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六篇】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六篇】

发布时间: 2022-01-19 21:07:50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论文100字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6篇

第1篇: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XX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兴起的乡村旅游是指存在于乡村地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旅游地经济发展的旅游行为。乡村旅游的出现为乡村推进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以中国最美乡村--XX为例,分析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该地在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开发深度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同时也得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当项目生态化、产业专业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施旅游+战略等启示,以此为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XX;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引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战略在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围绕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以加快农村脱贫步伐。乡村旅游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提出的一种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以村庄环境文化为依托的旅游行为,对于加快农村地区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XX省XX县位于三省交界处,为我国山区县代表,当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普遍较低。自合福高铁开通以来,XX县依托其美丽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多元完整的旅游体系,从而成功搭上经济发展的便车,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因此,本文在探究XX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启示,从而为其他县域乃至全国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

以往学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较多,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探究贫困地区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实现脱贫的合理路径,如林移刚、杨文华(2017)基于生产要素视角,探究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李烨(2017)构建扶贫效率模型,对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另一方面,以具体地区为例,探究该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制约因素,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如刘焕庆、吴健(2017)以全域旅游为背景探究延边州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并提出合理建议。

第2篇: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乡村振兴的视角,以四川省蒲江明月村为例,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探究,从而提出几点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引擎,在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业、传承乡村文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成就日益突出,但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和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问题逐渐凸显。为此,笔者选取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四川省蒲江县作为案例,探究了明月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因素,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一、明月村旅游发展状况

(一)明月村概况

明月村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境内,全村幅员面积达6.78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46.2%。同时,该地地处318国道,距离成都约90千米,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和茶马古道上的普通村庄,2009年前是成都的贫困村,在2014年因旅游的发展实现了扶贫工作的成功,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是依靠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典范。

(二)明月村旅游依托资源

事实上,明月村在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的成都只算是一个普通村落,其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也比较缺乏历史底蕴,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不够充足的情况下,明月村依然将乡村旅游发展得欣欣向荣,主要就在于其抓住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即依靠农民、农村和农业。明月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主要资源是茶叶、雷竹和邛窑。

浦江县是四川重要茶产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起源于唐代,宋代入贡,兴于明清,普及于近代,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万公顷,是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同时,浦江县甘溪镇明月村还在2000年左右时引入雷竹的种植,现存生态竹林约466.67公顷,是目前川内最大的雷竹成片种植的区域,生态茶园与竹林相互依托,形成了具有景观性质茶山竹海保护区,成为了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除此之外,为明月村发展添加动力的还有邛窑,邛窑是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盛于唐朝,而明月窑是四川为数不多的“活着的邛窑”,完整地保留了唐代的烧制工艺。明月村依托三种资源,进行整体规划部署,对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使其乡村旅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明月村旅游发展思路

1.抓住“农村”核心,进行面貌改造

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城市居民希望通过休闲来提升自己幸福感的意愿日益强烈,而农村常意味着自然,是身处焦虑的中产阶层们的向往之地。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农村经济相對落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环境卫生也相对较差,并不能真正满足人们对美好乡村生活的需要。明月村为了打造一个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理想家园,就抓住了“农村”这个核心。在基础设施方面,村内将闲置或废弃的小屋、猪圈等重新修整、装点,变成美观的民宿;在环境卫生方面,生活垃圾有效处理,乡村干净整洁,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由此,明月村保持了乡村该有的纯净、美好的乡野气息,使游客对其保有好感。

2.融入文化创意,打造创新品牌

文化创意产业现在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旅游逐渐朝着个性化、品质化发展,文化创意与旅游的融合可以提高旅游业的附加值,从而推动旅游的快速发展,使旅游的发展焕发活力。明月村旅游发展最大的亮点就是融入了文化创意,最主要的体现是将邛窑创新地开发成旅游产品,把传统手工艺与创意陶艺结合,打造出了创新品牌。明月村依托对当地4口老窑进行修缮保护,且2014年在政府的关注与资本的引入下正式启动“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成立陶艺博物馆、许多独立设计的陶艺工作室、体验区、展厅和禅修客栈,使明月窑的品牌成立,并声名鹊起。

