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文档下载 > 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22-11-08 17:25:06

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8篇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信息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在我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网络正迅速地渗透到普通民众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8篇,供大家参考。

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8篇

篇一: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在我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网络正迅速地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民主热情,网络参政这种新的参政形式应运而生。大学生作为公民参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网络参政的重要群体。大学生是年轻人的代表,由于其自身独具的年龄、心理、性格及环境的特殊性,从而使大学网络参政也独有特点,像是一把双刃剑,消极面与积极面并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参政;调查分析;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参政的途径及特点 (一)大学生网络参政的途径。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在,理应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身处网络时代,而且大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电脑技能,所以,今天的大学生们更喜欢也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当前,大学生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从博客诞生时起,一切都变得不同了,话语权的冰山出现了一条明显裂缝——发表权被前所未有的扩大化——任何人只有有一台电脑和网络相连接,就能实现新闻的制作与发表,即所谓“人人都是记者”。这意味着,沉默的大多数在虚拟世界中至少有了发声的技术可能。具体到在校大学生,本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微博这种自媒体居于他们网络参与途径的首位,后文将提供详细数据。

 2.论坛、社区、贴吧、群组等公共平台。

 网络论坛曾经是一代人表达自我观点的最重要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其用户有所减少,但其重要性依然不容小觑。而且每一个自媒体能影响到的人数有限,往往仅限于本人及亲友,但一个公共平台的参与人数却往往以数千甚至数万数十万计。而具体到在校大学生,每个学生也基本上都有一到两个自己喜欢并且经常登录的公共平台。

 (二)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特点。

 1.及时性、自由性、直接性。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极具时效性,往往社会热点一经出现就迅速传播开来,而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装有微博、微信客户端的智能手机,这些软件的新闻推送功能使大学生就可以对社会热点新闻及时做出反应,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国家大事自由发表见解,自由进行信息交流、观点交锋,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大学生而言,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及时、自由、直接的平台进行了利益表达,对政府而言,则可以通过对各个舆论平台的观测来了解民意。

 2.自发性、随意性。

 “网络共同体”的形成不同于政党、公司等社会团体,虽然其形成也是基于某些共同的利益诉求与主张,但是却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大学生网络参政议政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共同的活动原则、纪律章程。可以说,大学生网络参政议政完全是出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是

 自发参与的,并且由于网络环境受到的约束较少,大学生网络参政议政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二、引导大学生有序网络参政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强化制度引导。

 目前,针对互联网,我国的立法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具备网络安全法律调控体系。但是网络立法工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目前来看,网络立法只有极少的行政法规,更多的是行政规章以及大量的规范性文件,层级较低、针对的领域较窄,调整力度相当有限。根据调查问卷所显示的数据,将近 20%的大学生对目前的网络环境并不满意,对网络环境表示很满意的不足 20%。因此,加强网络立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民意基础。在未来,我国必须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网络法规制度。在宪法规定的表达自由的框架内,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前提下,加大调整力度,形成系统的、具体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以促使大学生网络参政制度化、理性化。

 (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参政的正面引导,改善引导方式。

 学校应当在学生的思想领域起到真正的引领的作用,为学生思想提供导航灯,指引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历史上看,我党从建党之初就相当重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引领,在革命年代,学生运动也的确对我党的革命事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学生政治工作仍然未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形势,仍然采用古老的一味的宣传教育的模式,殊不知此种方式早已因其落后的形式和枯燥

 的内容失去人心,沦为了面子工程。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各高校团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机构要打破传统的、僵化的工作模式,认清网络时代的新形势,提高自身网络工作的水平,真真切切了解大学生对何种政治问题感兴趣、对何种参政渠道感兴趣,只有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参政欲望和行为取向的基础上,才能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支持、引导大学生用合法、合理的手段进行网络参政。

 三、结论 综上所述,依据针对湖北大学学生网络参政的随机调查问卷所提供的数据,可以说,当前时代是网络大发展的时代,网络是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主题之一。互联网的普及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大大提高了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和民主热情。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其网络参政的态度和方式,都将深深影响一个国家的民主进程和政治走向。但是,由于大学生年龄和心理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网络参政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倒甚至受伤。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我们必须合理分析大学生网络参政的利弊,既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也不能简单粗暴的禁止,只有国家、高校和大学生群体通力配合,加强大学生网络参政的平台建设、法律建设、监督建设,并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才能使大学生网络参政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国家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篇二: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生网络暴力概述 (一)网络暴力的界定 关于网络暴力的定义,学界到目前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暴力是对其他人施加心理压力的手段,从而使他人屈服的一种网络攻击行为”。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侵权行为,即网络行为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网络暴力”一开始只是在网络平台中使用的一个综合性词汇,但是现在能够成为人们口中谈之色变的词汇,很大原因是人们从网络暴力中察觉到不同于传统暴力的危险。

 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是公民,这与传统暴力的行为主体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网络暴力主要体现在“集群化”趋势,大部分网络用户是互相裹挟参与到网络的群体性暴力活动中。因为单个网络暴力随时会消失在网络空间中,而集群化会促使网络暴力不断被催化直至事态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

 网络暴力的作用客体大多是当事人的人格权、隐私权等其他合法权利,这和传统暴力危害有着本质差异。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技术性使在该空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也呈现出虚拟性与技术性,甚至连损害后果也主要表现在人格权信息化财产等虚拟性伤害,而这些是传统暴力不能完全涵摄的。

 网络暴力的手段及损害后果是在网络平台中进行恶意的言论攻击,使损害后果呈现出非对称性的放大及扩散效果。使当事人遭害密集的、持续的攻击,网络的实时性和传播性将损害后果放大,网络空间虽然具有虚拟性,但是损害后果确实非虚拟性的。网络暴力的损害后果不仅仅局限在虚拟空间,更和现实社会相联系。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7.31 亿,在职业结构上,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学生群体占比为 25.0%[] 。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较长,有 40%以上的同学每天超过五小时以上在网络中度过,主要是为了学习、社交和娱乐。大学生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抱有好奇心,并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许多同学喜欢浏览新闻网页和逛论坛贴吧,而这些都是网络暴力事件较容易发生的地方。潜移默化的,大量的网络暴力让大学生的观念发生变化,改变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对事物的各种看法,逐渐的接受和认可网络暴力甚至自己去引导网络

 暴力。很多同学内心抵触网络暴力并且对网络暴力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往往却不知道自己无形中已经参与到网络暴力中。同学们认为网络暴力存在的根本因素在于网民整体素质不高和网络管理法律不完善,直接原因是网络的诱惑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网络暴力不仅影响大学生在虚拟空间的行为,也会影响大学生在现实世界的表现,在遇到网络暴力的时候,不正确的对待和解决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后果,受到影响的学生言行举止会变得糟糕,拉低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通过网络为平台进行的违反社会规范的网络行为也呈现出各种不同表现形式。

