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中国顶级景区大整顿

中国顶级景区大整顿

发布时间: 2022-11-04 18:20:08

2018 年10月2日,安徽省阜阳市,“十一”黄金周期间,颍上县5 A级八里河旅游景区游客爆满(@视觉中国 图)

9月11日,中国旅游界“大咖”魏小安在西安参加一场研讨会后,专程去了一趟金丝峡,这是他走遍国内259个5A景区的最后一站。

金丝峡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商南县内,地处秦岭东南麓,连接巴山北坡,峡谷幽长迂回,这里集峡谷、河谷、宽谷、隘谷、嶂谷于一体,被誉为中国最美峡谷之一。

沿着连绵栈道深入景区,一路上危峰绝壁,溪水淙淙,步移景异,当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林,整个峡谷闪闪发光,宛如万条金丝线一般。魏小安原本不抱太大期望,但一番游览下来,让他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魏小安称此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他甚至为此骄傲,“走遍5A景区的人很少见,我可能创造了一个纪录”。

然而并非所有的游客都能给予好评,交通不便近年让金丝峡饱受诟病。从西安出发,前往金丝峡景区自驾需5个小时,公交时间更长,金丝峡并未设立前往景区的专线,相比外部交通,景区的内部交通基础设施问题更多。一些游客抱怨通勤大巴较少,不能自駕上山,索道排队太久,游客的感知与评级不相符。

因过度商业化和价格等问题备受指责的山西乔家大院近期被取消5A级景区等级,另有6家5A级景区也被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而此前河北秦皇岛山海关第一个从5A榜单中除名(后复牌),湖南长沙橘子洲、重庆神龙峡景区也相继遭“摘牌”。从2015年以来,三十多家5A级景区被通报批评,其中不乏北京明十三陵、广西漓江、福建武夷山等著名景点。

摘牌在5A景区引起一阵恐慌,各地纷纷打响A级景区保卫战。作为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魏小安当天便受邀参加金丝峡景区一场“提质量、保品牌”的座谈会。

同时,关于5A景区评定存在的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

标准是抓手,“不是争权”

1999年9月,魏小安调任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任司长,眼前的工作局面却让他无从下手。

“景区管理一直是九龙治水。”魏小安形容说,不同类型的景区景点资源分属于文化、宗教、文物、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商业、林业、工业、农业、交通、水利、海洋和教育等不同部门,例如建设部门管理风景名胜区,林业局管理森林公园,环保局管理自然保护区,国土资源部管理地质公园等。而真正涉及旅游又要承担责任的旅游部门自然很受影响,“游客有投诉,我们有责任却又管不了”,魏小安说,由此他们想从旅游服务和质量切入,制定一套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以形成工作抓手。

很快,旅游局便开始组织班子摸索起草标准、制定方案。因为涉及面广、分类困难、知识要求多,魏小安等人邀请了地理、生物、历史、文化等众多专家参与,有时候专家内部讨论激烈,争论不休。

“我们绕过学术争议,绕过部门纠纷,一点点抠细节,吃不准的请教专家。”魏小安说,他们从客人需求、市场需求和景区发展分等定级,经过反复论证、修改,两个月后,一套《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面世。

让魏小安意外的是,这套标准体系在推行过程中遭遇各部门的反对。标准发布之后,好几个部门纷纷发文,要求他们管辖的景区不得采用此标准。有地方文物部门也提出上级政府部门有文件,不能参与。“我只好去各部门疏通。”他说。

最后标准获得上层认可并大力支持,全局动员114个景区申报,国家旅游局为此组织了14个评定组,分赴全国。“国家旅游局推行这项工作,不是争权,是促进发展。”魏小安再三强调,标准制定初衷是为了规范旅游景区的开发、服务和管理,提高景区知名度,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2001年1月11日,在北京国际饭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亲自授予187家旅游景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A级旅游景区在中国正式出现。到2004年标准又升级,最高标准从4A增加到了5A。2007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首批以故宫为代表的5A级旅游景区。

1999年,当时的国家旅游局制定景区质量标准,并开展A级景区标准评定,到2018年12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称,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经达到10300多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到259家,4A级3034家。

5A现已形成了旅游市场上一块金字招牌。在魏小安看来,5A实现了景区管理标准大一统,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制定标准和评定认证等工作,不仅找到了协调与管理景区景点的“抓手”,还加强了部门与行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了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于整顿混乱的旅游市场功不可没。

1000分,怎么评?