3.推进农业转型,产业融合发展

传统的农业的种植以农民自给自足为主,产品附加价值低,农民仅依靠农产品的收入少。明月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思路就是依靠农业,并大力开发农产品的功能,其最明显的表现是对茶和雷竹二者的开发。明月村的生态茶园除了可以将产茶作为获取收入的一条途径,还开展了采摘茶叶体验活动、打造茶室、举办主题茶会等项目,使茶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明月村还利用雷竹的种植优势,除了将所产春笋进行出售,还举办“春笋艺术月”,开展挖竹笋、看表演、体验田园生活等活动,且同陶艺制作、扎染、品茶等活动联合发展,打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动脉,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推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明月村对乡村旅游的启示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钥匙,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达到使农民富裕、农业兴旺、农村活力的目标。明月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对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以下启示。

(一)乡村旅游发展要留住“乡愁”

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是乡村,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最重要的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动机是感受繁重压力之外的“乡愁”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怀旧情感,乡村旅游的发展就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具体的旅游发展中要做到兼顾旅游开发与村落原貌的保护,深度挖掘乡村的物质、文化、精神方面的内涵,运用创新思维,融合到旅游发展中,让旅游者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乡村该有的特征。同时,在选择乡村旅游的发展主体时,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模式,进行适当的文化创新。

(二)文化创意助推乡村旅游升级

旅游的发展已从快速扩张的粗放发展逐渐转变为了品质精细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未来将是品质消费、情感消费的时代。与时俱进地用文化创意、体验感、参与感营造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具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中运用文化创意主要深入发掘地方特色,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既要做到创新,又要能体现地方文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依靠文化创意刺激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时,要注重品牌的培育,打造精品文创产品品牌、精品民宿餐饮品牌,提升旅游者体验,保证竞争优势。

(三)重视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

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添加动力。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要重视外部人才的引进,且引进的人才要具有共同价值观,要基于共同的理想与目标形成团队,各自发挥自生优势,共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要协调好外部人才与村内农民之间的关系,不因利益争让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要共同学习,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四)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与其他产业可以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乡村旅游需要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二、三产业间的联动发展,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促进第二产业发展,最后加紧农业与文创的融合,实现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各产业之间的集群效应,为乡村旅游的更好发展不断助力。

三、结语

我国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发展呈现朝气蓬勃的局面。虽然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问题,但随着其发展经验的增多和发展的逐步成熟,问题都会逐渐被攻克。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像明月村这类成功的典例,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启示与思考,使乡村旅游更具活力。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重视乡村旅游中的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通过对三者存在问题的考虑,探究能解决问题的旅游发展之道,从而使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作用真正得以发挥。

第3篇: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建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总则。习总书记参加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根基在基层,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在农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当前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与乡村紧密的纽带,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要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是关键。基层党建也是推动乡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和发展乡村经济的战斗堡垒,所以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建。

一、基层党建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农村的基层党建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更新的要求,基层党建也面领着新的问题和困境。

1、认识不足。

有些党员先锋意识发挥不突出,党性薄弱,没有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纪律意识淡薄,没有按时缴纳党费、没有积极参与支部生活;宗旨意识亟需加强,有些党员私心较重,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中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有些群众对党组织不够信任、不够支持,导致党建工作难以开展。

2、队伍不强。

农村党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有的村是“空壳村”,人才匮乏,出现党员老龄化和家族化的现象,后备力量不足;抓经济、抓发展的能力不足,缺少专业能力的干部;班子不够团结,出现两届班子之间,支书和主任之间的暗自较量,工作难以推进;农村干部普遍待遇较低,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留不住人才。

3、资金匮乏。

经济薄弱村发展更难,可能有位置边远,负债较多,难以吸引外资等情况;能够带动村经济发展的产业较为匮乏;缺活动经费,建不起基础设施,一些农村党支部无法开展相关活动;一些村主职干部不主动思考,主动做事,而是“等、靠、要”。

4、机制不健全。

缺乏更加科学,效率更高的工作运行机制;领导机制方面,缺少得力的村党支部,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配合不够默契;奖励、保障、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如晋升机制不够完善、待遇得不到解决、培训机会少等。

