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动物生物学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动物生物学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2-10-19 16:20:04

[摘 要]野外实习是动物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多次参加实习教学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高校的一些成功做法,总结出动物生物学实习教学模式,具体从实习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方面来阐述。动物生物学实习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包括加强教师的向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

[关键词]动物生物学 实习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7-0101-03

动物生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内容十分丰富,其教学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三个基本环节。开展动物生物学教学实习,既是对学生的一次系统的综合训练,也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还是加强高校同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整个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在当前众多高校普遍存在的实习经费不足、师生比偏低、实习时间过短的现状下,建立和完善一个良好的实习教学模式,对于成功开展动物生物学实习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安徽大学的动物生物学教学实习活动已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根据多次参加实习教学的经验,参考国内外高校的一些成功做法[2] [3] [4] [5] [6],并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动物生物学实习教学模式,希望对相关高校开展动物生物学教学实习活动起到借鉴作用。

一、实习准备阶段

(一)选择合适的实习地点和时间

1.实习地点的选择

实习基地既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实习,又能服务于教师的科学研究。实习基地分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等。我校先后建立了岳西鹞落坪、黄山猴谷、池州升金湖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联系,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不同的实习地点,其自然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所生存的动物种类、数量及分布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作为动物界中第二大门的软体动物、脊椎动物中第一大纲的鱼类以及在理论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类群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而许多内陆省份的学生连海洋都没有见过,对于海洋动物的感性认识更是一片空白,仅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建议适当地开展一些海滨实习的活动,江苏的连云港和山东的胶州半岛地区都是不错的选择。各高校也可自行选择一些动物园和自然博物馆作为见习场所,还可适当选择一些野生动物市场和餐厅进行常见鱼类、两栖爬行类、兽类的见习,从而培养学生对常见食用和药用动物的识别能力。

2.实习时间的选择

动物区别于植物的最大特点是活动能力强且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实习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冬季温度低,许多动物都在休眠,能采到的标本很少;春季天气干燥且温度较低,许多动物还未充分繁殖和发育,动物种类亦不丰富;夏季的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但气候变化无常,时常下雨,给采集活动带来不便。而在夏末秋初的季节,天气适宜,物种较为丰富,且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较快,是动物学实习的最佳时期。如果是海滨实习,则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大潮期或其前后几天为宜。

必须指出的是,在一年四季中,同一地点的动物在组成、分布及生活习性上均有差异,仅仅一次实习,不可能对一个实习地点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命活动规律有全面的认识。如果条件许可,建议选择不同的季节进行多次实习,例如可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多进行一些近郊实习,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动物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性和分布规律,也有利于标本采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二)切实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

出发前,学校应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笔者认为动物生物学实习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认识和区分常见的各种动物,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②培养学生野外工作的方法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检索表的使用,实习报告的撰写等,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由于实习是在环境复杂的野外进行,所以一定要把保证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因此在动员大会上要重点强调安全问题和纪律问题,还要向学生介绍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2.组织准备

在每次实习之前,应当成立临时的实习组织,可将参与实习的教师和学生干部分为实习领导组、业务指导组、后勤保障组和文娱体育组等。实习领导组由觉总支副书记和教学副院长组成,统一领导其余各组的工作,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

对于学生,一般采取分组实习的方式。应根据参加实习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人数,并考虑到男女生的搭配比例,合理分组,一般每组人数不超过20人。选出责任心强、业务水平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实习用具的领取、分发和保管以及对小组成员的管理。实践证明,分组实习有利于指导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解答大多数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地向学生讲解在典型景观下的动物分布情况及采集注意事项。同时,各小组之间的相互竞赛和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实习效果。

3.后勤准备

周密细致地做好各项后勤准备工作,是实习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也是提高实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应在出发之前,派专人安排好学生食宿,解决交通工具问题。其次应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药品,应尽可能地多携带一些常规的抓捕器具,以便于采集和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标本。最后,教师还应准备好应急药箱,每位学生还要准备好草帽、工作服、球鞋等用品。

4.业务准备

在确定好实习地点和时间后,教师应结合当地实际,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对以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整理,编写实习指导手册。实习指导手册应包括当地常见动物的名称和识别要点以及不同类型动物的检索表等内容。教师应提前让学生了解实习指导手册的内容,以便让他们在实习前能对实习地点的动物种类、分布区域及分类鉴定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由于动物生物学是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学生大多是第一次到大自然中亲自观察、采集和识别动物标本,在这之前毫无野外工作经验,因此在实习之前有必要请一些有野外研究经验的教师给学生开设一些专题讲座。笔者认为至少应开设两种讲座:第一种是野外研究方法的讲座,指导学生在野外如何观察动物和采集标本,讲解在野外应注意的事项;第二种是动物标本制作方法的讲座,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进行专题讲座时,如果教师能让学生提前接触一些动物标本,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录像,势必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习实施阶段

