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六篇】

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六篇】

发布时间: 2021-10-25 15:37:14

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发生实际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也称为环境,更多称为心理环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6篇

【篇一】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作风漂浮。一些同志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对经济转型发展信心不足,在经济新常态下,还有许多不适应。有的同志消极怠政,不怕不亲,只怕不清,不敢也不愿深入企业,接触企业家;有的同志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表态代替行动,实则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有的同志也到企业转一转,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种种表现,归根结底还是作风问题,典型的“中梗阻”,各项政策措施落不到实处,企业的困难问题得不到解决,营商环境得不到优化,我们谈何招商引资?谈何转型升级?谈何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企业,实实在在、真真正正为企业,为投资者排忧解难,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二、担当意识不足。哪里发展环境优,服务质量好,投资回报率高,企业就到哪里发展,投资就往哪里集聚。有的企业反映“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张三推李四,李四推赵五”,互相推诿扯皮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企业反映,能办的拖着办,可办可不办的不给办。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下级部门请示工作没有答复、没有音讯、装聋作哑的领导干部还大有人在。简政放权触及部门权力时,抱住法律法规规定说事,“雷池越不得、奶酪动不得”的观念,在一些部门领导思想中根深蒂固。部门派驻窗口人员不符合规定,还存在轮岗、顶岗现象,影响到窗口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了窗口服务的形象。

三、解放思想不够。我们前段时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整体的营商环境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解放思想不到位,因循守旧,胆子不大,步子不快。我们有的部门提出了 “最多跑两次”服务理念,和以前相比确有进步,但是和沿海城市相比,我们的步子落下了。杭州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不动产登记已经实现了引领全省的“杭州速度”,投资项目审批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全流程提速,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商事登记一张网”,公民个人办事实现了“简化办、一证办、网上办、就近办、全时办”。而我们有的部门还停留在“两集中、两到位”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上,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部门实质授权不到位,部门之间工作不协同,部分单位的办事窗口仅仅是“收发室”,办事企业和群众来回跑,多处跑,“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政务服务谈何营商环境?谈何筑巢引凤?

四、办事效率低下。项目审批难、落地难、推进慢是制约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从沿海一些发达地市经验来看,实行并联审批,推出联合审图、联合竣工验收等新举措,从立项到开工,政府投资项目控制在7个月以内,企业投资的项目控制在5个月以内、产业类项目控制在4个月以内,实现总审批周期再提速30%。通过 “最多跑一次” 改革,实行“一窗通办”,构建“一窗受理、集成办理”新模式,整合各个窗口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跑一个窗口。而我们现在企业建设项目审批还存在部门多、环节多、要求多,加上有些部门执行政策不灵活,导致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有的企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从选址批复开始到开工建设用时达两年之久。

五、政策支持落实难。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建设。但是,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到兑现时,雷声大,雨点小,存在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有的企业家表示,他们并不在乎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希望不要随意承诺,承诺就要践诺,否则就会造成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担忧,有损企业的发展意愿。

【篇二】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东北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作者:李建成

作者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来源:商情

ISSN:1673-4041

年:2018

卷:000

期:026

页码:33

页数: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东北;营商环境;转型升级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东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形势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现实需求,重点分析了优化营商环境在转型升级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东北地区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和建议.

【篇三】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总书记X.X重要讲话和中央X号文件精神,关于“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到X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X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的发展目标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实效与群众期盼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政务服务中心,实际上还有“两头办理”现象。有些部门迟迟不敢“放权”,尤其对专业性、业务性强的行政审批事项,担心出现“接不住”或“接不好”现象,或者有些审批事项放开了,有效的监管手段却跟不上,简单的一放了之或以罚代管。有些事项办理环节还存在办事流程多、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资料重复提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遇事推诿、素质不佳等问题。

(二)企业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市金融、担保、信用、咨询中介、投资信息等产业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尚未形成政府、银行、基金、保险、担保等机构紧密协作的机制,信贷产品种类少,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缓慢,银行考虑自身风险有钱不敢贷,企业用钱贷不着,融资成本居高难降。此外我市物价、房价、租金、人工等企业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三)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共享工作还需深入开展。我市经过两轮的政务服务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工作,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已经逐渐“破冰”,但离“全贯通、全标准、全归集、全在线”的标准还有较大距离,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等关键基础要素仍存在信息壁垒,已经整合的数据也存在要素不齐全、数据可用性不强、共享频率不到位等问题。另外,我市使用省级系统的部门较多,协调省级平台开放数据共享协调难度较大。

