今天这里有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去打水,在井边聊起了家常,她们在聊些什么呢?

 2、 板书课题: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导言:三个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儿子,你们想去认识他们吗?那么和老师一起走进故事中。

 2、 引导学生读书:

 (1)想用什么方式读书?

 (2)读书时候对自己提出哪些读书要求?

 (3)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识字:

 1、出示大屏幕: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认识吗?谁来当小老师读读这些词句?

 2、拼音消掉,再次挑战。

 3、看生字:用自己的识字小妙方在小组内学习

 3、出示生字卡片:你们瞧,老师带来了几个生字小水桶可爱的字宝宝都藏在里面了,现在考考你们,学生说识字方法。

 4、开火车游戏读。

 四、指名读文、评价、概括:

 过渡语言:老师领教了你们的识字本领,还想见识一下你们的读书本领,谁想读?

 1、 提出读书要求:你想读几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评价:想对他们的朗读说些什么?

 3、 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 小结:你们真了不起,会读书,会思考,会概括。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

 (一)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

 1、 喜欢默读课文吗?下面我们用默读的方法先读读课文的 1—7 自然段,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画出来。

 2、 指名读(三个)

 3、 你们回忆一下平时妈妈爸爸怎样表扬你们的?模仿一下。

 4、 组内练习交流怎样读好妈妈的话

 5、 展示:各位“妈妈“谁愿意展示一下,(屏幕上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读后评价。

 6、 第二个妈妈怎样夸自己的孩子呢?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再读后,问:大家听听他读出了自豪的语气了吗?他读的怎么样,再次评价。

 加上动作表情读怎么样?全班学生演示。

 7、 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咦,前两哥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什么都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对了,这个妈妈非常谦虚。谁来读读,读出谦虚的语气来。

 8、 小结:是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吗。

 过渡:时间过的真快呀,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却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1、 指名提问回答。

 2、 课文哪些词语、句子告诉我们了?读读看。

 过渡:这样重的水桶,三个儿子看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我们来学习课文的 9—13 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的后部分:

 1、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前半部分?(边读边画)好,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的后半部分。

 2、默读、画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3、出示三个儿子的话,指名读。问:看到这样的三个儿子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呀?

 4、过渡:正如你们跟三个儿子对话一样,其中一位妈妈还和老爷爷有一段对话,哪个小组到前面演演。

 (三)讨论:奇怪了,我想问问你们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指名说

 教师小结:是呀,你想对正三个儿子说些什么呢? 六、写字:

 写三个左右的字。

 七、总结全文,升华:

 孝顺父母的孩子是真正的孩子,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多辛苦呀,从今天起你们应该怎么做? 说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你们爸爸、妈妈一张长甜蜜幸福的脸,也挺到这首熟悉的歌曲,你们听见了吗?播放《感恩的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 执教: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金龙王庙小学 韩 荣 点评: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研室 闫晓枫 【教学目标】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优秀,有的会唱歌,有的爱画画,你有什么特点?来介绍介绍自己吧!

 生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等 师: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希望待会都表现出来,好吗?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三个孩子,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生齐读。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明,不蔓不枝。】

 二、巩固识字,整体回顾全文:

 1.师:首先,本课的生字朋友们要来考考大家,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吧!

 出示“我会读” 生:练习读、指名读下面词句。

 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吗?看看谁爱动脑筋。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一想: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生: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生:为什么第三个妈妈不夸夸自己的儿子? 生:为什么前两个妈妈在夸自己的儿子? 师:你们俩的问题差不多,是在问为什么三个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 生: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为什么三人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深入地学习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有意义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基于文本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对话主题,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这个主题,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韩老师的引导给我们以启发。她在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梳理出三个问题,其实这里暗藏着一个核心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在渐次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因为所探究的问题并非教师的主观赐予,而是来源于学生的思考,因而学生更具阅读动力。】

 三、研读课文:

 师:我们先去看看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听听妈妈对他们的评价。

 1.课件出示第 2──6 自然段 (1)师:自己读一读,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生自己读这部分。

 生:第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第二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第三个儿子没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真不错。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你说的真完整,真是一个爱思考、会表达的孩子。