 1. 网络语言暴力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用户通过网络为媒介对其他网络用户进行侮辱、嘲讽、诋毁等歧视性的恶意语言攻击,造成他人思想和心理的伤害行为。语言暴力其实是社会软暴力,而这种软暴力在网络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与传统的语言暴力相比,网络语言暴力具有更直接、更持续、更强烈的伤害特点,更能够对被侵害人造成持久的心理伤害。

 网络舆论暴力也是网络语言暴力之一。大学生网民通过网络媒介工具能够随意参与到网络事件,对网络中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没有依据的言论以及盲目听从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形成社会舆论焦点。大学生不规范的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影响就像蝴蝶扇动小小的翅膀,却能引起大西洋的一场风暴。大学生在使用中不知不觉就成为了网络舆论暴力的推动者,不经意的转载、不恰当的言论都可能造成网络舆论的爆发。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是微博、微信、QQ 的主流用户,可以在平台中自由的发表言论,甚至于谩骂嘲讽、造谣陷害。近期的网络热点事件“乔任梁自杀”、“罗一笑事件”等都引起大学生网民的热切关注和广泛评论,其中有大学生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其他用户肆意谩骂、侮辱攻击。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网络词汇和来引起别人的关注,甚至于将不文明的网络语言(如草泥马,TMD 等)直接在现实中用来攻击他人,网络特性淡化其行为相应责任的承担意识,忽视不当言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2. 网络侵权暴力

 (1)未经授权下载、网络传播和剽窃他人作品等网络行为。数字化时代信息以“比特”的模式存在,一方面为人们分享资源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为网络侵权创造条件。尼葛洛庞帝曾说过:“过去,大部分的信息都经过人的缓慢处理,

 以书籍、杂志报纸和录像带的形式呈现;而这,很快将被即时而廉价的电子数据传输所取代,这种传输将以光速在新的形式中,信息将成为举世共享的资源。在信息共享技术的支持下,大学生通过各种数据库,能够轻松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章和书籍,而复制、粘贴技术,更是为剽窃抄袭提供便利。盗取他人智力成果便利且成本低,一些学术不端的青少年便选择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转为自己的“原创”成果。

 (2)大学生黑客行为。中国首次黑客事件就是由大学生实施的,大学生因其叛逆心、爱冒险,以及高智商而成为我国黑客的主要群体。黑客行为是网络暴力中危险程度最高的,网络黑客行为和传统的盗窃、抢劫有所区别。但其本质还是一种严重危害他人及社会,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暴力。大学生黑客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一,盗取他人信息。有些黑客通过攻击别人获得成就感,更多的黑客就是受利益的驱使;第二,网络钓鱼。黑客往往假冒网络银行等信誉度高的品牌公司,通过发送伪造网站诱使用户上钩盗取账户密码,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第三,制作及传播计算机病毒。通过制作和传播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的病毒,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近期席卷全球的比特币病毒,利用病毒进行敲诈勒索。

 3. 网络隐性暴力

 网络隐性暴力,是网络暴力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形式。大学生在网络隐性暴力的冲击下,会唤起原始的暴力冲动,当觉得在虚拟世界施行暴力不能满足,便可能延伸到现实中。传播、观赏色情与暴力影视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是它们对学生人格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不可估量的。格斗、强奸、贩毒、绑架、谋杀、帮会等经常与暴力影视结合,被青年观众所广泛喜爱甚至于模仿。色情暴力影视的观赏传播削弱了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质、崇高的信仰,对大学生价值观混乱以及违法犯罪的增加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虽然网络隐性暴力不一定会对大学生的生活造成直接影响,但是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网络暴力事件,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确实可以达到宣泄和解压的效果,但是必须认识的是网络暴力带给他人压力与伤害,给受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篇三: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干预研究

 来源:

 :

 时间:

 2022- - 05- - 26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离不开网络,网络虽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相应了也给他们造成了网络心理障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分依赖于网络、网络自卑、网络人格障碍、网瘾综合症等特点,因为网络环境的瞬息万变,所以需要强化校园网络构建,加强多方面的沟通,进行有效的心理实践教育,从而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心理。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疏解引导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进入到了网络化的时代。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 55.8%,我国网民总数高达7.72亿,尤其是手机网民的使用速度不断增加,达到 97.5%,总数为 7.53亿,其中学生网民占网民比为 25.4%。大学生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们倾向于新型技术,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在网络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树立新的思想,展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他们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心理障碍就是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新环境中怎样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在急需要处理的问题之一。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1、网络环境的不断转变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网络的飞速发展对目前的高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社交等方面都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是在网络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网络的发展已经融入到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去。网络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中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它在指引人们走向光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因素,其中所传递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削弱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利于集体的团结。这些不良信息利用网络融入到大学生的校园中去,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因为文化价值和文化内容的不同,有效大学生就容易出现焦虑、迷茫、空虚、自我放弃等问题,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严重缺乏道德素养,情绪很不稳定,因此心理问题也开始出现,阻碍了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强化,从而容易使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

 2、缺乏全面的心理教育

 党和国家都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从实际状况来看,高校现在的教学模式还存在问题,没有构建整体化、系统化的教育形式,现在还处于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心理教育还浮于表面,心理教育只是进行知识的灌输,没有发挥心理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对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强化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再者,过度的进行心理教育知识的强化,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只是以知识作为评价的标准,不注重让大学生参与相应的社会心理实践活动,所以大学生的社

 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出现了问题。心理咨询的途径不完善,对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使得大学生不容易构建正确的、积极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出现了多方面的心理障碍问题。还有,大学生家庭环境因素也是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比如家庭过分溺爱,学生对网络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容易痴迷于网络。还有一些家庭教育不尊重学生,使得学生的人格发展不健全。还有一些学生的家庭破碎,学生在心理方面难免也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从而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3、大学生本身的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对于世界充满了新奇,希望能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未知的社会。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 后",他们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具有挑战性的事物。所以,追寻新奇是现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网络的虚拟化也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去进行想象,这种没有约束的想象可以让大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而且其中的隐秘性也符合大学生追求神秘的心理特点,从而使得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中展现价值。还有,网络也是一些大学生缓解压力、消除焦虑的最好方式。大学生需要处理学业、社交方面的问题,心理的承受压力比较大。但是利用网络可以缓解心理的压力,让他们暂时躲避现实的压力,在虚拟的环境中得到想要的情感寄托。在虚幻中进行自我陶醉,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的扭曲,使得他们出现网络人格心理,从而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处理方案

 1、环境构建:加强校园网络构建,让大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去,美国科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说过:谁掌握了网络,就可以掌握整个世界。习近平也对网络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网络是思想传递的主要媒介,我们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据。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网络文化的构建,建立相对应的校园文化,不断丰富网络文化的内涵,注重人文关怀,把学习、社交和娱乐融入其中,强化心理教育的时代性和价值性。利用校园网络构建,以我国新时代中的政治为基础,把党十九大的精神融入其中,并且把党十八大以来获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以及党建的重要内容展示在大学生面前,帮助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深入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加强网络监督,让校园网络更加的文明健康。高校还要构建相应的《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不但要有法律方面的引导,还要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高校针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以利用绿色软件进行相应的屏蔽和处理,为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提供有效的帮助。还有,高校也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此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比如:可以利用双休实践来举办校园联谊活动,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辩论赛活动,或是组织大学生参与到青年志愿者的活动中去,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加入一些心理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能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