二、对策建议

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取得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增强认识、培养人才、推动经济、健全机制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党在农村的领导。

1、以党建引领认识提升,推动思想“纯”起来。

端正导向,催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党员头脑,在思想建设过程中,层层落实,真抓实干;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员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能力,农村基层党员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达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基本标准;加强服务意识。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村的普通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树立好基层党建观念,把农村党建和经济发展要一起抓。

强化职责,施加压力。强化农村基层党建的要求,加强党建工作的力度,干部、黨员、群众各司其职。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不作为的干部、党员和不支持党建工作的群众要严格问责、加强批评教育等。

加大宣传,增强活力。在农村干部、党员、群众中加强教育,树立好典型,加大宣传,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路作用,反面典型也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

2、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推动队伍“强”起来。

优选配置村党组书记。培养好,选拔好“领头雁”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中之重。首先,选拔过程中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对候选人进行全方位考察,选举过程中进行监督,尽可能避免“带病”的人混入干部队伍。其次,对党组书记缺位或者党组书记工作长期没有起色的,要从县乡选择优秀的工作人员选派干部主持工作。最后,推行和完善“双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制度,配合好工作。

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各高校、市县区党校、讲习所等培训基地和网络教育,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完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强化村干部的先锋作用、宗旨和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等。同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种植技术、水养殖技术、市场发展等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增长村干部的知识,打开村干部的眼界,拓宽村干部的思路,提升村干部的素质。

精心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因为一些村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干部出现了老龄化以及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要精心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把回到农村的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的优秀分子等纳入到党员的发展范围当中,把有思想、有觉悟、有成绩和得到群众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

抓好党员发展管理工作。把好发展观,选配好高素质的党员;过好组织生活,把“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到实处,使党员管理更加规范;完善党员的测评,透明测评结果;组织管理好流动党员,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3、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推动经济“活”起来。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一些农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到位,能力有限,还有一些为难情绪,上级部门要结合实际,尊重市场规律,调动资源,共同谋划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用好国家专项资金,使“才尽其用”。对“三农”投入的增加,对扶贫力度的加大,使得国家的专项资金在农村越来越多,各级领导要提早做好规划。同时加大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加大资源整合统筹,抱团发展。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式,引导村村之间抱团发展。

4、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推动机制“严”起来。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的制度建设是以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基础。

著眼责任机制,增强执行力。在农村基层党建的过程中完善责任清单、问题清单等考核机制;对问题比较多,工作长期没有进展的党员进行约谈、通报或处理。

完善监督机制,增强诚信力。落实村支两委的民主评议,让民主评议与干部的奖惩挂钩;完善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等制度,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加强监督作用。上级部门、纪检部门的监督、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一张无缝的监督网。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增强吸引力。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的报酬、养老、培训等资金保障机制,保证农村党员干部的基本生活,提高待遇。

第4篇: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

乡村振兴论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党建统揽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但振兴乡村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村的具体工作上,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的“乘法效应”,促进基层党建与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互动双赢。

党建+“头雁”,建强乡村振兴“领头羊”。“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统筹规划,更需攻坚拔寨。因此,必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从抓实基层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入手,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要充分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前期调研准备工作,逐村摸排调研,对村情选情做到“心中清、底数明”,并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预警机制,对选情复杂村有针对性开展整改整顿。要把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候选人资格条件“审核关”,坚决杜绝那些政治上有“硬伤”的人进入候选人行列,从源头上防止“堤坝溃于蚁穴”。要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抓好两头带中间”,把每一个基层支部都建强建好,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返乡科技人才等人群中发展党员力度,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结构,吸引更多在外创业人士、退伍军人回乡创新创业。

党建+“扶贫”,补齐乡村振兴“最短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确保将乡村振兴短板补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充分发挥选派帮扶干部作用,从加强日常管理和保障支持入手,促使选派帮扶干部沉在村里扎实干。要坚决杜绝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让“数字脱贫、表格脱贫”的现象重演。要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让党员行动起来、把贫困户带动起来;并结合“双培双带”“冬春轮训”等措施,不断提升党员的创业带富能力。要认真抓好各级扶贫干部轮训,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扶贫干部头脑,把精准滴灌、因村施策等精准扶贫思想贯彻到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

