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关于狂人日记的小序为什么要用文言写【二篇】

关于狂人日记的小序为什么要用文言写【二篇】

发布时间: 2022-01-19 20:50:31

文言指的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经过文体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就可能已有加工的成分。这类"加工"主要有两种:1 简洁。古代书写工具笨拙,书写十分费劲,下笔省略,注重简洁,是必然的。2 美化,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狂人日记的小序为什么要用文言写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狂人日记的小序为什么要用文言写2篇

【篇一】狂人日记的小序为什么要用文言写

狂人日记
作者:鲁迅
来源:《青春期健康·青少版》2018年第08期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却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的娘教的!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可怕,也没有这么凶。

【篇二】狂人日记的小序为什么要用文言写

鲁迅的《狂人日记》PK果戈理的《狂人日记》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鲁迅在积累了大量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经验的基础下写下令人振聋发聩的《狂人日记》,它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据说差一点就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与果戈理的相比有着它优胜的一面。

首先,在文本描写的对象上。果戈理的是写于1834年沙皇残酷镇压了十二月党人的起义时,代表只是那些正在成长壮大但仍带有软弱性的俄国资主阶级;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上,恰好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半年之后,同时也是中国“五四”运动爆发一年之前,它代表的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的革命时代的中国人民大众。不论从时间上还是描写的对象上无疑是更胜一筹。

再来就是在表现的社会内容上。尽管鲁迅的《狂人日记》篇幅不到果戈理的一半,但在表现社会内容上却要更广阔得多,在反封建方面更为彻底,把国民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与劣根性剖析得更透骨。当中提出的不只是个人遭遇的问题,更是要改变整个社会的问题。它所触及的不再是封建制度的枝节,而是整个封建制度的本身。正是主题命意的不同,所以作者的思想高度也不同,无论从主题、内容、风格到具体的艺术形式所揭示的生活场景,都比果戈理的更宽广、更丰富、更深刻,它充满着我们民族文学独创精神与民族风格。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前所未有”,它的出现“使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何以这样说呢?一来,《狂人日记》中的疯狂意味着一种疏离、断裂,意味着“个人”从群中被分离出来,成为了构成正常与疯狂二元对立的一个矛盾方面。也是正有了“疯狂”的存在,“正常”才能更突显它的意义。“狂人”成了文化中的他者,这是作家用来界定“正常”的他者,他者的存在,让“正常”与“疯狂”二元对立才得以构建。第二,文中的“狂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的,他是一个“迫害狂”,它是被正常的一方面硬逼出来的,是一种痛苦的决裂,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过程,因而,它对于“正常”的认识特别深刻。第三,“疯狂”使人获得了“自由”,它可以“为所欲为”,产生“正常”之外新的领域,这种多重性正反映了中国“现代性”话语中“疯狂”的核心,狂人成发一个异己的“他者”,而正是这个“疯狂”的“他者”的存在才隆重的揭开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积淀在国民心中丑恶的一面,直指人心,直面历史。

最后是在文本的构思上,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借日记的形式来表现的,13个章节只是暗示着不同的日期,并没有标明具体的日期。客观性和物理性的时间,对于“狂人”的我而言,只是一种意识不到的毫无意义的存在。狂人进入了一种主观性的心理上的时间。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时而表明确切的时间,时而又因“我”的妄想症的加剧而出现“2000年4月43日”、“3月86日”等荒谬的时间。另外,《狂人日记》的正文用“新”白话叙述,采用了非全知视觉的叙述方式。从“狂人”的幻觉意识的流程,而这种幻觉意识相对于传统文化意识而言是一种反传统文化意识。而序文偏用了“旧”文言写成,两个不同的叙述者,隐含着两种悬殊差异的价值观,把一个从内容到形式基本上合乎传统叙事规范的文言文本之中。再来,文本用了寓言式的象征,有一个虚拟(或变形)的人物及事件组成形象体系,以这形象体系暗示和寄托着涵义。“狂人”在生活中有原型,却又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他象征了封建社会走向穷途末路,看清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滞后性、腐朽性、反动性的先觉者。狂人所处的环境和主要任务的对立构成了其主要矛盾和主要情节的基础。环境有了象征性:它不只指由彼此对立的思想势力组成的社会背景,而是一个具有高度统一性的思想环境,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支配着的社会思想力量,也就是所谓“正常”的规范力量。可是狂人苦苦挣扎也是微不足道的。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深层意思隐晦而曲折,读者在解读它时必须别有用心,只注意话语本身而不注意结构探寻的人往往会忽略其意蕴。再来看《狂人日记》的外结构主要是采取狂人的视点与反复暗示叙述策略实现叙事意图,其内结构的主要叙述策略则是结构暗示法,像离合诗或者藏头诗通过结构设置使同一个文本翻出表里的两层意蕴。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