 理状态,尽量减少对于网络的依赖,从而有效的解决网络心理障碍的问题。

 2、多方配合:强化心理实践教育,加强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

 高校推行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高校心理教育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方式。

 (1)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要有实际的场景活动,还要有虚拟的实践活动。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双面性,构建健康的心理品质,锻炼其心理素养,构建独特的心理感受,加强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团队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等,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素养。

 (2)把线上和线下网络心理教育相融合。在线上,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来帮助大学生处理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大学生的隐私安全,还可以让大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指导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心理问题存在的根源,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定位,正确合理的运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让热门在网络的诱惑面前,能够抵制诱惑,保持定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好而价值观,学会判别信息,做一个网络环境下的高素质人才。

 (3)家庭在网络心理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需要自觉进行心理教育,提升自身素养。家长还要跟随时代的发展,积极和高校进

 行联系,学习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也要积极主动的收集相关的知识,构建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帮助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这些都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方式之一。

 3、加强媒介素养,提升自我能力

 当代大学生都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它包含了媒介法律规范、媒介使用能力、媒介道德自律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让大学生能够正确的判断多元化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价值性,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培养,能够科学规范的使用网络,加强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制力。因此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时候,需要做到:

 (1)正确认识网络。新环境中的大学生需要认识到,网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工具,但是网络中隐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过度的宣扬网络的作用可能会给自己或是他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网络认识,科学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学会判断网络资源中的不良信息,能够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从而更好地处理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关系,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2)使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网络,在网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时,需要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反省。对于网络中的新鲜事物,大学生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三、结语

 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虽然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不良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从,从而出现了网络心理障碍。针对这个问题,高校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健全网络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升网络素养,使得大学生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

篇四: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c m h j

 c n

  中 国 心 理 卫 生 杂 志 2020 年 第 34 卷 第 6 期

 539

  · 心 理 卫 生 评 估 ·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潜 剖 面 分 析

  杨 宏 金 童 林 刘 振 会 李 鑫 乌 云 特 娜

 (

 内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心

 理

 学

 院

 ,

  呼

 和

 浩

 特

  010022

  通

 信

 作

 者

 :

  乌

 云

 特

 娜

  w uyun t e n a @

 163

 c o m )

 【 摘

 要 】

 目 的 :

 了 解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潜 在 类 别 及 其 与 人 口 学 变 量 的 关 系 。

 方 法 :

 选 取 559 名 大 学 生

 (

 男

 208

 人

 ,

  女

 351

 人

 ,

  年

 龄

 17

 ~

 28

 岁

 )

 ,

  采

 用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类

 型

 问

 卷

  (

 T I A S U )

  进

 行

 测

 试

 ,

  对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特 征 进 行 潜 剖 面 分 析 。

 采 用

 R3STEP 法 的 多 项 式

 logistic 回 归 分 析 探 讨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类 型 与 人 口 学变 量 的 关 系 。

 结 果 :

 潜 剖 面 分 析 结 果 支 持 3 个 潜 类 别 的 模 型 , 分 别 定 义 为

 “ 高 危 型 ”

 ( 21 6% )

 、 “ 中 间 型 ”

 ( 53 0% )

 和 “ 低 危 型 ”

 ( 25 4% )

 。

 logistic 回 归 分 析 发 现 ,

 相 较 于 低 危 型 而 言 ,

 网 龄 每 大 一 岁 属 于 中 间 型的 发 生 比 要 高 出 5 8% ;

 相 较 于 低 危 型 而 言 ,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每 多 一 小 时 属 于 中 间 型 和 高 危 型 的 发 生 比分 别 要 高 出 21 3% 和 23 6% 。

 结 论 :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存 在 3 种 不 同 潜 类 别 ;

 网 龄 、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有 助于 预 测 大 学 生 所 属 的 类 别 组 。

 【 关 键 词 】

 大 学 生 ; 网 络 成 瘾 ; 网 龄 ;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 潜 剖 面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

  C 913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0

 -

 6729

 (

 2020 )

  006

 -

 0539

 -

 04

 doi:

 10 3969 / j issn 1000 - 6729 2020 6 011

 (

 中

 国

 心

 理

 卫

 生

 杂

 志

 ,

 2020 ,

 34

 (

 6 )

 :

 539

 -

 542

 )

 L a t e n t

 p r o f il e s

 o f

 I n t er n e t

 a dd i c t i o n

 i n

 c o ll e g e

 s t ud e n t s

 YANG

 H ong 牞

 J I N

 T ong li n 牞

 L I U

 Z h e nhu i 牞

 L I

 X i n 牞

 W uyun t e n a

 S c hoo l

 o f

 P s y c ho l ogy 牞

 I nn e r

 M ongo li a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t y 牞

 H ohho t

 010022 牞

 C h i n a

 C o rr e s po nd i ng

 au t h o r 牶

 W u y un t e na 牞

 w u y un t e na @

 163

 c o m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c t i v e 牶 T o

 e xp l o r e

 t h e

 l a t e n t

 c l a ss e s

 o f

 c o ll e g e

 s t ud e n t s '

 I n t e r n e t

 a dd i c ti on 牞

 a nd

 it s

 r e l a ti on s h i p w it h

 d e m og r a ph i c

 v a r i a b l e s

 M e t h o d s 牶 T o t a ll y

 559

 c o ll e g e

 s t ud e n t s

 牗 208

 m a l e s 牞

 351 f e m a l e s 牞

 a g e d

 17

 -

 28

 y ea r s 牘 w e r e

 s e l ec t e d

 w it h

 t h e

 D i ff e r e n t

 T yp e

 o f

 I n t e r n e t

 A dd i c ti on

 S ca l e

 f o r

 U nd e r g r a du a t e s

 牗 T I A S U 牘

 L a t e n t

 p r o f il e

 a n a l

 y s i s

 w a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e

 c h a r ac t e r i s ti c s

 o f

 c o ll e g e

 s t ud e n t s '

 I n t e r n e t

 a dd i c ti on

 R 3 S TE P

 o f

 m u lti no m i a l

 l og i s ti c

 r e

 g r e ss i on

 an a l y s i s

 w a 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e

 t h e

 r e l a ti on s h i p

 b e t w ee n

 t h e

 t yp e s

 o f

 I n t e r n e t

 a dd i c ti on

 a nd

 t h e

 d e m og r a ph i c v a r i a b l e s

 Re s u l t s 牶 T h e

 l a t e n t

 p r o f il e

 a n a l y s i s

 s ho w e d

 t h a t

 t h r ee

 l a t e n t

 c l a ss e s

 w e r e

 s uppo r t e d 牞

 i n c l ud i ng

 h i gh r i s k t yp e

 牗 21

 6 %

 牘 牞

 i n t e r m e d i a t e

 t yp e

 牗 53

 0 %

 牘

 a nd

 l o w r i s k

 t yp e

 牗 25

 4 %

 牘

 L og i s ti c

 r e g r e ss i on

 a n a l y s i s

 f ound 牞

 c o m

 p a r e d

 w it h

 "

 l ow r i s k

 t yp e "