 【“把书读薄”是一种能力,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似乎有一定难度,需要渐进地训练。此处,教师减缓训练坡度,并未要求学生针对全文进行概括,而是圈定研读段落,训练学生提炼,练习把几段话读成一两句话。学生在阅读、整合、提炼中学习条理的表达,充分体现了课堂就是“练兵场”的课堂实践理念。】

 (2)指导读第 2 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说的话。自由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妈妈的心情怎样? 生:妈妈很高兴。

 生:妈妈很自豪。

 师:那你来试着读一读妈妈的话吧!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是啊,这人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多了不起呀!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孩子多让妈妈引以为豪!你来读一读。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在妈妈心里,谁也比不过他!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谁还能读出来妈妈自豪、得意?加上表情、动作读。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这就是妈妈,儿子永远是最优秀的──师引导生齐读这个妈妈说的话。

 师:这就是妈妈,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儿子──生读。

 师:这就是妈妈,为儿子骄傲、为儿子自豪──生读。

 (3)放手读第 3 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此时,第二个妈妈也不甘示弱,夸起了自己的儿子,你能夸好吗?谁来夸?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听出来了吗?这个妈妈在夸什么? 生: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师:是呀,不是一般的好听,是──好听极了!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同样得意,谁都比不过!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同样骄傲!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同样自豪──生读。

 【以读为主,不用很多的点拨和唤醒,在师生的朗读交流中,教师的评价跟进,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无痕的加强了。】

 (4)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下面分角色读,老师请男同学读第一位妈妈,女同学读第二位妈妈,看看谁的儿子更棒!

 生:男、女生对读第二、第三段。

 师:多么优秀的两个儿子呀,可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那两个妈妈很奇怪,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5)对比朗读第 6 自然段 师:这位妈妈这样说,你来读一读。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是啊,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是啊,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多么平和的心态。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多么谦虚的妈妈呀──生读。

 【在前两位妈妈对儿子大加赞赏的时候,第三位妈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此构段利于对比体会。言为心声,在第三位妈妈的眼里和心中,儿子究竟是怎样的呢?教师仍然通过评读来实现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由表面文字读出儿子的“不特别”,到读出语言背后含着的谦虚与平和的心态。第三位妈妈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一位特别的妈妈!同时引起学生好奇,想要一睹她儿子的风采。】

 (6)设置情景,去掉旁白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老师听出来了,三个不同的妈妈,说话时的心情、语气也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

 【如果说理解是“钻进文本”,那么朗读应该是“跃出纸外”。由部分体悟到回归整体,一来二去,学生读得兴味盎然,读得入情入境,不仅再现了当时情境,也为儿子们的出场做了铺垫。】

 2.学习 8──11 自然段。

 (1)出示 9──11 自然段 师:就这样,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自己读第 9──11 自然段。

 师:你能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一说吗? 生: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说得多完整呀!谁来读读第一个孩子是怎么做的? 生读三个孩子的做法,师相机指导朗读 9──11 自然段,板书三个孩子的表现(翻跟头──真好看 唱着歌──真好听 接过水桶)。

 【仍然是“圈点概括”,这回教师要求学运用文本的语言范式“一个,一个,另一个。”来概括。如果说前面的“读”是感受,是理解,是言语的录入,这里的“说”就是文本言语内化后再外化的过程。】

 师:这是怎样的一桶水?

 生:沉甸甸的。

 师:沉甸甸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沉、很重。

 师:有多沉、有多重?从文中找一找!

 生:在第 8 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 8 自然段。

 师:听老师读,同学们闭眼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师范读第 8 自然段。生闭眼想象。

 生:我看到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三个妈妈怎么走走停停呢? 生:因为一桶水可重啦,提一会儿,休息一会儿。

 生:我还看到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师:是啊,三个妈妈互相捶捶胳膊,捶捶腰,太累了。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能看出当时的画面,多有意思呀!前面是看到的,还能听到什么? 生:我听到了水晃荡的声音 师:是啊,水太满了。

 生:我听见三个妈妈在说话。

 师:她们在说什么? 生:三个妈妈说:“我太累了!” 生:三个妈妈说:“要是有人帮帮我们就好了!