党建+“产业”,点燃乡村振兴“加速器”。“产业旺不旺,就看党组织强不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重视各地乡村的差异性,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振兴路径,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对于条件较好的乡村要率先振兴,对于条件一般的乡村要积极创造条件振兴,对于条件较差的乡村要采取帮扶等措施打牢振兴基础。要大力推行“支部+”企业、“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等发展模式,扶弱培优,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抱团发展。要深化农村改革,尤其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让更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要积极探索谋划,确定不同类型村,先行先试,点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进、线上开发,以点带面,进而带动全部村居共同发展。要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把农村劳动力变成乡村振兴事业的主力军,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大助益。

党建+“生态”,打好乡村振兴“绿色牌”。“环境美不美,关键看口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对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责无旁贷,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科学制定村规民约,把农村道德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阵地功能,组织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村民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要强化党员意识、标杆意识,通过党员上岗佩戴党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方式,组织引导党员在完成治理生活垃圾、公厕改革、生活污水等重点任务中发挥带头带动作用。要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党建+“治理”,唱响乡村振兴“协奏曲”。“乡村和不和,关键看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要坚持和强化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要按照“三治结合”的要求,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加强村级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鼓励和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或党员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要加强村组干部、党小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村组干部中党员干部比例,以自然村、行业领域为区块建立党小组,加强和规范基本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积极发挥党小组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要加强村党组织对服务群众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和完善村党组织为主渠道的公共服务政策和资金使用体系,真正推动“好事让基层组织去办,好人让基层干部做”,不断增强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推动形成“乡风文明、自然和谐”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5篇: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

乡村振兴论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全面动员部署乡村振兴“五百工程”和 “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加快推进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提高 社会文明水平。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实施“五百工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新时代做好 “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去年 12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出 全面部署;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 振兴,这些新理论、新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 遵循。2 月份,省委、市委先后召开会议,就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新部署、提 出新要求。3月12日,县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会议精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 “五百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思路, “五 百工程”是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有力抓手,更是创新举措。

第一,乡村振兴“五百工程” ,全面贯彻了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 “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五 百工程”在形式上蕴涵了乡村振兴“ 20 字”要求,内容上体现了我县特色亮点,时 间上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后,部分乡镇、村立即行动、先 行先试,效果已初步显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5 月 27 日,全国政协考察 团专程来我县调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考察团对我县实施“五百工程” ,推 进乡村振兴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5 月 18 日、25 日,省委办公厅、市委办公室信息 专报先后刊载了我县实施“五百工程” ,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 3 月份以来,我县多 次在市里相关会议上汇报了“五百工程”的思路和举措,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认 可。因此,实施“五百工程” ,是我县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以更 大的信心和决心, 以更有力的举措, 确保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在我县落地生根。

第二,乡村振兴“五百工程” ,充分体现了“三农”工作的绩溪特色。从刚才牵 头部门部署的情况可以看出, “五百工程”并非另起炉灶,而是我县“三农”工作特 别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继承、发展和提升,是对县情深入分析基础上的提炼和创新, 是我们完全能够做到,也是我县能够做强做优做好的优势所在。 “百亿现代农业产业 培育”,发挥了中国徽菜之乡、 中国厨师之乡品牌优势, 通过发展 “南桃中竹北油”、 徽菜原材料、 农产品精深加工、 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优势产业, 实现产业兴旺;“百 个景区村庄创建” ,利用我县“天人合一”的村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基础,通过景 区村庄创建,既推进了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发展,又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百 村家风家训引领”,通过挖掘、继承和弘扬家风家训,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 推进乡风文明;“百村善治示范”,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合, 努力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百名能人带动增收” , 依托农村致富能人,带动广大农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总的来看, “五百工程”, 充分运用了我县基础优势、 资源优势、产业优势, 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绩溪方案。 因此,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绩溪特色。