 牞

 t h e

 i n c i d e n ce

 o f

 i n t e r m e d i a t e

 t yp e

 w a s

 5

 8 %

 h i gh e r

 w h e n

 t h e

 o l d e r

 t h e

 n e t

 a g e w a s

 C o m p a r e d

 w it h

 "

 l o w r i s k

 t yp e "

 牞

 t h e

 i n c i d e n ce

 o f

 i n t e r m e d i a t e

 t yp e

 a nd

 h i gh r i s k

 t yp e

 w a s

 21

 3 %

 a nd

 23

 6 % h i gh e r

 s e p a r a t e l y

 w h e n

 t h e

 l ong e r

 t h e

 a v e r a g e

 on li n e

 ti m e

 p e r

 d a y

 w a s

 C o n c l u s i o n 牶 T h e r e

 m a y

 b e

 t h r ee

 l a t e n t

 c l a s

 s e s

 o f

 I n t e r n e t

 a dd ic ti on

 a m ong

 c o ll e g e

 s t ud e n t s

 N e t

 a g e

 a nd

 a v e r a g e

 on li n e

 ti m e

 p e r

 d a y

 a r e

 h e l p f u l

 t o

 p r e d i c t

 t h e category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

 K e y

 w o r d s 】

 c o ll e g e

 s t ud e n t牷 I n t e r n e t

 a dd i c ti on 牷 n e t

 a g e 牷 a v e r a g e

 on li n e

 ti m e

 p e r

 d a y 牷 l a t e n t

 p r o f il e

 a n a l y s i s

 牗 C h i n

 M e n t

 H ea lt h

 J 牞 2020 牞 34 牗 6 牘 牶 539

 -

 542

 牘

 网 络 成 瘾 指 个 体 在 无 成 瘾 物 质 作 用 下 对 互 联 网使 用 冲 动 的 失 控 行 为 , 表 现 为 过 度 使 用 互 联 网 后 导 致

 明

 显

 的

 心

 理

 和

 社

 会

 功

 能

 损

 伤

 [

 1 3 ]

 。

  研

 究

 表

 明

 ,

  网 络 成 瘾 会 让 大 学 生 的 思 维 方 式 、 行 为 方 式 及 个 人 成长 等 方 面 受 到 一 些 负 面 影 响 和 冲 击 , 且 更 有 可 能 出

 现

 抑

 郁

 、

  焦

 虑

 问

 题

 或

 自

 杀

 倾

 向

 增

 加

 [

 4 9 ]

 。

  大

 学

 生

 网络 成 瘾 类 型 问 卷 是 目 前 国 内 测 量 网 络 成 瘾 使 用 较 为广 泛 的 工 具 , 也 可 以 用 于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测 评

 [

 10 11 ]

 。

  目

 前

 有

 不

 少

 研

 究

 根

 据

  Y oung

 的

 标

 准

 将

 个 体 的 网 络 成 瘾 状 况 划 分 为 网 络 成 瘾 和 非 网 络 成 瘾 或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

 B M A 170035 )

 ,

 2019

 年

 度

 内

 蒙

 古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

 科

 研

 创

 新

 基

 金

  (

 C X JJ S19011 )

 www

 c m h j

 c n

  540

 网

 络

 成

 瘾

 、

  网

 络

 成

 瘾

 倾

 向

 和

 网

 络

 未

 成

 瘾

 [

 12 14 ]

 。

  这 样 的 划 分 虽 有 利 于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原 因 和 相 关 因素 的 分 析 ,

 但 是 没 有 充 分 考 虑 到 个 体 差 异 。

 有 关 心理 疾 病 诊 断 研 究 发 现 , 实 证 研 究 结 果 通 常 不 支 持 采 用

 类

 型

 标

 准

 将

 个

 体

 分

 为

 异

 常

 和

 正

 常

 的

 这

 种

 诊

 断

 [

 15 ]

 。

 因 此 ,

 在 分 组 变 量 不 明 确 的 情 况 下 ,

 不 同 质 群 体 的划 分 是 潜 在 的 , 需 要 基 于 模 型 的 方 法 对 潜 在 分 组 进 行

 估

 计

 。

  潜

 在

 类

 别

 模

 型

  (

 l a t e n t

 c l a ss

 m od el ,

  L C M )

 是

 目

 前

 将

 人

 群

 分

 为

 不

 同

 潜

 在

 组

 最

 流

 行

 的

 方

 法

 [

 16 19 ]

 , 在 心 理 学 、 精 神 病 学 等 诸 多 研 究 领 域 被 使 用 , 其 分 类

 精

 确

 度

 、

  有

 效

 性

 要

 显

 著

 高

 于

 传

 统

 分

 类

 [

 20 21 ]

 。

  根据 外 显 变 量 的 特 征 , LCM 可 分 为 潜 在 类 别 分 析

 (

 l a t e n t

 c l a ss

 a n a l y s i s ,

  L C A )

  和

 潜

 在

 剖

 面

 分

 析

  (

 l a

 te n t

 p r o f il e

 a n a l y s i s ,

  L P A )

 [

 22 ]

 。

  本

 研

 究

 采

 用

  L P A

 对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潜 结 构 进 行 分 析 ,

 根 据 各 类 别 在量 表 条 目 上 的 作 答 模 式 来 判 断 其 潜 在 特 征 并 了 解 各类 别 在 整 个 群 体 中 的 比 例 ,

 在 此 基 础 上 考 察 人 口 学变 量 与 网 络 成 瘾 的 关 系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对

 象

 在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及 辽 宁 省 大 连 市 各 选 取

 1 所 高校 , 以 班 级 为 单 位 发 放 问 卷 600 份 , 回 收 有 效 问 卷 559

 份

 。

  年

 龄

  17

 ~

 28

 岁

 ,

  平

 均

 年

 龄

  (

 21

 ±

 2 )

  岁

 ; 男 208 人 , 女 351 名 ; 大 一 167 人 , 大 二 144 人 , 大 三 118 人 , 大 四 130 人 ; 工 科 83 人 , 文 科 274 人 , 理 科 202 人 ; 城 镇 313 人 , 乡 村 246 人 ; 平 均 网

 龄

  (

 8

 ±

 5 )