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有着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评分标准,需要从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意见调查三个方面进行测评。

其中,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共分为8个大项,44个分项,总分1000分,包括对旅游交通、游览、卫生、旅游购物、旅游安全等多方面。景观质量则分为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两大项目、9个分项进行打分评定,总分100分。游客意见调查即以游客对旅游景区的综合满意度为依据,直接向游客发放、回收并统计,总分也是100分。

5A级景区的分数分别需要达到950分、90分、90分。该标准是对景区各项发展的最低要求。

现实中,景区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旅游度假区、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各种类型,其资源、功能、面积、环境等各不相同。

“各类景区差异太大,用一个标准去套用,难免削足适屐。”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兴斌说,该评定标准不管什么景区,都用统一的比例去打分,显然不适合。

此外,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与方法繁琐、抽象,评定结果随意性很大,难以准确反映景区质量的水平。

王兴斌称,在评定第一个1000分中,内容看似具体,但服务质量中最核心的内容,对游客的体贴与关怀是却不能用分数来体现的。景观质量100分中,“资源要素价值”“景观市场价值”内容抽象、标准模糊,打分的主观随意性很大,不同专家对同一种资源的景观价值可以打出不同的分数。游客意见100分中,由于调查对象与人数的不同,一次调查的结果也很难正确体现游客的滿意度。

他还指出,A级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从一开始就存在一系列问题。就目前来看,5A级景区是国家旅游局委托全国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专家对景区调查和暗访,经过批准、公示等多个环节,才能成功挂牌。

从申报条件看,5A级景区必须是年满3年的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以上,景区面积不小于3平方公里。

在评定过程中,景区质量标准评定委员会成员通常由国家及省市旅游局选定,由相关管理人员与专业人员构成,在各级旅游局的指派下进行考察、暗访、评分与审议。

“这个委员会是一个很松散的组织,平时没有固定成员,都是临时召集来的。”王兴斌说,虽然相比旅游局的公务员直接审核景区质量等级是一种改进,但是该委员会的所有活动完全是在相关旅游局的安排下进行,考察时间很短,难以对景区实情有真正了解。

而且,在他看来,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性质、职能与责任相当含糊,有时候会成为各级旅游部门意志的执行者。这种由政府机构进行指导或监督,对景区质量评级认证的做法,显然缺乏中立性与公正性。

2017年11月,陕西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功能复杂的摄影服务中心(东方IC 图)

“我们的本意是促进景区建设和提高服务质量,但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纯行政手段推进景区质量等级评定,评选往往就变了味。”王兴斌说,特别是5A级景区成为一个地方旅游形象和工作目标时,从编制规划、申报审批到复核过关,评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与某种利益与关系挂上了钩。

“上万家A级景区,谁去查?”

作为一名游客,王兴斌也经常去A级景区转一转,回来他却发现一些景区质量良莠不齐,差距很大,“主要是名不符实。”他说。

近年来,国内A级景区数量快速递增,仅4A级景区便从2001年的187家增长至2018年的3034家。一些不具备申报条件的A级景区同时也被媒体相继曝光,还有一些“边建边评”“未正式开业便评级成功”的景区。

“这些4A、5A景区到底够不够格,这说明当初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出了问题。”王兴斌认为,不排除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背后也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据中新社报道,安徽省旅游局原局长胡学凡就曾为多家景区评选4A或5A级景区提供帮助,收受贿赂。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旅游局负责管理A级景区,但只有5A级景区质量等级申报至文化和旅游部, 4A级上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旅游局直接验收,3A级以下景区则由地方旅游局负责验收。