第三,乡村振兴“五百工程” ,准确指出了我县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进入新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转化更突出表现在“三农”工作的各方面,最大的发展不 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 必须更加重视“三农”工作 , 更加重视乡村。未来一 个时期将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以后的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 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 向往田园风光、 诗意山水、乡土文化、 民俗风情、 农家美食正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 实施“五百工程”,就是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让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 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充分显现。因此,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让 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 家园。

二、主动拉高标杆,努力形成乡村振兴绩溪特色。 5 月 11 日,县委县政府已经 印发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上周,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乡村振兴 “五百工程” 三年行动计划,刚才,各牵头单位又分别作了部署,实施“五百工程”的目标任务、 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都已经明确, 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要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狠抓落实。

一要把握好三个关系。首先,要把握好“五百工程”内在关系。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 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 生态宜居为关键、 乡风文明为保障、 治理有效为基础、 生活富裕为根本,是“五位一体”的振兴, “五百工程”同样如此,既相互融合,又 互促互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推进。其次,要把握好 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各乡镇、村要结 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社会基础,找准用力方向,狠抓任务落实。县文旅委 要尽快制定景区村庄 A 级、 2A级创建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景区村庄创建 有目标、有标准、成体系。第三,要把握好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坚持速度与质 量并举,既要快速推进,又要确保高质量完成。“五百工程”对三年工作进行了明确, 各乡镇、 县直各有关单位要对照既定的时间表、 路线图,进一步细化年度目标任务、 重点工作、推进举措,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实。要坚持分类推进,科学 把握不同村庄变迁的发展趋势,分类指导,分批实施,因村制宜,精准施策。

二要做到三个结合。要把实施“五百工程”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结 合起来。 6月 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这次会议对我市来讲具有里程 碑意义,宣城正式成为 G60 科创走廊的成员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 于我县来说,就要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找准角色定位,充分借助杭州、黄山 平台力量,以杭州市都市圈为重点,着力在承接产业转移、生态文明建设、全域旅 游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 “五百工程”突出了绿色发展和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重点要在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电子商 务等产业上做足文章,努力让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着力打造长 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旅游、休闲养生重要目的地。要把实施“五百工程”与经济 更高质量发展“双百”工程结合起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双百”工程是指,通过 若干年的锲而不舍、持续用力,确保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和“四上”企业(资质内建 筑业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限上商贸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总数分别达到 百户以上,文化旅游、机械制造、健康食品医药、电子商务四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均 达到百亿元。乡村振兴“五百工程”与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双百工程”如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是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两大抓手,两者互为基础又相互联 系,重中之重是加快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健康食品和电子商务等产业,目 标方向一致、路径举措相同,要聚焦聚力“五上”企业,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把实施“五百工程”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结合起来。习总书记强调,办 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抓住村和社区“两 委”换届的重要契机,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 步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 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 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 党组织,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要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只有把 改革进行到底,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要按照“扩面、提速、集成” 的要求,纵深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 创造性迸发出来。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 , 巩固和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要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 革,支持农村集体组织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 发展乡村旅游。 要深入推进 “三变” 改革,切实提高村集体和农民收入。要巩固集体林权制度、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改革成果,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改革成果转化。要树牢底线思维,习总书 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村改革“四个不能”的底线,即农村改革不论怎么 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 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底线必须坚守好。

三、坚持破立并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塑魂。 开展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是实施 “五百工程” 的内在要求, 这项工作省委、 市委已经作出全面部署,全县上下要以此为契机,坚持破陋习、树新风、作表率,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力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一要立足 “破”,坚决摒弃陈规陋习。 习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地指出, “现 在,农村一些地方不良风气盛行,天价彩礼让人‘娶不起" ,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 人‘还不起"”。这些陈规陋习在我县都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厚葬薄养、乱埋乱葬 问题在我县农村比较突出,县政府已经部署了殡葬专项整治行动,各乡镇务必要按 照方案要求,对照时间节点,确保整治到位。要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旗帜鲜明 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 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要发挥“一约四会”的积极作用,约束 村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行为,引导树立勤俭节约文明新风。