 师:你们还听到了妈妈的心声,那你能通过读表达出妈妈的心声吗? 生:指名有感情朗读。

 师:及时给予评价。

 【训练语感,不仅要训练学生读出语言呈现的画面,还要读出语言的深刻意蕴。小韩老师的细致引导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语感层层拔节的过程。一段平面的文字,经由点拨,学生不仅看到了画面,还听出了心声,不仅读出了妈妈的辛苦,也读出了对儿子孝行的期待。】

 (3)师引读第 11 自然段 师:听出来了,这桶水可真重呀!但只有这个孩子看到了妈妈很累,他这样做──生齐读第 11 自然段。

 师:只有这个孩子听到了妈妈的心声,他这样做──生齐读第 11 自然段。

 师:只有这个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他这样做──生齐读第 11 自然段。

 【读文就需要如此连前想后,由“一桶水可重了”的体悟,到对第三个儿子表现的引读,一咏三叹!第三个儿子──这个没什么特别的孩子跃然眼前。】

 3.引导学生明理 师:课文学到这儿,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你知道答案吗? 生:因为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为妈妈提水。

 师:是啊,在老爷爷看来,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那其他的两个儿子就不好了吗?做为孩子,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可做为儿子呢?他们缺少了什么? 生:他们没有帮妈妈提水。

 生:他们看到妈妈提水只顾着表现自己的特点,却不管妈妈。

 生:他们没有关心妈妈。

 师:是啊,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这才是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

 书:孝顺)那么同学们提出的“三个妈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找到了答案,(师手指板书)因为三个儿子的表现也不同。那么,第三个孩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第三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他却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生:孝顺父母就是他的特点,第三个妈妈很谦虚。

 【水到渠成。学生一路走来,读着读着,心中的问题就清晰了,就渐渐到了“愤悱”的状态,稍一点拨,顿时释然。】

 四、拓展: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生:边看边听故事。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引导学生诵记。

 【主题拓展,以一篇带多篇,引导课外阅读实践。浓浓的情感会沉潜在学生心中。】

 五、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懂得了道理,我们还要学会写字。

 出示:聪。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生:耳字加总字。

 生:我有好方法,要有耳朵、眼睛、嘴巴、用心就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的!

 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那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把它写正确、写漂亮吗? 生:观察后先写一遍。

 师:在刚才写字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需要大家注意的? 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生:耳字的最后一笔横写成提。

 生:心字的卧勾要写漂亮了!

 师:我们再来写一遍,看看这次谁有进步!

 生:再写,师巡视。

 师: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胳膊”。

 【写字指导“眼中有生”。学生已有了一年多的写字经验,并非零起点。韩老师充分放手,体现了“入目──试写──入心──再写”的写字过程。学生始终是写字的主体,在发现自省中提升了写字能力。】

 六、总结、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总评:

 解读《课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归结为:识(写)好字、读好文、积累语言。韩荣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一课,融识字、写字、指导朗读、语言实践于一体,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富有情趣。整节课,教师始终都尝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组织和推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实实在在积累,学生学

 得主动、学得高效,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细观本课,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读为本”读中悟 朗读是十分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我们倡导低年级的阅读课应上成朗读指导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代问。教师始终在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书活动。如入情入境体会地读,勾起经验模仿地读,进入角色对比地读、多元评价展示地读等等。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文本情境,读中理解,读中体悟。在朗读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是教师的评价点拨,准确而有针对性,使得学生的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和强化。尤其体会“一桶水很重”部分,教师由表及里、由静到动、由水及人的点拨引导,使一段平面的文字变得丰满,使学生粗浅的感悟变得深刻。教学的境界理应如此!

 二、咬定“训练”不放松 阅读课堂是“练兵”场,是实践园。学生要在这里历练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要习得阅读的方法。本课教学,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始终致力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如练习自主质疑,读中探究;练习圈点概括,把书读薄;练习读中想象,积淀语感;练习自主写字,写中自省等等。学生始终在语文实践中历练能力,掌握规律,习得方法。

 三、人文影响致深远 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课堂不应画上句号,理想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可能是?亦可能是„„。本节课,教师能努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拓展部分用“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诵记《三字经》”等形式思接千载,链接古人。又推荐阅读以“孝”为主体的传统故事,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相信也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这才是人文情感的深远影响!】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