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坚持文化自信和创新推进中国人才学派建设

坚持文化自信和创新推进中国人才学派建设

发布时间: 2022-11-05 17:00:44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5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他又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七一”讲话中,则明确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并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从狭义来说,指的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成果的反映,体现人类的智力文明进步和精神文明发展。当然,其包括科学进步、学科发展。文化自信,包含学术、学科自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其是引导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灵魂。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创新”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中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当然,包括学术、学科创新。

笔者作为中国当代人才学发展历程的见证人,深深体会到,人才学就是在中国人才学人文化自信和创新中产生和创建,并在坚持文化自信和创新的思想定力中,排除种种阻力得到发展。

一、人才学是中国人才学人文化自信和创新的产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后,人才问题这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突出地反映出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现在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当时年轻学子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名言——“自古以来,发明家、创立新派的人,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年轻的,学问比较少的,被人看不起的,被压迫的,这些发明家后来才变成壮年、老年、变成有学问的人”的激励,而加以自信而创新的思考:“要想大面积杜绝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要解决中国的人才危机,需要寻找人才理论”,于是勇敢地提出建立人才学。

在创建人才学的初期,受到社会落后传统势力的冷遇,特别是教育界某些权威人士的反对,提出“有了教育学,还要人才学干什么?”更有甚者,把人才学与个别研究者某些出格的言论捆在一起批判,视人才学为精神污染的产物,企图把人才学扼杀在摇篮里。面对这样的挑战,人才学人清醒地认识到,相对教育现象,人才现象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因素只是人才成长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人才成长和发展,不仅要研究教育因素,而且要研究其他因素,更要研究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 研究人才开发,不仅要研究人成其才,而且要研究人尽其才。教育学绝不能替代人才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又不断抓住“自我设计”这个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反映人类活动固有本性、强调主客观统一的完整而现实的命题不放,斩头去尾大做文章,说什么“从政治上看,是背离四项基本原则”“从思想上看,是鼓吹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唯心主义”,从而把资产阶级自由化帽子硬套在人才学的头上,又企图全面否定人才学。当时,人才学人团结在中国人才研究会的周围,坚信人才学毕竟是应时代和社会的呼唤而产生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战胜的本质特征。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人才学界顶住压力,团结奋进。特别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自我设计”得到正名,人才学在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得到扎实的发展。从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及其大小,不在于它是老学科还是新学科,不在于当前有无权威学者扛大旗,也不在于有否权威领导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归根结底,取决于是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学科发展中的体现,也是学科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被引入我国。90年代初,列入《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两级学科,人才学则是其下位的三级学科。这时,管理学界出现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取代人才学之舆论。面对这样的舆论,中国人才学人认为,人才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既有联系,更有区别。基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不同,因而两门学科在学科类型、学科范畴、研究对象、学科框架结构、专业术语、话语体系、专业方法等均有明显差异。两门学科应优势互补,并存并举,共同发展。大家表示,有信心、有志气,要把中国人才学推向世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人才学派。

2004年,在人才学诞生25周年之际,在全国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中国人才学发展宣言》。该《宣言》指出:“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我国人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才学,定能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为充实和丰富世界人力资源的理论宝库贡献我们一份力量。”

综上可见,一部当代中国人才学史,就是当代人才学人坚持文化自信和创新的思想定力下的学科建设史。人才学既是中国人才学人文化自信和创新的思想定力的产物,也是文化自信和创新的思想定力的集中体现。自信,是主体意志的显现,来源于对事物价值和本质的清醒认识,对事物主客体的全面分析。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建筑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理性自信。它是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文化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必然,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

二、人才学科建设现状的评价

(一)我国人才学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成就

1.构建了人才学的基本构架。早在1985年,人才学初创时期代表作:《人才学概说》(彭文晋,1983)、《人才学概论》(叶忠海等,1983)、《人才学通论》(王通讯,1985)三部人才学基础理论著作的问世,初步构建起人才学的基本框架。《人才学概说》构建了“一脉三说”的构架模式,即一个主脉:人才思想修养;三说:人才成长过程说、人才成长要素说、人才开发说。《人才学概论》构建了“一轴四论”的理论框架,即一个主轴:创造性;四论:导论、人才基础论、人才成长发展论、人才开发论。《人才学通论》构建了“一线三观”的构架模式,即一条主线:历史唯物主义;三观:微观(研究人成其才)、中观(研究人尽其才)、宏观(研究人才辈出)。目前,学界公认的人才学基本构架由四部分构成:(1)关于人才的基础研究;(2)关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研究; (3)关于人才主体的自主开发研究;(4)关于组织和社会的人才开发研究。

2.形成了人才学学科特色。包括学科类型、学科对象、学科结构、学科主轴、学科术语、学科方法等方面的特色。早在1988年中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交叉学科名词审定组就审定并通过了《人才学基本名词注释》。2015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人才学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叶忠海、郑其绪总主编)人才学基础理论部分,就收集学科专业术语333条。

3.形成了以人才学为主干的人才学科体系。包括不同成熟度的人才学交叉学科逐渐形成,《大辞典》就收录了人才哲学、人才经济学、人才法学、人才地理学、人才统计学等15门人才学交叉学科的词条;不同成熟度的专门人才学逐渐形成,《大辞典》就收录了科技人才学、女性人才学、军事人才学、高技能人才学等23门专门人才学的词条;不同成熟度的人才史学逐渐形成,包括中国人才思想史、中国人才制度史、中国当代人才学史等。

