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论青铜器元素在古陶瓷中的运用

论青铜器元素在古陶瓷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 2022-10-31 13:25:07

摘 要:青铜器对帝王来说有独特的意义,它象征着身份和权力,也因此,统治者对其所象征的意义的追求是锲而不舍的。古代统治者通过用陶瓷来仿制或者在陶瓷中加入青铜器元素,来突显自己的权威,符合自己带政治意味的审美。

关键词:青铜器;陶瓷;纹饰;造型;祭器

1 前言

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光只是一类器物,同时所具有的文化、政治和宗教内涵也是极为丰富的。由于陶瓷原料丰富、成本相对低廉、制作工艺精良等原因,使得在许多古代御用陶瓷的表现形式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对青铜器元素的模仿运用。

2 青铜器展现的美学特征及其内涵

中国历史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三个阶段。石器时代还属于原始氏族社会,从青铜时代才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我们通常说的“文明社会”,是指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而文明时代在物质方面的重要标志就是青铜器的使用。

2.1纹饰

青铜器纹饰题材极为丰富,从渊源来看,青铜器纹饰显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继承发展,但是基本的美学风格发生了质的变化。陶器上的纹饰总的来说:明朗、单纯、古朴、和谐,充满着天真和稚气。青铜器纹饰的风格则根本不同,尖锐的阶级对立、严酷而又激烈的阶级冲突,首先在纹饰上得到突出的表现。青铜器纹饰造型怪诞,构图繁缛,气氛神秘,森严可怖。体现出与优美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美——狞厉之美。

在青铜器的纹饰题材中,怪诞的动物形象占据极为突出的地位。有中华民族奉为吉祥神圣之物的龙、凤、麒麟,也有至今意义不明的饕餮,还有种种人兽同体、人鸟同体等。

青铜时代是文明时代的开始,有着原始社会的精神痕迹。而青铜器纹饰就是原始社会普遍奉行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的遗物。

青铜器纹饰中的形象有一部分是上古人民所创造的的图腾符号,其中,最重要的是龙与凤。也还有一些是他们心目中的神物。人们在将动物神化的过程中也包含将自身神化的意愿。

青铜器纹饰的意义除了宗教方面外,也包含了审美上的追求。青铜器是比较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如:具象与抽象、章法与布局。

商周青铜器上种种纹样现象,首先不是出于奇异的审美观念,而是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敬和支配它的欲望的幼稚的幻想。商代青铜器的纹样,是与当时生活中的动物界及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商代装饰艺术家所使用的动物纹样中,大多数都原来有一个土生的和与自然界有关的基础。工匠们将主体的动物分割成相等的两半,拼成平面,再将同一动物的身体各部分予以重复;或将甲动物的一部分配合与乙动物的另一部分;或夸张其身体之一部而忽略他部,由此形成各种复杂的纹样。所以,有各种奇异畸怪的形象出现。但题材都是自他们生活的环境中取出的.

动物形象的生命化不仅表现在写实的形象中,也表现在变形了的形象中。这种变形的动物形象是怪诞的,而其之所以令人感到恐惧,不只是在于它反常,更重要的在于它体现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神的力量。而风格化则表现为它的秩序感。从形式美规律出发,将生命的形式转化为一种简单的有规律的几何形式,将自然的图案按照人的审美需要加以变形——简化、抽象化、几何化,使之更具规律性、审美性。

2.2造型

青铜器的造型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凝重威严的。即使由于青铜器的用途不一,使得有些显得厚重,有些显得轻灵,有些庞大,有些纤巧,总体风格还是凝重威严的。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用。但是,人们也不仅仅考虑到实用,也还注意到美观,并且力图将实用与审美结合起来,使之既实用,又美观。

青铜器上装饰性的部件,千姿百态,加上繁复的纹饰、铭文,构成一种错彩的美。这种以繁复、瑰丽、诡奇为特点的美在中国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前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直到魏晋才开始有所改变——“清水出芙蓉”式的美逐渐取代这种错彩的美。然而,这种美并没有完全抛弃,明清的陶瓷、景泰蓝、园林建筑、家具乃至某些服饰中,仍然可以看到这种美。