  年

 ,

  网

 龄

  0

 ~

 8

 年

  385

 人

 ,

  9

 ~

 16

 年 129 人 , 17 ~ 24 年 45 人 ;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 5 ± 3 )

 h ,

  每

 天

 上

 网

  0

 ~

 8

 h

 503

 人

 ,

 9

 ~

 16

 h

 54

 人

 ,

  17

 ~ 24 h 2 人 。

 1

 2

 工

 具

 1

 2

 1

 自

 编

 人

 口

 学

 资

 料

 调

 查

 表

 包 括 性 别 、 年 龄 、 年 级 、 专 业 所 属 学 科 、 生 源

 C h i n e s e

 M e n t a l

 H ea lt h

 J o u r n a l ,

  V o l

 34 ,

  N o

 6 ,

 2020

  地 、 网 龄 及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

 1

 2

 2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类

 型

 量

 表

  (

 D i ff e r e n t

 T yp e

 o f I n t e r n e t

 A dd i c ti on

 S ca l e

 f o r

 U nd e r g r a du a t e s ,

  T I A

 S U )

 [

 10 ]

 共 20 个 条 目 , 分 为 网 络 游 戏 成 瘾 ( 8 条 目 )

 、 网络 人 际 关 系 成 瘾 ( 6 条 目 )

 和 网 络 信 息 成 瘾 ( 6 条 目 )

 3

 个

 维

 度

 。

  采

 用

  1 (

 完

 全

 不

 符

 )

 ~

 5

 (

 非

 常

 符

 合

 )

 5

 点 计 分 , 得 分 越 高 网 络 成 瘾 倾 向 越 明 显 。

 本 研 究 中 , 总

 量

 表

 的

  C r onb ac h

 α

 系

 数

 为

  0

 92 ,

 3

 个

 维

 度

 的

  α

 系

 数 分

 别

 为

  0

 85 、

 0

 82

 和

  0

 80 ;

 各

 指

 标

 拟

 合

 良

 好

 (

 χ2

 /

 d f

 =

 2

 79 ,

 C F I

 =

 0

 93 ,

 TL I

 =

 0

 92 ,

 G F I

 =

 0

 91 ,

 R M S E A

 =

 0

 06 )

 。

 1

 3

 统

 计

 方

 法

 采

 用

  M p l u s

 8

 3

 和

  SPSS

 22

 0

 软

 件

 。

  首

 先

 ,

 使用

  T I A S U

 的

  20

 个

 条

 目

 进

 行

 潜

 剖

 面

 分

 析

 ,

 从

 初

 始

 模型 逐 步 增 加 模 型 中 的 类 别 数 目 , 直 至 找 到 具 有 最 优拟 合 数 据 的 模 型 ; 然 后 , 在 保 留 最 优 类 别 模 型 的 基 础上 加 入 性 别 、 年 级 、 专 业 、 生 源 地 、 年 龄 、 网 龄 和 平 均每 天 上 网 时 间 预 测 变 量 , 采 用 R3STEP 法 预 测 潜 类别 变 量 。

 2

  结 果

 2

 1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的

 潜

 剖

 面

 分

 析

 分 别 选 取 1 ~ 4 个 潜 在 剖 面 模 型 , 结 果 显 示

 (

 表

 1 )

 :

  L og

 (

 L )

 、

  A I C 、

  B I C

 和

  a B I C

 值

 随

 着

 分

 类 数 目 的 增 大 而 不 断 的 减 小 ;

 LMR 和

 BLRT 两 个 指标 表 明 , 2 类 和 3 类 模 型 拟 合 良 好 ; 在 3 类 时 En

 t r opy

 值

 最

 大

 。

  故

  3

 个

 潜

 在

 类

 别

  (

 C 1 ,

  C 2 ,

  C 3 )

  的 分 类 模 型 为 最 优 模 型 , 其 归 属 概 率 的 矩 阵 见 表 2 。

 由 表 2 可 知 , 每 个 类 别 中 的 大 学 生 归 属 于 每 个 类 别的 平 均 概 率 从 95% 到 96% , 这 表 明 3 个 类 别 的

 模型 结 果 是 可 信 的 。

 在 此 基 础 上 , 进 一 步 获 得 3 个 潜 在

 类

 别

 在

  20

 个

 条

 目

 上

 的

 应

 答

 概

 率

 图

  (

 图

  1 )

 。

 表 1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类 型 的 潜 在 剖 面 模 型 拟 合 指 标

 模

 型

 K

 L og

 (

 L )

 A I C

 B I C

 a B I C

 E n t r opy

 L M R

 B L R T

  类

 别

 概

 率

  (

 %

 )

  1 40 - 17604 54 35289 09 35462 13 35335 16

 2 61 - 16346 14 32814 29 33078 18 32884 54 0 90 0 00 0 00 41 2 / 58 8

 3 82 - 15886 21 31936 41 32291 16 32030 85 0 91 0 00 0 00 25 4 / 53 0 / 21 6

 4 103 - 15700 40 31606 80 32052 40 31725 42 0 89 0 36 0 00 13 5 / 22 1 / 45 0 / 19 4

  从 图

 1 可 知 ,

 3 个 潜 在 类 别 在 网 络 成 瘾

 20 个条 目 上 的 得 分 概 率 差 别 明 显 , 表 现 出 不 同 的 特 征 。

 C 1

 类

 别

 在

 每

 个

 条

 目

 上

 的

 得

 分

 概

 率

 明

 显

 低

 于

  C 2 ,

  约占

 全

 体

 被

 试

 的

  25

 4 %

 ,

  根

 据

 其

 得

 分

 特

 征

 ,

  将

 这

 一

 www

 c m h j

 c n

  中 国 心 理 卫 生 杂 志 2020 年 第 34 卷 第 6 期

  类 别 命 名 为 “ 低 危 型 ” 。

 C3 类 别 在 20 个 条 目 上 的

 541

 表 2 不 同 潜 在 类 别 被 试 的 平 均 归 属 概 率 / %

 得

 分

  概

  率

  均

  明

  显

  高

  于

  C 2 ,

  约

  占

  全

  体

  被

  试

  的

 21

 6 %

 ,

  将

 这

 一

 类

 别

 命

 名

 为

  “

 高

 危

 型

 ”

 。

  C 2

 在

  20

 类

 别

  归 属 概

 率

  C1 C2 C3

 个

 条

 目

 上

 的

 条

 件

 概

 率

 均

 明

 显

 高

 于

  C 1 ,

  也

 明

 显

 低

 于 C 3 ,

  这

 一

 类

 别

 约

 占

 全

 体

 被

 试

 的

  53

 0 %

 ,

  将

 这

 一

 类 别 命 名 为 “ 中 间 型 ” 。

 C1 0 95 0 05 0 00

 C2 0 02 0 96 0 02

 C3 0 00 0 04 0 96

 注

 :

  T I A S U ,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类

 型

 量

 表

 。

 图

 1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3

 个

 潜

 在

 类

 别

 在

  T I A S U

 的

 20

 个

 条

 目

 上

 的

 得

 分

 概

 率

 表 3 以 网 络 成 瘾 潜 类 别 为 因 变 量 ( 以 性 别 、 年 级 、 专 业 、 生 源 地 、 年 龄 、 网 龄 和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为 自 变 量 )