二要主动“立”,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 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教育。要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不断提升农村文 明创建水平;持续开展“道德模范” “绩溪好人”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尚礼、向 上向善。要扎实开展“百村家风家训引领工程” ,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 化,推动耕读传家、父慈子孝、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祖传家训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要按照新时代新要求,对全县村规民约进行一次修 订,努力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治的规范、约束自我的准则。

三要注重“引”,突出党员示范作用。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和拓展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格执行《关于全省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 时代新风的指导意见》 ,带头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带头弘扬优秀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以实际行动抵 制不良风气;带头培养高尚情操,保持文明健康生活理念,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 式和生活习惯,慎重交友,净化朋友圈,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以榜样力量引领 新风正气,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四、凝聚工作合力,确保“五百工程”落地见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 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着力形成强大合力,奋力推进我县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全市前 列。

一是责任要压实。县委将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目前已经分别成立 了乡村振兴“五百工程” 5 个行动小组,着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 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实行县级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 机制。乡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亲自谋 划、亲自部署、亲自调度,确保“五百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把“五百工程” 落实情况,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 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规划要先行。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科学规划、分类推 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 的理念,科学把握乡村多样性、差异性,因村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

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要素要整合。围绕人才、土地、资金要素供给,正确处理好走出去、留下 来和引回来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 住人。要高度重视本土人才培育,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 设;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加快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等机制。实 现“五百工程”需要汇集全社会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为纽带,吸引 支持企业家、乡贤名流、技能人才等,通过各种方式回乡创业,建设美丽乡村。

四是氛围要浓厚。县委宣传部要制定详细的“五百工程”系列宣传方案,充分 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在县内主流媒体开辟专栏,深入宣 传解读实施“五百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真正让“五百工程”深入人心。 要及时总结提炼和宣传“五百工程”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在实施“五百工程”中 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着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 氛围。

同志们,实施“五百工程” ,推进乡村振兴的序幕已经拉开、号角已经吹响,让 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勇争一流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的决心行动,全力打造 乡村振兴“绩溪样板” !

第6篇: 乡村振兴论文100字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让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绽放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新时代文化的广袤国土上,乡村无疑是重中之重。所以说,只有全面繁荣兴盛乡村文化,加强文化建设,乡村振兴才有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坚实的精神基础。实施乡村振兴,需要科学规划,需要文化引领。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没有文化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发展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没有现代化的乡村,就不会有现代化的中国,而没有文化传承与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更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好远景。乡村振兴,既要“口袋鼓”,也要“脑袋富”。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兴旺、物质丰富,更要生态和谐、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议题,而且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领域。只有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才能更好、更快、更高效地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的发展。让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课题。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带头振兴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一、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1.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有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意义重大,是衡量民生改善程度及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氛围和深厚土壤。只有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让先进文化真正走进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人民的综合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2.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乡村经济要发展,乡村产业要兴旺,就必须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表明,谋求乡村经济发展,必须改变就经济谈经济的狭隘思路,必须改变重物不重人、重量不重质、重经济不重文化的发展理念,必须变“输血”为“造血”,既要重视物质投入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提高人口素质的软件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化人”作用,文化既可以起到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又让群众开阔视野、明晰思路、增强自信、增添动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健康,还要注意到乡村产业并不是对城市经济的简单模仿或机械复制,而是立足于乡村文化传统的视角,探索具有中国乡村特色、乡村风格的经济发展路径。需要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重要动力和持续动能。

3.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乡村共同体,只有尊重民风民俗,乡风文明才能接地气;只有和谐自然,才能更生态;只有设施完善,才能更宜居。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切实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既需要全社会范围内的法治氛围和导向,更需要提升农民的民主素养、治理能力、法治水平和道德水准。要立足于乡村本身的地域文化特性,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道路,都需要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重要基础和内在支持。

二、当前射阳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乡村始终占有着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描写乡村优美田园生活的浪漫诗篇更是数不胜数。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部分乡村却面临着凋敝和衰落的客观事实。结合射阳的实际,大体有如下几个情况:

1.村庄空心化现象严重。

农村人口非农化、城镇化引起的“人走屋空”,部分农村人口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进入城市,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打工离开农村向城镇转移,使村庄常年人烟稀少,仅有老年人和儿童留在家中,村庄“空心化”、老人“空巢化”、儿童“留守化”现象突出。