2.3青铜器的内涵

青铜艺术的美学魅力更多的不在它外在的风采,而在它深刻的内涵。

青铜器的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的造型、纹饰、铭文都和它的功用相联系,全面而又集中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和精神风貌,它是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象征,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

青铜器不是一般的日常器具,它既具功利价值,又具审美价值。它的功利价值也不是一般的,虽然也有日常生活使用方面的,但以政治、宗教的价值为主。

《左传》中有一段著名的谈及青铜器价值的话: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在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二事均与青铜器有关。青铜器既是宗教的祭器,沟通人神关系的纽带;又是政权的象征、宗族地位的标志、家国大事的永久性史册。

商周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极浓厚的神秘氛围。从而使它不仅直接作用并支配了那一时代,而且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铜器作为中华民族步入文明时代的艺术代表,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艺术传统的许多重要特征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青铜艺术真正标志着中国艺术的觉醒,它是真正具有审美意义或者说审美性质的艺术。青铜器的审美价值不是孤立的,它的美正在于它的形式相当成功地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社会内容,忠实的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原貌。

3 青铜器元素在陶瓷中的运用

在瓷器中仿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瓷器甚多。从古到今都有。据文献记载,古人要用一些瓷器做祭祀品,所以就大量仿制青铜祭祀礼器的造型。

瓷仿青铜礼器始于宋代,以南宋最为兴盛,这些仿礼器瓷素雅端庄,或供祭祀,或供御用,有明显三代遗风。正如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慨说第一所说:“关于宋瓷:汝、钧、哥诸器,制作凝重、古雅,而瓷质之腴润,釉色之晶莹,历千载而常新。……宋代制瓷,虽研炼极精,莹润无比,而体制端重、雅洁,犹如三代鼎彝之遗意焉。……”王国丙在《古陶瓷鉴定口诀》中也说:“汝窑河南宝丰县,青色粉豆卵虾现。胎体薄来釉层厚,玉石质感细开片。多为仿古青铜器,更有弥足价上万。”“哥窑紫口铁足、器形多仿青铜器,造型古朴典雅,有尊、瓶、簋、炉、洗等。以供器为多。”“官窑的器形多数是由青铜器发展来的,其造型十分丰富、有香炉、鼎式炉、洗、瓶、尊、簋、盘等。造型古朴,其造型显得上扬,仿商代青铜器的器形多。”(下接第47页)明朝御用瓷也受青铜器影响颇深。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诏令“凡祭器皆用瓷”,由此可见一斑。也从此,皇家祭典的主要祭器被官窑瓷器所替代。而景泰年间的景泰蓝制品也可以看出造型多数为历代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其装饰纹样也有少数是青铜器纹样变形的装饰。

清代的祭祀礼仪承袭明代。据《大清会典》记载:“祭器用陶必辨其色”。在单色釉品种中,只有青、黄、白、红、兰为主色的单色釉,可以用做祭器。“圜丘、 常雩用青。方泽用黄,日坛用赤,月坛用白,社稷、先农用黄”。当时规定天坛用青釉瓷,地坛用黄釉瓷,日坛用红釉瓷,月坛用白釉瓷。祭器的色泽需与祭典主题相符合,还要与皇帝、官员、乐手们的服装相一致,用以烘托其隆重的气氛。 祭天是最大的祭祀活动,天坛主青,官窑祭器以青色为主。地坛主黄,官窑祭器以黄色为主。朝日坛主红,官窑祭器以红色为主。夕月坛主白,官窑祭器以白为主。

除祭器仿青铜器外,陈设瓷、文房赏瓶等都部分吸收青铜器的元素,如出戟尊、如意尊、马蹄尊、花觚等。

4 结语

青铜器元素在古陶瓷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瓷器纹饰和造型上的模仿和变形,从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代替了青铜器的作用,这也体现了青铜器所独有的政治文化内涵。而在现代陶瓷中,我们依然可以吸收青铜器元素。通过对青铜器和陶瓷文化的深入研究,从而达到需要的效果而不再是简单的仿制。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