(四)政商沟通渠道不够顺畅。有些部门在制定和执行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政策时,缺乏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如有些政策制定时未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有些政策出台的公开程度不够,政策宣传解读不足,企业不了解详情,影响了政策落地的实施效果。

(五)专业人才缺乏,配套服务体系尚未完善。我市在法律、金融、财务、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服务基础薄弱,服务经济发展所需的尤其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税务所、仲裁机构等力量不足。同时有些企业反映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我市在人才招聘、城市就业培训服务上措施不多,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支持帮扶力度不大。

二、意见建议。(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一是增加简政放权含金量,充分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贯彻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开市场准入,扩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审批流程,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进“联合图审”、“极简审批”,细化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缩减项目审批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二是提高办事服务效率,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坚持“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对办事流程进行优化整合,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优化政务平台建设,规范业务操作,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窗办理”、“一网通办”,完善“不见面审批”事项,促进部门之间协同作战,集成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解决互相推诿、流程模糊等问题。

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促进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制度,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健全纵向联通,横向协调的监管体系,科学确定多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强化对行政执法依法履职情况的监测、评价和考核,促使执法监管工作更加公平、科学、高效。

四是加强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推动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完善中介服务市场清退淘汰机制,将中介机构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银行授信、政府招投标等挂钩,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快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通过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信息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

三是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四是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三)推动金融业多层次高效率发展,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做好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二是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强制要求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公(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资金等,更好地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产品。助推扶持更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鼓励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四是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各类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管理,建立金融机构定期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确保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加强金融诈骗防范宣传与教育,提升全民金融诈骗防范意识与能力。

(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建立企业、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红、黑”名单制,实现部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三是完善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诚信企业和个人在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招投标、贷款等过程中给予“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减少检查”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限制、禁止或惩戒,提高失信成本。四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按规定向社会公众披露信用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加强诚信文化宣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主题专题教育,普及社会信用法律法规政策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褒扬诚实守信先进典型,提升全民诚信文明素养。

(五)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两轮驱动”,突破智力支撑不足瓶颈。一是选对人才,用好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注重“岗位”“实干”意识,不为“虚名”“学历”所累。二是对现有人力资源,加强教育培训,着重培养新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做到人尽其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适应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同时围绕X的需求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优先引进本地缺乏和急需的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增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拓宽人才招聘渠道,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四是加快干部队伍的交流,分批次选派更多优秀青年骨干到先进地区挂职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学习先进经验,借鉴优秀做法,提升创新意识。五是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物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网络通信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同时探索更为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如住房补贴、子女就学、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款返还等激励政策,鼓励吸引人才留在X。

(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一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建立市场“负面清单”制,政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企业做到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提升核心竞争力,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二是主动作为、提高能力、靠前服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情况,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商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建立诚信、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利民惠民优惠政策,兑现各项承诺协议,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充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四是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整治为官不为。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不拖、有求不推、有难不避。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服务企业“推拖绕”,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不廉洁用权、搞权钱交易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问责。五是畅通政商联系沟通机制。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建议、投诉和反馈处理机制,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六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一些在创新路上非主观故意的失误行为,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为敢创新担当者撑腰鼓劲,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保护好干部和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提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企业吃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定心丸”。

(七)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大对评价指标涉及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准确掌握评价指标的内容及评价方式,同时及时向调查对象答疑解惑,保障各项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二是引进第三方评价力量,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定期对我市营商环境情况进行评价,查找短板与不足,研究相应措施,提出改进建议,促使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增强做好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营商环境建设大格局,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优,确保我市营商环境水平持续不断向好。四是重视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考核机制,将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与各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倒逼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篇四】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辽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李艳

【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00)011

【摘要】营商环境主要包括物权登记、税收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辽宁提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份"的目标,克难攻坚、锐意进取,不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并得到实效,但仍存在着部分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重视.我们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方向,结合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不断推进辽宁营商环境建设,争取早日实现"环境最优省".