这样一来,一些地方政府为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及影响力制造出更多的A级景区。据文化和旅游部资料显示,评定的各A级景区年度平均数量3A 、4A级景区最多,1A级最低。不少地方热衷于评上3A、4A级景区,1A反被人取笑,当然这也跟票价有关,评上3A、4A景区门票自然看涨。

在旅游景区标准化治理过程中,王兴斌也注意到一些A级景区重创建、轻管理与维护的现象。不少景区在评A之后质量水平出现下滑趋势,在游览设施、环境卫生、讲解服务、资源保护等方面疏于管理。“他们申报5A时都很积极,等拿到金字招牌却不懂爱惜,以为能一劳永逸。”

从2015年开始,国内不时有景区被旅游部门通报或处理。2016年下半年,各地旅游部门启动了对4A级以下景区的集中复核检查,掀起史上最严景区整治,共有107家景区被摘牌,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2018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又集中公布了11家4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全国已有200多家A级景区受到取消等级、降低等级、严重警告、警告等处理。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召开2019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质量提升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宣布,对5A级景区乔家大院予以取消质量等级处理,对包括峨眉山、石林在内的6家5A级旅游景区予以通报批评处理,限期3个月整改。这是旅游景区进行质量等级评定管理以来,第三次对5A级景区取消等级资质。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刘德谦也曾参与标准制定,据他介绍,标准制定最初就明确了A级景区的复核和动态管理,包括降级、降星、摘牌甚至被勒令退出,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强制执行标准,很多A级评定成为一劳永逸的终身制。

“上万家A级景区,谁去查?” 刘德谦说,很多时候是有人举报,政府机构派人去查,实际也查不过来,人手有限。刘德谦建议每年按比例抽检,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建立一种常态化监督监管机制,同时引进退出机制,施行动态管理,对其中硬件不达标、服务质量不过关、管理混乱的景区,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降级、摘牌。

标准过时了吗?

5A级景区是一块金字招牌,很多游客会否冲着这个来,王兴斌不置可否。这些年许多低质量A级景区混迹其中,他担心这种景区质量评级体系已让消费者质疑,公信力同时也被削弱。

由最初60多个增加到目前的259个5A级景区,王兴斌认为,正如当年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样,量的扩张与质的下降成正比演变,5A的光环在逐步褪色,品牌效应在减少。“这种评定方法已经过时了,不同景区放在一起评比,本身就不科学。”王兴斌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将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交给市场,比如行业组织、消费主体的代表机构或社会团体、媒体中介机构等进行。

这些年,国外一些非政府组织这些年通过认证、培训与奖励等方法引导旅游产业向绿色产业、可持续方向发展,其中以多伦多绿色旅游协会、英国旅游与环境论坛,绿色环球21等最具代表性。

而中国这一套景区质量评级体系,显然与这种“绿色认证”的国际趋势有所偏差。2012年2月1日,中国网络电视台评论频道在《5A景区的评级之殇》中指出,当前国内景区等级越高,对投资商、游客的吸引力越大,吸金能力就越强,但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要议题却一直被选择性地忽视掉了。

作为5A景区评级体系的直接参与者,魏小安倒还乐观。今年刚好是标准推行20周年,他回想这一路程也是起伏曲折。

“有些意见我赞成,有些意见我也不赞成。”魏小安说,他惟一不满的是这么多年标准没有进行太大修订。按理一个标准五年就该修订一次。2000年标准出现第一版后,2003年又因标准升级到5A出现第二版,直到现在基本未变。

目前,国内共有3万多家景区,5A级景区占比不到1%。魏小安相信,还会有更多的5A级景区出现,在今后景区质量评定工作上,标准亟待改进。“当时制定标准我们把握得也不完全准确。”他说,比如设置公用电话亭,现在看来已无必要。而今进入互联网时代,景区至少应增设WIFI,让手机联网畅通。“这样的标准,还有优化的余地。”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