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产业呈现“空心化”。

一些乡村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普遍出现了“精兵强将走四方,老弱病残务农忙”的局面,基本仍是传统的种粮、蔬菜自给,农民增收难,甚或出现抛荒。

3.精神文化荒漠化严重。

一些城乡接合部的群众富了口袋,空了脑袋,做生意可发财,读书无用论盛行,有了钱就挥霍,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猖獗,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泛滥,精神风貌令人担忧。

4.农村社区建设落后。

部分自然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公路覆盖率低、医疗卫生条件不足、水电供应不足等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

5.农村基层治理较为混乱。

个别乡村基层组织弱化,面对矛盾纠纷村组不愿管、不敢管;农村村头恶霸包括地痞、流氓侵蝕基层政权,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甚至存在充当“保护伞”的行为。

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不单要在乡村加大经济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需要振兴乡村文化,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振奋精神。更说明即使乡村经济发展了,如果文化发展不足也会导致部分村民没有精神追求,缺少幸福感,迷失生活方向,给乡村发展、给家庭幸福带来一系列问题。乡村振兴不仅要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引领,让农民于经济发展口袋富裕的同时,脑袋也更加富足。

三、射阳地区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

乡村振兴不能仅依赖扶贫救济,外在输血,要从解决根本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农民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乡村振兴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文化因素,在乡村振兴这场攻坚战中,大力开展文化建设,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促进劳动者的技能提升和思想转变。文化建设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应该大有可为,实现乡村振兴、文化富民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措施:

1.要促进城乡融合,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着力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增强农村基层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

(1)市县图书馆与乡镇图书分馆联动,叠加“农家书屋”开放推进文化惠民,图书馆和书屋舒适的阅读环境给予村民徜徉书海的情致。公共文化资源要重点向乡村倾斜,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培育特色经济,购买农技致富书籍报刊,满足村民对于各类书籍的需求,让农户“白天地里忙、晚上进学堂”在书山网海里寻找致富之路,让村民们享受到“文化大餐”的艺术氛围。

(2)文化部门利用农村集市开设科技书市、开展送戏下乡,让集镇广场、村居中心和农庄处处飘溢文化的芳香,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推出反映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为乡村送去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3)提升镇街综合文化站,聘用村级文化宣传员,策划建设文化长廊、文化墙等文化设施,展现英模风采、健康文化、乡风民俗、耕作制度、传统节庆以及民间手工艺等,让墙壁成为农民接受文化熏陶的露天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向先进人物学习,养成科学文明、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一村一典型、一村一特色”体现乡村地方特色,传承乡村文化,与自然风貌、特色民居融为一体,可带动当地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游。

(4)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组建群众业余文艺队伍,吸纳农户家庭的姑娘、大妈们参与到镇村大小文艺团队中,发现培养农村基层文艺骨干,充实文艺人才队伍,让队员们翩翩起舞,舞出新时代精神风貌、生活气息和浓浓的乡土文化氛围,增强农村基层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

2.突出主体,努力提高农户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转变观念,提升技能,推动传统农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抓基础教育,从加强投入改善乡村教学条件入手,让乡村的孩子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建立助学制度,防止因穷辍学。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深造走出去,摆脱代际贫困传递,为农家注入新鲜活力。

(2)成立村农民夜校,强化技术培训、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志在“打赢知识翻身仗”,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积极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获得感。根据乡村特色经济和生产发展需要,走进课堂学习农业技术,组织开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培训,让“庄稼汉”成为懂生产技术、有管理经验、熟悉市场的“新农民”。将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理念传递给村民,不仅让农村电商“活”起来,也更多的农民家庭富起来。

(3)切实用好国家对职业教育农村籍学生给予教育补助和推荐就业的政策,确保村民家中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使农户的新增劳动力都能掌握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掌握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掌握电商交易平台操作,解决村民消费难和销售难的问题。成为新时代的现代职业农民,树立文化向农业产前、产后、产中融合的意识,形成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和升级。