【总页数】2页(75-76)

【关键词】辽宁; 营商环境; 主要问题; 优化建议

【作者】李艳

【作者单位】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辽宁 锦州 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辽宁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J],

2.建设辽宁省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及建议 [J],

3.建设辽宁省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及建议 [J],

4.推动辽宁营商环境向基层延伸 [J],

5.辽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探析 [J],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五】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作风漂浮。一些同志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对经济转型发展信心不足,在经济新常态下,还有许多不适应。有的同志消极怠政,不怕不亲,只怕不清,不敢也不愿深入企业,接触企业家;有的同志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表态代替行动,实则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有的同志也到企业转一转,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种种表现,归根结底还是作风问题,典型的“中梗阻”,各项政策措施落不到实处,企业的困难问题得不到解决,营商环境得不到优化,我们谈何招商引资?谈何转型升级?谈何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企业,实实在在、真真正正为企业,为投资者排忧解难,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二、担当意识不足。哪里发展环境优,服务质量好,投资回报率高,企业就到哪里发展,投资就往哪里集聚。有的企业反映“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张三推李四,李四推赵五”,互相推诿扯皮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企业反映,能办的拖着办,可办可不办的不给办。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下级部门请示工作没有答复、没有音讯、装聋作哑的领导干部还大有人在。简政放权触及部门权力时,抱住法律法规规定说事,“雷池越不得、奶酪动不得”的观念,在一些部门领导思想中根深蒂固。部门派驻窗口人员不符合规定,还存在轮岗、顶岗现象,影响到窗口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了窗口服务的形象。

三、解放思想不够。我们前段时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整体的营商环境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解放思想不到位,因循守旧,胆子不大,步子不快。我们有的部门提出了 “最多跑两次”服务理念,和以前相比确有进步,但是和沿海城市相比,我们的步子落下了。杭州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不动产登记已经实现了引领全省的“杭州速度”,投资项目审批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全流程提速,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商事登记一张网”,公民个人办事实现了“简化办、一证办、网上办、就近办、全时办”。而我们有的部门还停留在“两集中、两到位”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上,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部门实质授权不到位,部门之间工作不协同,部分单位的办事窗口仅仅是“收发室”,办事企业和群众来回跑,多处跑,“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政务服务谈何营商环境?谈何筑巢引凤?

四、办事效率低下。项目审批难、落地难、推进慢是制约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从沿海一些发达地市经验来看,实行并联审批,推出联合审图、联合竣工验收等新举措,从立项到开工,政府投资项目控制在7个月以内,企业投资的项目控制在5个月以内、产业类项目控制在4个月以内,实现总审批周期再提速30%。通过 “最多跑一次” 改革,实行“一窗通办”,构建“一窗受理、集成办理”新模式,整合各个窗口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跑一个窗口。而我们现在企业建设项目审批还存在部门多、环节多、要求多,加上有些部门执行政策不灵活,导致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有的企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从选址批复开始到开工建设用时达两年之久。

五、政策支持落实难。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建设。但是,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到兑现时,雷声大,雨点小,存在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有的企业家表示,他们并不在乎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希望不要随意承诺,承诺就要践诺,否则就会造成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担忧,有损企业的发展意愿。 产品工程师职责

1.负责确认新产品的试制、认可和工艺流程设计工作;

2.负责新产品开发阶段的设计、工艺和质量管控,参与新产品的开发过程,负责研究确认零部件及产品的可制造性。

3.搜集市场需求信息,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制定产品需求;

4.搜集同行业产品信息,撰写初步可行性分析报告;

5.主导OEM的开发(厂家选择,价格谈判,质量确认,服务保障);

6.全面管理产品定产、生产进程控制、品质管理落实、抽样检测;

7.完成分管的新产品从试制到批产的原料、工艺、工装治具、设备的准备工作;

8.外协、外购件第一供方的开发和管控工作;就外购产品质量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如有必要,对供应商进行拜访;

9.协助采购部对外购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追溯和提高;

10.制定分管产品的作业指导书、消耗定额、检验标准,包装运输规范等相关技术文件;

11.记录汇总新产品进行跟踪并解决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点,拟定整改方案并汇报给工程经理后验证实施;

12.详细记录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做到可追溯,完善产品图纸;

13.根据产品技术标准,编制各个阶段工艺流程文件,进行测试流程规划;

14.负责收集老产品的不良信息,制订改善计划于措施,负责改善的验证及工程更改;

15.有责任对样件试装的情况进行追踪,搜集客户对产品问题的反馈和协助解决;

16.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不合格原因,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17.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任务。

