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高三地理复习总结与反思

高三地理复习总结与反思

发布时间: 2021-12-06 09:27:31

一、高三复习时间安排和内容

1、总体复习计划

遵循以往的经验做法:三轮复习。我们的第一轮复习时间应该更长,根据以往的教学中出现的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的实际情况,而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又是高中地理中重点、难点、考点最多的自然地理,因此我们的复习目的很明确:打好基础,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顺利的完成综合复习,才能有信心迎接高考,而也会使二轮专题复习的重点性、难点性,更加突出。这种复习计划特别适合平行班。

我们把高三这一年的时间可以划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时间:8月1日-次年3月初

内容:第一轮复习

要求: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做到查漏补缺,争取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课前小考,既巩固复习知识又能提升应试能力。内容的确定主要以前一天复习的基础知识为主,综合内容所占比重较小。

要求学生基础知识一定要精准,能使用地理语言。在教学中我们尤其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第一轮复习更要扎扎实实不能求快,教师精讲,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概念、原理、方法论区分透彻。不管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立意、设问角度多么新颖、多么深,其答案的知识落脚点都必然落在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内。本阶段每单元结束后做一套单元检测题。训练答题方法和答题的规范性,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别是综合题的答题要具有条理性,注意语言表达的层次。

本阶段复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基础知识欠缺。在知识的梳理过程中,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同学跟不上,知识欠缺很多。这部分同学的问题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通过答疑解决。

2、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现在复习的自然地理难度较大,既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又需要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而这又是文科生的弱势,解决的途径是:强化训练+个别辅导。

(第二阶段)

时间:3月初-5月初

内容: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要求: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策略:选择小专题,巩固主干知识。依据:学生现状、高考动向,如地球运动,区位分析等常考点,能力点,交叉点,热焦点,特别是热焦点,一定回归教材。对某一具体的教材知识(能力)点,从该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入手,易掌握。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战能力。重点、难点的专题复习有: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地球仪、地图、地球运动、统计图表的判读)

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大气运动、水循环、地质循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三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专题四人口和城市

专题五生产活动和地域

联系(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

专题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专题七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

专题八热点地区与热点问题分析

每个专题复习至少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做每个专题考点的体系整理,之后配一套精编的习题巩固,这套习题学生课后做,利用课上进行习题分析。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随时就某个知识点设立一个专题,巩固所学。专题复习的理论部分的安排也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如:区位因素的内容安排三个方面:一是区位的内涵;二是区位问题的分析程序,从影响因素入手,这个因素就是两大方面:自然和社会,前者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后者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动力等;三是主要区位问题(农业、工业、城市、商业中心、港口等),程序是,由概括到具体,并结合实例,最后小结规律。此间我们使用的资料是《优化探究》二轮复习资料。

(第三阶段)

时间:5月初-5月中旬

内容:考前适应性训练

要求:准确把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

策略: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有:

1、答题训练:在此环节,需要训练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丢分现象。如: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在答题技能与技巧上,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熟练简答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同时,要学会使用标准答案。

2、做好考前冲刺阶段的工作:考前冲刺阶段,"文综"进行了有重要意义的几次测试。我们及时地从综合的角度、学法辅导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另外,此时期,学生的学习状态极不稳定。我们既要时刻关注学生也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沟通,帮学生调节好状态,迎接高考。

(第四阶段)

时间:5月中旬-考前

内容:答疑

要求:回归教材,夯实基础;适当做题,查漏巩固。

策略:我们以书面形式把此间的复习内容和要求印发给学生,使他们在复习中能有据可依,减少盲目性,提高实效性。

此间重点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过教材关,二是纠错。

1、教材内容:巩固教材主要内容及细节内容,提高综合题答题的准确率;规律性的文字准确记住原文,并能理解其含义,知其因、其果。教材内容一定要记准、记全;课后的文字材料和图,特别是以图巩固教材的内容,熟悉图,了解文字材料。

教辅材料用的是《考前一个月》,"该背的就要背,不背就要吃亏",这部分基本包括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这是每个同学必须要看要记的内容。基础差些的,时间紧些的同学,可以只看这部分内容以巩固教材。

2、试题

(1)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资料中的错题,再看一遍,真正做到"知错"。

(2)要特别注意综合题的答题方法、规律及条理性。

为了更好地把握高考的脉搏,我们近2年的高考题找出来,研究高考题的命题趋势、考查目标,训练规范答题;选择权威模拟试题,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分析增分方向,找到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试题练习不仅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进一步熟练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训练"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表达及应试的能力"等。