(4)引导“跳出农门”的大学生选择回村创业,投身现代农业,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鼓励其兴办家庭农场,给予创业扶持,让其“和土地谈一场恋爱”,让平凡土地生长出致富新希望。对到经济薄弱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吸纳贫困村民就业的大学生给予政策扶持和信贷支持,鼓励他们充分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传统农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1)培育良好风尚。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文明乡风。树立勤奋、诚信、奉献的精神价值观,持续开展好儿媳、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倡导文明道德新风尚。养成推崇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风气,使村民在不知不觉中精神面貌就发生变化。

(2)倡导新乡贤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滋养作用,鼓励和动员品行好、有能力的企业家、技术人才、文化精英和创业成功人士返回家乡,以思想、技术、资本及社会影响力回报故乡,创业建设、助推公益。他们大多经历过市场经济风雨,见多识广,胸襟视野相对开阔,让他们致力于对贫困农户的教育影响,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让新乡贤成为当地乡村建设的“智囊团”、群众利益的“公道杯”、村政事务的“宣传员”、公益事业的“助推器”。尊重乡贤,引导乡村社会见贤思齐、见德思义,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正能量。

(3)加强农村基层综合治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文化整合功能,提高社区凝聚力。乡村振兴不能是乡村居民仍是一盘散沙,各过各的生活,而是相互之间协作,创造更好的生活。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完善乡村自治的各种制度。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

(4)发挥传统礼俗文化的现代功用,做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挖掘一批反映当地人文传统的乡村故事,把“崇孝、守信”的内涵渗透到文化建设中,让村庄有灵气。运用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等乡风教化资源,将传统礼治与现代法治相结合,把各项法治要求融入礼中,通过日常生活中口口相传,使法治精神内化成农民的内在自觉,树立法律信仰。实现传统文化和法制精神融合,赋予农村新气质。

4.要加大特色资源、优势资源、闲置资源开发力度,发挥农村地区的生态优势,坚持“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着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1)依托上级博物馆资源,从保护好古井、古屋、古树等具有文化底蕴的遗迹入手,从生活生产等方面收集大量村民过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如做饭的炉具、犁地的耙子、打粮的磨盘等一件件实物,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运用现代手段修缮建设乡村史博物馆,建设乡村文化“地标”。保存乡土味道,留住“乡韵”,保护集体情感记忆,打造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以深入挖掘“记住乡愁”、“守住乡土”等为切入点,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依托,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发展集文化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

(2)筹建乡土民俗展示馆和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有庆祝丰收的节日、春节、清明和七月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独特的规则、仪式和活动,深入挖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使乡村成为农耕文明的载体。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农民画、柳编等更是“活”的文化,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利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对草根文化人才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让农户以淳朴的审美情趣,用多彩多样的作品来装扮生活,活化与传承并行,鼓励文创产品创新发展“非遗衍生品电商”,推进“互联网+传统工艺”,壮大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3)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依托“十里菊香”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药文化展览馆和菊花药材加工园等景点举办菊花节;依托阳河湾景区、千秋大罾和贝拉玫瑰园等景点举办玫瑰节;举办进园赏花、游览观光、招商推介暨品味花茶、电商街开业等系列活动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要充分发掘整合自身资源,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系列文化旅游精品,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人人投入经济建设、参与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圍。

(4)利用当地农特产品资源的优势,创建自己特有的文化品牌。依托草莓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草莓采摘和农家乐,打造农业休闲主题旅游特色小镇;发挥桑蚕产业优势,组建企业加工蚕丝被,让蚕丝被品牌闻名遐迩,打造丝绸小镇;激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加大对土特产品的开发力度,让每一个镇村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激发农民的主体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拉动贫困村民就业,让特色经济产业成为农户的持续增收的依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近六亿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在地包含着重视文化功能的要求。唯有文化,才能够让人尚善向上,知荣知耻,才能让乡村灵动起来、美丽起来,唯有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够让家园厚土泽惠后代、醇厚民风流芳千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砥砺奋斗,不断创新乡村文化形态,不断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用担当和智慧,让我们乡村的星云更加璀璨、天空更加蔚蓝、群山更加青翠、河水更加洁净、空气更加甜美、乡风更加文明、读书声更加脆亮、屋舍更加整齐俨然,不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