【篇六】街道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分析与策略
摘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电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相比发达经济体及部分新兴经济体仍存在一定差距,应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将营商环境提升到新的高度。本文主要研究了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措施,希望本文研究能对我国相关电力工作者有所启发,为我国电力的良好发展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关键词: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措施1引言
好的营商环境是体现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和“硬环境”实力的一个指标,也是体现某行业或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需求。而电力作为现代社会日常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资源,其行业营商环境的构建水平已经深度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长久以来,我国致力于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使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地区)的关注和交流,带动全球物流、资金流、货物流、技术流、人才流等向中国集聚,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区域的经济活力,但即使与新兴经济体相比,我国电力营商环境也存在一定差距。新时期的新使命对电力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放手解决其优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梗阻,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保障。2电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环境,是指伴随市场主体开展经济、社会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称,因此营商环境的优化也更强调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软环境”建设。供电企业想要优化营商环境势必要从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两个方面进行,随着经济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企业也应该针对营商环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电企业构建出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加有利于吸引投资资金、先进技术、吸引高端科技型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入与集聚,促进区域经济从传统的成本优势向以品牌、资本、技术、服务、人才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进而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实现供电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当前电力营商环境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电力营商环境在取得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电网规划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近年来,国家和电网企业加大了对电网升级改造力度,主网和城市配电网相对坚强,但边远的农村地区配电网装备水平不高、供电能力弱的情况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局部地区的电网规划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项目落地的要求。
3.2停电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村配电网的装备水平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在雷雨季节、雪凝灾害季节经常停电,人工抢修恢复难度大,导致停电时间较长,进而影响客户的生产生活。
3.3部分窗口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欠缺,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在一些基层服务窗口,业务人员对信息系统办理业务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对一些新的APP工具不会用,传统的工作思维、工作习惯未得到彻底改变,主动服务客户的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办电的时效性。
3.4电力营商环境的改革,仍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法律法规。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迫切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进一步完善电力法律法规,把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供法律层面的依从性。4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策略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我们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把制约营商环境的症结找准,从群众办电用电最急需的入手,从企业办电用电最期盼的改起。
4.1推广“互联网+”服务,简化办电环节。推广企业微信公众号,落实好“三零服务”(零审批、零收费、零上门),指导客户随时随地线上办电,低压办电流程优化为2个环节,高压办电流程优化为4个环节,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在客户端,推广微信、支付宝、银联代扣等缴费渠道,让客户足不出户即可轻松交电费,有效解决老百姓路费比电费贵的问题。
4.2做好供电设施配套建设。作为供电企业,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向,主动走访客户了解用电需求,有利于对电网规划进行滚动修编调整,有利于及时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动项目建设,满足客户用电需求。对小微企业办电纳入业扩配套延伸范畴,降低小微企业接电投资。4.3.主动服务园区用电。选派业务能力强、善沟通的员工作为园区客户经理,协助园区企业解决办电用电方面的问题。对涉及园区供电的工程优先建设,主动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协助园区制定双电源供电建设方案,提高园区供电可靠性。对园区企业编制“一企一策”,从供电服务的角度指导园区企业科学用电,合理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
4.4积极拥抱电力体制改革。对符合市场化交易的企业,落实专人跟踪服务,通过市场化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助推稳定企业生产。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文件,落实国家降低工商企业用电成本的要求,配合政府开展转供电环节加价收费的清理工作,真正让客户享受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的红利。
4.5切实做好供电保障。推广“中压运维集约化+低压业务网格化”管理模式,中压运行维护充分发挥人员集中整合和专业化优势,利用科技手段加大对供电设备巡视检查力度,提高故障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停电。低压业务推行片区客户经理制,划小服务单元,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及时响应和满足客户各类用电需求服务。
4.6建立客户问题闭环节处理机制。对对客户反映的问题建立台帐,建立客户问题会商机制,对客户问题推行“挂号”跟踪督办,对业务超时和业务差错严格考核问责,确保客户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
4.7营造优化电力营商法治环境。国家层面加快完善电力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加快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实施意见,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供法律层面的依从性,切实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同时,要解决好配套政策兑现不到位、工作脱节等现象,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生机活力。5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电力营商环境管理工作基本情况以及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宗旨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工作开展过程之中需要注重的原则以及核心的理念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工作的改革,实现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世杰.建设现代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J].国家电网,2018(4:60-61.
[2]向正霞.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193+195.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