4.人才学专业化水准已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其体现在:已形成人才学理论体系和基本形成人才学研究专门方法;已涌现以王通讯研究员为代表的人才学专家群体;已建立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人才学研究机构、以中国人才研究会为代表的人才学学术团体、以中国政法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人才学教学单位;已出版中国学者人才学著作两千余部。据此,人才学于2011年已作为两级学科列入《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代码为840.72,下位暂列入12个三级学科代码。

(二)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研究之路

基于人才学是一门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而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于一体,对人才学加以综合研究,是人才学基本的研究路径和策略。除此之外,有如下几点体现了人才学研究的中国特色。

——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论为指导,开展人才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开展人才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以中国基本国情和人才问题为基点,开展人才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植根于我国丰富的人才开发实践和历史上进步的人才思想之中,开展人才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在与诸种“质疑论”和唯心史观的论争和批判中,开展人才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以开放姿态,“洋为中用”地开展人才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三)人才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

1.人才学学科体系还不完善。不仅反映在诸分支学科发展不平衡,而且表现为有的学科仍处于基本未开发状态。例如,已列入《学科分类与代码》三级学科的人才社会学至今没有一部代表作。基础性的主干分支学科:人才哲学、人才法学、人才心理学、比较人才学等有待深入研究。

2.人才学学术体系仍不丰富。人才学知识体系的结构较为单一,研究视角较为狭窄,其中人才规律等主题研究有待拓展和深化。人才学研究方法体系还未形成,研究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意识不强,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人才研究方法的专著问世,研究方法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3.人才学话语体系有待充实。学科词汇和专业术语的量不足、质不高。特别分支学科距离形成话语体系差距还较大。人才学在国际人力资源学术舞台上发声很不够,影响不大。

三、进一步完善人才学的“三大体系”

(一)深入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在“七一”会上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未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人才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必须学习贯彻好讲话精神。

1.把握好继承性、民族性。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意涵。坚持以“四个自信”作为创新和发展人才学的思想基础和不竭的思想动力。

2.把握好主体性、原创性。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结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的论述,以此为依据更好地发展人才学的中国特色。

3.把握好系统性、专业性。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阐明的“理论不彻底,就难以服人”的论述,以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的总体评价,不断推进和完善人才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人才学的学科体系

1.根据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科发展自身的内在逻辑,全面梳理和规划人才学学科体系的建设。特别要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应对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研究,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人才学学科体系。

2.根据《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补齐短板,拓展领域,以厚实而又较全面发展三级学科(人才学分支学科)。特别要深化和完善人才哲学、人才伦理学、人才经济学、人才法学、人才社会学、人才心理学、人才教育学、人才管理学、比较人才学等基础性的主干分支学科的研究,以坚固人才学的学术地位,并充实人才学代码由8407201~8407299的空间。

(三)进一步完善人才学的学术体系

1.充实和丰富人才学的知识体系。积极探索以“人才成长和发展”为主轴线的新的人才学学科结构。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深化人才价值、人才异化、人才规律、人才流动、人才信息化、人才比较、人才计量等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着力对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的问题,从理念、体制机制、举措等方面加以深入研究。

2.形成人才学研究方法体系。加强人才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根据人才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着力完善综合分析法、追踪研究法、案例解剖法等;进一步使人文方法与数理方法相结合,提高研究方法专业化水平。

(四)进一步完善人才学的话语体系

1.注重话语体系建设。增强话语体系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要从人才学知识体系建设做起,形成体系性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奠定话语体系建设的专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力求提炼人才学的专业名词、专业术语、专业短语,并提高其质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2.开展人才学术语的汉英对照研究。首先,争取在《大辞典》再版时,做到所有的条头汉英对照。当条件成熟时,我国学者人才学专著应出英文版介绍到海外去;同时编制和出版《人才学英汉词典》。

3.加强与海外人力资源机构和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在交流和合作中着力宣传中国特色人才学,扩大人才学的学术影响,增加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有条件的高校、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性人才研究的学术机构、建立海外中国人才学研究中心或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内设立人才学研究分中心。

(五)“多力合一”推进人才学科建设

1.党和政府人才主管部门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加大投入,推进人才学科建设;并发动人才科研院所(中心)、高校人才研究机构、人才研究团体根据各自优势和特点制定人才学研究规划,形成人才学研究规划系统,以此保障人才学三大体系的深化和完善。

2.高校、科研院所是人才学科建设的基地和主力,通过科研项目和教学任务带动人才学科建设。当前,要增强战略思考和危机意识,坚持不懈地着力建设人才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学位点。从源头上解决吸引和集聚人才学教学和研究队伍,巩固和发展人才学教学阵地。

3.人才研究专业社团集聚了一大批人才学研究专家学者,是人才学科建设的社会推动力。其可发挥组织、纽带、桥梁作用,发动和组织理事、会员参与学科建设,协助党和政府人才主管部门为人才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国人才学人不能辜负这个时代,坚持文化自信和创新的思想定力,持之以恒地推进既有民族特色和学科品质,又有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的中国人才学派的建设,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3.叶忠海.中国人才学科体系建设的评价和展望/人才学基本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4.叶忠海.科学发展的逻辑与人才科学体系的完善[J].人事天地,2016(7)

(本文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