 的 多 项 式 logistic

 回

 归

 (

 n

 =

 559 )

  自 变 量

 偏 回 归 系 数

  中 间 型 高 危 型

  系

 数

  (

 β

 /

 C o e f )

 标

 准

 误

  (

 S E )

 t

 值

 P

 值

 系

 数

  (

 β

 /

 C o e f )

 标

 准

 误

  (

 S E )

 t

 值

 P

 值

 性 别 - 0 42

 0 24

  - 1 73

  0 084

 - 0 28

 0 28

  - 0 97

  0 330

 年 级 - 0 00

  0 12

  - 0 02

  0 981

 - 0 11

 0 14

  - 0 83

  0 407 专 业

 0 26

 0 18

  1 43

  0 152

  0 14

 0 21

  0 70

  0 486

 生 源 地

 0 37

 0 24

  1 54

  0 122

  0 22

 0 28

  0 79

  0 428

 年 龄 - 0 08

  0 07

  - 1 14

  0 255

  0 03

  0 08

  0 33

  0 740

 网 龄 0 06

  0 03

  2 02

  0 043

  0 04

  0 03

  1 19

  0

 233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0

 19

 0 06

 3 28

 0 001

 0 21

 0 06

 3 43

 0 001

  2

 2

 人

 口

 学

 变

 量

 对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潜

 在

 类

 别

 的

 影

 响 采 用 R3STEP 法 , 以 网 络 成 瘾 3 个 潜 在 类 别 为

 因 变 量 ,

 性 别 、

 年 级 、

 专 业 、

 生 源 地 、

 年 龄 、

 网 龄和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为 自 变 量 进 行 多 项 式 logistic

 回 归

  分

 析

 ,

  并

 把

 低

 危

 型

 作

 为

 参

 照

 组

 。

  结

 果

 表

 明

 (

 表

  3 )

 ,

  网

 龄

 、

  平

 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有

 助

 于

 预

 测

 大

 学生 所 属 的 类 别 组 , 其 他 人 口 学 变 量 对 大 学 生 网 络 成瘾 潜 类 别 分 组 无 显 著 影 响 。

 相 对 于 低 危 型 而 言 ,

 网

 龄

 每

 大

 一

 岁

 属

 于

 中

 间

 型

 的

 发

 生

 比

 要

 高

 出

  5

 8 %

 ;

  平均 每 天 上 网 时 间 每 多 一 小 时 属 于 ...

篇五: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1.下列有关隐私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网络时代,隐私权受到较大冲击 B 虽然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但也需要保护个人隐私

 C.由于网络是虚拟世界,所以在网上不需要保护个人的隐私( ( 正确答案) )

 D.可以借助法律保护网络隐私权

 2.下列有关网络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要装了杀毒软件,网络就是安全的 B.只要装了防火墙,网络就是安全的

 C.只要设定了密码,网络就是安全的

 D.尚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网民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 正确答案) )

 3.小明刚刚认识的网友让小明提供他的银行账号和身份证复印件等隐私信息,他合适的做法是()

 A.这肯定不怀好意马上报警 B.网上很多都是陷阱,不予理睬( ( 正确答案) )

 C.只告诉网友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

 D.只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

 4.要安全浏览网页时,不应该()

 A.在他人计算机上使用“自动登录”和“记住密码”功能( ( 正确答案) ) B.禁止使用 Active(错)控件和 Java 脚本

 C.定期清理浏览器 Cookies

 D.定期清理浏览器缓存和上网历史记录

 5.如果您发现自己被手机短信或互联网站上的信息诈骗后,应当及时向()报案,以查处诈骗者,挽回经济损失。

 A.消费者协会 B.电信监管机构

 C.公安机关( ( 正确答案) )

 D.国务院

 在网上进行用户注册设置用户密码时应当()

 A 涉及财产、支付类账户的密码应采用高强度密码( ( 正确答案) ) B 设置 123456 等简单好记的数字、字母为密码

 C 所有账号都是一种密码,方便使用

 D 使用自己或生日作为密码

 7.李某将同学张某的小说擅自发表在网络上,该行为()

 A.不影响张某在出版社出版该小说 B.扩大了张某的知名度

 C.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 ( 正确答案) )

 D.并未给张某造成直接财产损失

 8 现在游戏都设置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通常需要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填写别人实名信息过程,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A.随意填写信息 B.根据游戏要求填写所有信息,进行实名认证

 C.仔细仔细阅读实名认证所需信息,仅填写必要实名信息( ( 正确答案) )

 D.以上说法都对

 9.1994 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规是()

 A、国际互联网管理备案规定 B、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C、网吧管理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正确答案) )

 10.下列关于使用 App 的习惯不正确的是()

 A 不使用强制收集无关个人信息的 App B 为了获取更多积分,填写真实姓名、出生日期等所有信息( ( 正确答案) )

 C 谨慎使用各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问卷调查的 App

 D 加强对不良 App 的辨识度,不轻易被赚钱等鳌头迷惑

 11.乳业巨头甲公司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乙公司,雇佣公关公司在网络上大肆宣传虚假事实,称乙公司生产 的牛奶中含有违禁添加剂,造成乙公司巨大损失。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该行为可能涉嫌犯罪( ( 正确答 案) ) B.该行为属于正当竞争行为

 C.针对这一犯罪只处罚个人

 D.公关公司直接责任人员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12.下列属于安全使用网络行为的是()

 A. 连接未知 wifi B. 在正规网页进行搜索浏览( ( 正确答案) )

 C. 跳转至含有危险提示的网页

 D. 随意访问他人转发的链接

 13.当好友发送给你一个未知链接,你该怎么做()

 A. 出于好奇点开链接 B. 将链接转发给其他好友

 C. 将其删除并确认是否是好友本人( ( 正确答案) )

 D. 拨打 110

 14.当自身受到网络安全威胁时该怎么做()

 A. 寻找黑客予以反击 B. 任其威胁听之任之

 C. 自行反击加以报复

 D. 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 ( 正确答案) )

 15.以下生活习惯属于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是()

 A 废旧名片当垃圾丢掉 B 淘汰手机卡直接卖给二手货市场

 C 实用即时通讯软件传输身份证复印件

 D 以上都有可能( ( 正确答案) )

 16..自己家人收到网络安全困扰,你该怎么做()

 A.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报复 B.寻找黑客伺机报复

 C.教会家人如何运用正当的手段拜托困扰( ( 正确答案) )

 D. 不予理会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每个网络用户都有可能面对网络问题 B. 网络安全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维护

 C. 网络安全无足轻重( ( 正确答案) )

 D. 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

 18.为了保护个人电脑隐私,应该()

 A、删除来历不明文件 B、使用"文件粉碎"功能删除文件

 C、废弃硬盘要进行特殊处理

 D、以上都是( ( 正确答案) )

 19.以下哪个生活习惯属于有助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A.银行卡充值后的回单随手扔掉 B.在网站上随意下载免费和破解软件

 C.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防偷窥的保护膜( ( 正确答案) )