图像题一直是学生失分较高的题型,究其原因,一是读图不细,二是语言表述不全。特别是后者,问题更突出,所以必须选择代表题型,总结规律,归纳方法。

特别说明:选修教材内容的复习,知识点多,记忆量大和难度小,所以我们利用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之间的时间,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教材的知识一定要掌握。

总结以往的教训,我们应该把比较重要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编成小考题,利用课前10分钟检测,复习教材的基础知识,从一轮复习结束后开始,一直到考前,既有效地巩固了教材,又训练了答题能力。但苦于时间有限,这一点没能实施。

高三地理复习总结与反思

二、高考地理试题评价

与去年相比,今年文综地理都是平时常见考点,无偏难怪题。试题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从试卷地理部分的组

成情况看:试题以主干知识为主导,主要考察了大气、人口、工业区位、水资源的利用、等值线图(多年平均降雪量和雪期等值线)、农业区位,选修部分考察滑坡和沙尘暴;题目难度适中,绝大多数为基础题,即使是综合题的考察学生也能入笔,但综合题的考察学生得高分不易,试题的区分度较好;选择题中多以图表为载体,引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察。

试题以地图为载体,联系其它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和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延续了一贯高考地理“无图不成题”的特点。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没有一道题是纯粹的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可以说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地理学地名加物产的记忆方式,考查的主体是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特别是对地理事物的分析能力在综合题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综合题中的区域地理部分,强调事因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强调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并对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绝大部分题目特别是大题目都具有门槛低、坡度缓、把握主干不偏不怪的特点,使学生感到题目熟悉、答题顺手,误以为可以得高分。实际上,试卷在平易近人的背后有一些小的机关,如对解题思路的完整性、答题用语的规范度的要求明显提高。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特点看,高考的导向是“用”知识,而不是“记”知识,它要考查出考生今后的学习潜能,因此,只有在平时教学和学习中,重视掌握基础知识(包括原理、概念、事实)和基本能力(包括技能、方法、思路)以及基本理论和观点。并在掌握学科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坚持渗透给学生。

三、学生培养

1、对于尖子生来说,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首先要学会把零散知识变成结构知识。考察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分辨、归类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其次是学会将考点知识变成题型知识。考点知识是很抽象的,要具体通过题目才能得以体现。最后就是学会把缺漏知识变新增知识,把残缺知识变成系统知识,也就是查缺补漏,综合运用。尖子生的培养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平时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帮助、指导尖子生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建立尖子生之间相互交流所收集、整理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的机制。找尖

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2、抓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抓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即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今天的事今天完成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其次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其三是抓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让后进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这时老师体现出关爱与体贴。其四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结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同步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由于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差,因此,教师注重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班主任、科任教师经常与后进生家长相互交流思想,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及变化,以求步调一致,共同教育。

3、学法训练

(1)综合法:通过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

①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的思路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②人文地理特征分析的思路从居民、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综合法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2)比较法:通过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与差异之处,多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3)归类法: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四、班主任工作

进入高三,我接任了一个普通班的班主任工作。回首这一年来的工作,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到现在的把握节奏,树立自信,在感慨整个过程的艰辛的同时,更珍惜自己在思想上的提高和收获。

1、树立班主任形象,提高威望

首先,从细节小事入手,卫生、纪律、迟到、早退等问题,在解决,处理过程中有意沿用一些上一班主任的说活做事习惯,让学生感觉应该是这样的同时,再加上个人“论调”,让学生不经意间接受,认可我的管理方式。

2、让学生做好克服困难、知难而上的思想准备

高三一年是每个同学必须面对的最为艰苦的冲刺阶段,所以对全班同学加强思想教育,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准备,使学生在精神上、身体上调整到最佳的拼搏状态。使其知道,要想收获更多,必须有能力付出更多、承受更多。

3、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班级是一个集体,学生共同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这个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所以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加强课堂与自习课的纪律管理,尽全力杜绝害群之马的产生。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加强班级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注意学生干部的培养,组织并指导班委会开展工作。对本班学生遵守纪律情况、考勤情况、卫生情况,做到及时了解,及时教育。

4、及时了解学生状态

高三学生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而学生的承受能力又不同,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班主任既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带路人,又是联系科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充分理由科任教师与家长,全面掌握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等各方面的情况,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优缺点,并随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5、注重与科任教师、家长的配合

经常与本班科任教师保持联系,负责协调本班科任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各项教育教学措施。了解本班学生各科学习情况,协调各科作业负担以及课内外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召开本班科任教师会,共同研究,设法解决。召开家长会,通过电话等途径同家长保持经常联系、沟通,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监督作用。

由于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切都是摸索,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

会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