(一)时间和路线安排

教师应预先考察实习路线,对于每次活动的区域有些什么动物、路线怎么走、需要多长时间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动物的活动不仅有季节周期性,而且有昼夜周期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动物的昼夜活动规律安排恰当的实习进度。如鸟类在日出及日落前后活动性较强,所以在清晨及傍晚观察为宜;昆虫的活动高峰期一般为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而蛾类一般在夜晚活动;小型兽类的实习时则可安排在晚上进行。

(二)室外工作

室外工作主要是观察、记录和采集标本。每次出发前,教师应向学生宣布活动的内容、路线和注意事项。行进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沿预先考察好的路线行走,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和采集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体型、鸣叫声、行为等观察各种动物,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记录的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天气状况、地点、生境特点等。采集标本时,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采集,如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应严禁采集,并给学生讲解不同类群动物的采集方法及采到标本后的临时处理方法。

(三)室内工作

室内标本的制作、鉴定和保存是实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室外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采集不同生境下的各种动物,督促学生多采集不同类群的动物,并保护标本的完整性。回到室内以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白天采集到的动物标本进行制作和鉴定,增强他们对常见代表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认识。教师还应让学生亲手制作标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常见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四)考核方式

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集体成绩和个人成绩。集体成绩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在实习的最后一天,各小组分别将所采标本陈列在驻地场地上,由领队教师、学生代表若干人组成评议组,通过评比,给各小组打分,这个成绩就是该小组的集体成绩;个人成绩则依据每个学生写的实习报告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评定。

三、实习总结阶段

(一)标本的整理、归类和再完善

由于野外实习的时间短、工具药品有限、文献资料不全、标本的鉴定和制作不完善,因此学生回校以后,应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重新整理、归类,对已制作的标本再完善,加以妥善保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动物分类的知识,又可满足下一学年动物生物学教学的需要,还可为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提供材料。特别是对一些罕见、珍贵的标本更应妥善处理,务必做到鉴定准确、制作美观,使其有较好的保存价值。

(二)实习报告的撰写

在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篇综合性的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地的自然环境概述、生物资源概述以及在实习中认识到的动物种类和观察到的动物生态现象,要总结实习的收获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生态旅游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建议。实习报告应作为实习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召开实习总结大会

在学生实习结束之后,学校领导要召开总结大会,对整个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既要总结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又要总结实习的收获,指出哪些方面完成得较好,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并分析其欠缺的原因,提出弥补这些不足之处的建议和对策。此外,还要总结整个实习期间的纪律情况和安全防护问题,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我们要求下届实习的学生参加总结大会,使他们对实习有初步的了解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四)实习成果的展示

每次实习结束之后,可以举办标本展、摄影作品展,也可以回放实习期内拍摄的录像,进行实习成果的展示。这样既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又可扩大生命学科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影响,在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四、实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教师的向导作用

加强教师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向导作用,对于提高实习效果显得非常必要。以昆虫的采集为例,很多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采集蝴蝶和蜻蜓等分布广、个体大、外表漂亮的昆虫,而对一些个体小、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种类以及卵、幼虫、蛹等重要的标本却很少顾及。这就要求指导教师随时提醒学生注意采集草丛中、树叶上、石块下、洞穴中、水中、粪便里等不同环境中的动物,使采集面广一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是教学实习的向导,而学生才是教学实习的中心,因此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记录、采集标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把原来的依赖教师的习惯,逐渐变成为主动参与、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

(三)实习与理论、实验教学相结合

标本是教学实习的重要成果,经过鉴定的标本都要归入标本室,服务于今后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教师还应利用每次实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拍摄和录制一些常见动物和珍稀动物的照片和视频资料,为本届学生的复习和下届学生的教学提供很好的感性材料。

(四)实习与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科技活动相结合

高校的教学过程必须与学生自学、搞科研的过程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逐渐转化为独立的研究过程,而野外实习就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野外实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近年来,我们承担了一系列安徽省的物种调查课题,通过实习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这些课题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实习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笔者认为,动物生物学教学实习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首先,野外实习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大型教学活动,实习地的生活、学习条件较为艰苦,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其次,针对学生亲眼所见的祖国大好河山和丰富动物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意识,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是最具体、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显元主编.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祝尧荣,沈文英,寿建昕.动物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7):101-103.

[3] 殷亚杰,聂春雨,袁改霞,等.高师生物专业动物野外实习的现状及对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5-137.

[4] 冯志国,黄斌.生物学野外实习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2010(2):248-250.

[5] 邓道贵,章振华.动物学野外实习改革的探讨[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4):68-88.

[6] Dykcs,J Moorr,K and Wood.Virtual environments for student fieldwork using networked components[J].International Jou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1999(4):397-416.

[责任编辑:覃侣冰]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