 D.看见二维码 先扫了再说

 20.李某接到短信,称其参与《爸爸去哪》栏目活动中了大奖,缴纳税金后即可领奖,正确的做法是()

 A.与对方联系,并按提示汇入款项,等通知去领取 B.查询短信电话,确认奖中奖再付款

 C.对短信置之不理,同时提醒同伴防范( ( 正确答案) )

 D.向公安机关反映

 21.当我们置身于多姿多彩的互联网世界时,如果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就有可能造成以下安全威胁()

 A.不经意间发表的言论有可能损害公司形象、破坏社会稳定和谐( ( 正确答案) )

 B.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或者被恶意者攻击( ( 正确答案) )

 C.被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诈骗信息所诱惑,使重要信息、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正确答案) )

 D.保密意识薄弱,导致涉密信息泄露,造成巨大损失( ( 正确答案) )

 22.小张在网上购买了一双球鞋,支付完毕后突然收到“淘宝客服”短信,称其没有支付成功,需要重新操作。这时小张该怎么做?()

 A.进入自己的淘宝、支付宝账户查看订单状态( ( 正确答案) ) B.按照短信提示进入相关链接进行操作

 C.和短信上提供的“淘宝客服”电话联系,询问详情

 D.自己联系卖家或淘宝客服进行核实( ( 正确答案) )

 23.抵御电子邮箱入侵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不用生日做密码( ( 正确答案) ) B.不要使用少于 5 为的密码( ( 正确答案) )

 C.不要使用纯数字( ( 正确答案) )

 D.自己做服务器

 24. 接到银行电话承你涉嫌洗钱,电话随即转到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并表示要证明你的清白,需要将你的所有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接受调查。这一事件中。有哪些破绽可以发现这是诈骗电话?()

 A 警方调查案件不可能通过电话进行( ( 正确答案) ) B 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在调查案件时不会直接通过电话转接( ( 正确答案) )

 C 不管公安机关还是检查机关,都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 正确答案) )

 D 信用卡欠款是银行客服服通知的,他们没有转接到公安机关电话这项服务( ( 正确答案) )

 25.下列选项中,构成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公民和其他组织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控告 的是()

 A.窃取公民个人的电子信息( ( 正确答案) )

 B.出售公民的个人电子信息( ( 正确答案) )

 C.为配合公安机关办案需要,披露犯罪嫌疑人的电子信息

 D.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提供给第三人( ( 正确答案) )

 26.手机只要安装杀毒软件就一定不会中毒

  对 错( ( 正确答案) )

 27.尽量不要下载个人站点的程序

  对( ( 正确答案) ) 错

 28.要善于网上学习,杜绝浏览不良信息

  对( ( 正确答案) ) 错

 29.要维护网络道德,杜绝网络脏口恶习

  对( ( 正确答案) ) 错

 30.不要运行不熟悉的可执行文件

  对( ( 正确答案) ) 错

 31.自主性、自律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都是网络道德的特点

  对( ( 正确答案) ) 错

 32.公钥密码比传统密码更安全

  对 错( ( 正确答案) )

 33.如果你接到了自称公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你填写详细信息,你应该及时联系公安部门确定事情的真实性

  对( ( 正确答案) ) 错

 34.某人续写他人享有著作权的网络小说,并发表在盈利网站,此种行为没有侵犯原作者的权益

  对 错( ( 正确答案) )

 35.网络诈骗的高危人群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

  对( ( 正确答案) ) 错

 36.杀毒软件可以作为安全防御措施,有效抵御网络黑客攻击

  对 错( ( 正确答案) )

 37.屏幕保护的密码是需要分大小写的

  对( ( 正确答案) ) 错

 38.如果你接到了自称公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你填写详细信息,你应该及时联系公安部门确定事情的真实性.

  对( ( 正确答案) ) 错

 39.安装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后,机器慢了很多,为了便于工作,可直接将该软件卸载。

  对 错( ( 正确答案) )

 40.发现木马,首先要在计算机的后台关掉其程序的运行

  对( ( 正确答案) ) 错

 41.意识到上当受骗并且已经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及时联系警方处理

  对( ( 正确答案) ) 错

 42.我的计算机在网络防火墙之内,所以其他用户不可能对我计算机造成威胁。

  对 错( ( 正确答案) )

 43.只要设置了足够强壮的口令,黑客不可能侵入到计算机中。(安装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后,机器慢了很多,为了便于工作,可直接将该软件卸载。

  对 错( ( 正确答案) )

 44.打电话诈骗密码属于远程控制的攻击方式(安装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后,机器慢了很多,为了便于工作,可直接将该软件卸载。

  对 错( ( 正确答案) )

 45.只要选择一种最安全的操作系统,整个系统就可以保障安全。

  对 错( ( 正确答案) )

 46.对于一个计算机网络来说,依靠防火墙即可以达到对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安全防护。

  对 错( ( 正确答案) )

 47.安全信息系统获取的基本原则包括符合国家、地区及行业的法律法规,符合组织的安全策略盒业务目标

  对( ( 正确答案) ) 错

 48.小王前两天在网上购买一套衣服,店家提出直接汇款到他的银行账户支付,这样能再打 9 折,小王依言而行。

  对 错( ( 正确答案) )

 49.为了避免设置的口令复杂而难以记忆,我们可以设置方便易记的口令,比如使用姓名、工号或出生日期等作为口令。

  对 错( ( 正确答案) )

 50.家用计算机可直接登录 windows 无需设置密码

  对 错( ( 正确答案) )

篇六: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倩语文:

 大学生网络心理(贾勇指导)

 在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通过Internet涉足网络文化,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的一种时尚。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自然成为其中的主力军。目前,全国已有15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有的还铺设了宽带网线,为在校大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信息的快捷化,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大学生交往的范围突破了班级、专业、学校等的界限,出现了跨班级、跨专业、跨学校、跨城市、跨国界的相互往来,出现了新的非正式的结群形式———大学生上网族。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的双向影响 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但由于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力较弱,这些特点既使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极大受益者,又容易使他们沉迷于网络,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具有以下特征。

 (一)开放性

 互联网的本质是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便能够做到信息共享。而且,计算机之间互联互通的程度越充分,共享信息越多,开放性越高,互联网所起的作用就越大。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用户开放。互联网是一个对用户充分开放的系统。在这里,不分国家、种族、贫富、性别、职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你具备上网的硬件条件,就可以上网,去体会网上冲浪的乐趣。二是对服务者开放。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是一个无限的信息巨系统。互联网上的信息来自不同的提供者,没有哪一个国家或组织能够独揽互联网的信息服务。

 互联网正是通过对服务者开放,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接入环境,从而使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自愿地、轻而易举地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互联网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之源。三是对未来的改进开放。互联网的这一特点,使得互联网上的子网在遵循TCP/ IP接入协议的前提下,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和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时对任何一个子网进行更改而不影响整个互联网的运行。在《互联网简史》中,互联网的缔造者们明确地强调:“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 (二)全球性 网络拓展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空间,“老死不相往来”、

 终生难以相见的人们瞬刻间变成了近在咫尺的网友。庞大的地球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地球村”、“电子社区”,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地球村”,成为这个“电子社区”,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地球村”,成为这个“电子社区”的一员;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使用最新的软件和资料库,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的冲突、碰撞、融合就变得直接和现实;网络化还把异质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经过频繁洗礼和自主的选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学习、交往、借鉴,达成共识、沟通和理解。总之,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成“地球村”时,每个网民成为地球村的平等公民,互联网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它突破了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

 (三)虚拟性 网络世界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各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进入网络世界的人,其基本的生存环境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这样,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是与实体性相对的。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

 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另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非与虚假性等同,尽管由于人的恶意操作它会堕落变质为虚假。在人工构造的虚拟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说这是真实的,所发生的虚假关乎于交往者的德性,而与网络的上述功能无关。

 (四)身份不确定性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熟人型”的,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 n 念的支撑和规约。而在网络世界里,尽管计算机专家可以将一切信息还原为数字“ 0”或“ 1”,换言之,信息在其构成上是确定的,但是信息的庞杂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征使得作为行为目的、意义和情感的传播通道并不是清晰可辨的。同时,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些都使得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易变、混沌,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上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或篡改:一个白发老翁可以发布电子讯号将自

 己伪装成红颜少女;强盗亦可自称警察而很难被发觉;甚至就像比尔·盖茨的那个玩笑:“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五)平等性 网络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因而也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在这里,没有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所有的用户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在这里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这样,网民可以充分感觉到自由性与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网民可以阅读来自许多外信息源的消息,可以自由选择议论话题,而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只有平等的网上公民,没有至高无上的网上统治者;只有网络公民之间的平等交流,没有一味的说教者、灌输者或者固定的受众。总之,网上的信息不为某一个人独有,而是平等地属于每一个网民。互联网的这种特点,使网民的意识和思维进一步走向平等和双向沟通,思维方式更加多样化,从而也更加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但是,网络也是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或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网络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滥

 用自己的权利,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六)非中心化 互联网以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网络时空” 。互联网是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局域网所构成的,在科学家设计Internet的前身Ar 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地传播,因此它采用离散结构,不设置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这样网络就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此外,从地理角度讲,网络覆盖在整个地球表面上,既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界限,也没有开始和结束。一旦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个体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作为小小的个体陷在无边无际的“网”中,无论怎样“挣扎”都将是无能为力的。网际交往突破了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当个体随着网络进入他人的行动空间,或进行在线交谈、网络讨论,或进行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时,他人也同时进入了你的行动空间中。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作者读者之别,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主体际界面环境之中。互联网技术消灭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而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所形成的网际关系是非中心化的。

 (七)个性化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各自分散管理。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权力、阶级、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在网络中都失去了意义,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受等级制度的控制,个体的个性意识逐渐增强。网络呈现出的分散性、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正是网民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现,这种表现,包括上网时间和地点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上网目的、浏览内容的多样性以及上网身份的不实性。在网上,每个网民的目的不同,需要各异。可以说,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个体的创造性能够获得极大的张扬。

  (八)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那么,大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呢?调查和研究表明,青年大学生上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篇七: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防控期间大学生网络学习心理建议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环境中在线学习的大学生们,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如设备跟不上、在家学习效率低下、网络教学达不到课堂面授的效果等。面对这些问题,大学生该如何处理?

 一、 更新观念,提高网络学习认同感

 基于自身的认知,大学生对网络学习常常会作出带有一定主观倾向的评价。这些评价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投入度和收获感。网络学习能否带来收获?这是个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不可否认,一部分大学生自认为在网络学习中收获不多,对网络学习较难产生正面积极的情感。我们建议这部分学生在开展网络学习之前,首先摆正心态,客观全面地了解网络课程特点。网络课程本身与线下课程虽有不同,但也有其独特优点。与其一味排斥,不如主动学习网课必需的相关技能,主动提高内在接受度,提升网课学习兴趣。

 二、设立目标与奖赏,提升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主动提高并保持自己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习内容既符合老师要求又与自己的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其次,保持兴趣通常与外部奖励关系密切,因此可以用一些适当的奖励来鼓励自己。例如,认真上完一堂网课后,为自己准备一些可口的零食或一定时间的休闲娱乐等。

  三、结伴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线上学习如果缺乏与同伴的互动,同样会让人提不起兴趣。因

 此,提升网课学习兴趣也需要发挥群体动力,让自己在群体中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大学生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学习群获得支持。通过班级学习群,大学生们可以相互分享学习所得,弥补学习缺漏,培养自己多角度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共同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强化获得感。此外,通过班级学习群,大学生也可以交流自己在网络学习中的经验与感受,通过线上的沟通,获得接纳感和支持感,不断提升自己克服困难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四、 减少无关外部刺激,创造有利学习环境

 网络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强,对于大学生自控能力要求更高。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升学习的专注力。例如,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只准备网络学习必需的物品,将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例如零食、手机等)放在视线之外,关闭无关网页或应用软件,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保证自己有限的认知资源集中于加工处理学习内容,避免多任务工作增加认知负荷,保持专注,提高学习效率。

 五、鉴别纷繁网络信息,提升资源管理能力

 进行网络学习时,大学生可能会遇到“我找到了资源,但不知道怎么筛选”“信息太繁杂,总找不到所需的资源”等问题。的确,网络上纷繁复杂的内容有可能使学习者难以辨别筛选,从而更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大学生参与网络学习应和线下学习一样,先按照教学要求进行相应的预习并坚持课后复习,在熟知课程相关的关键词、重点概念、核心问题后,才有可能在烟波浩渺的网络资源中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筛选。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也可以借此锻炼自控能力和自我知

 识管理能力。

篇八: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

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概况的同时,不难看到一些问题也随之滋生。例如:在网络消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网络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严重、超额、超前的个人享受主义消费模式、网络消费中风险意识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严重。很多同学选择超额、超前的个人享受主义消费模式。由于大部分大学生有自我的独立意识(与众不同和“寻找自我”),大学生对于时尚的消费抵抗力低,有一部分同学购买大量的高额消费品,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极大的问题,个人享乐主义泛滥,不懂得正确区分消费需求和价值。大学生盲目消费是由于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决策失误主要表现在不理解哪些方面需要消费,哪些方面不需要消费,为什么要消费等问题上认识比较模糊,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

 网络消费中的交易方式和传统消费的交易方式存在明显问题[3]。在传统交易方式里,是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内容是可靠安全和有明确的法律保障的;而网络消费是利用互联网视图进行的交易模式,其存在很大的虚拟性。

 政府对网络消费的监管力度和制度保障不尽完善。由于网络的自

 由和开放,相应的网络安全隐患随着产生,在网络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政府缺乏对网络商品的监察力度,缺乏对网络企业信誉的监管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企业网络营销及电子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网络消费的发展是广阔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