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课程设置及平台建设研究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课程设置及平台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1-05 19:40:12

摘要: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加强工程教育和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作用。我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机械与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结合基地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校企教师共同研讨,设置了专业认识实践、专业课程群实践、专业生产实践、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工程实践等几个层次的实践环节。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建立了机械加工与制造工程、零部件装配及生产流程、机械装备及其自动化、电子控制技术、车辆工程、工程管理、大学生科技创新等7个实践教学平台。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设置;校外教育基地;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23-03

一、引言

为了实施工程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建立稳定规范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面向行业的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式”校外实践基地,既能体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和参与的积极性,又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创意、创意、创(就)业”能力的增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携手,为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领域,实现双方的产学研共赢,以机械工程为基础,以车辆工程为纽带,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机械与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在学生实践、科学研究、员工培训等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将形成一套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管理运行机制,打造一批具有能够引领机械与车辆工程先进技术的学校与企业师资,培养一批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形成规范的教学管理文件,在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取得标志性建设成果;共同探索机械工程类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及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共同把机械与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省内其他高校的基地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二、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浙江省经济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重要产业组织形态是块状经济产业集群。长期以来,浙江省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存在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层次低、创新弱、投入少、转型慢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提高块状经济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2009年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并确定了二批共40余个块状经济示范区。

产业提升既指海洋经济开发的新兴产业,又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要发展高端制造装备,海洋开发的关键之一是发展海洋技术与装备。浙江省企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主要是:(1)工程实践能力强,尤其是除扎实理论基础外,能掌握与企业相关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2)创新能力强,有较强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开发能力;(3)海洋与船港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及其产品开发能力。加快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国家的要求、高校的职责、企业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加快产业提升的重中之重工作,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浙江省技术和管理人才数量少、层次低,尤其是海洋装备类以及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因此,面向浙江省海洋经济开发和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校企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施大学生“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就)业的“三创”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地方经济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基地课程设置与优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专业本科(3+1)培养的学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1.5+1)均需要完成分散在不同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

机械与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重点,经校企教师共同研讨,设置专业认识实践、专业课程群实践、专业生产实践、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工程实践等几个层次的实践环节,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

工程实践设置专业认识实践、专题课程群实践、专业生产实践、本科毕业实践、专业硕士实践等企业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机械与车辆工程专业工程应用背景,熟悉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掌握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能力,以及利用所学工程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具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平台建设

夯实学科基础,重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实施专业大类培养计划,使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与实践教学平台能共用共享,增强学生长远发展潜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宽厚的学科基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协调,有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同时突出素质教育,在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更强调人文素养、身体素质、道德信仰、价值取向、精神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以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为此在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建立了7个实践教学平台。

1.机械加工与制造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利用机械加工与制造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建立学习兴趣。通过汽车这一复杂机电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演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电产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的运行情况以及典型零件的制造过程、加工装备、工艺特点等知识,能正确选用机床、刀具、工装和夹具;掌握机械加工原理与刀具设计的基本知识,能够完成典型刀具的设计任务;掌握机床夹具的定位原理和定位误差分析方法,具备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能力;掌握数控加工原理、数控编程方法、机床结构和和数控系统等知识,能完成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任务。把握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生树立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奋斗目标。

2.零部件装配及生产流程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借助零部件装配及生产流程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帮助学生了解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利用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厂的丰富资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部件的生产流程和设计方法、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方法、装配线的结构形式和特点、装配工序内容划分和装配顺序的安排以及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能够完成简单部件的精度设计任务,具备设计中等复杂机电产品的能力;借助整车装配厂的资源,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产品的生产类型特点及其组织形式、多品种产品混装线的设计方法、装配线工艺装备的种类和特点、产品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使学生基本具备产品开发、生产组织、计划管理、装配工艺的设计的能力。

3.机械装备及其自动化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借助机械装备及其自动化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帮助学生了解行走系统(发动机与电动机、底盘、传动与变速和控制系统)、执行机构(悬挂机构、牵引机构、液压系统和典型工程操作单元)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如GPS、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等机械装备集成、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知识,掌握精密仪器、大型机床和成套技术设备等机械装备的操作应用、产品制造与科研开发,增强学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装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电子控制技术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借助电子控制技术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开发流程与生产制造全过程。学生通过先进控制技术、总线技术及汽车电子电控技术等三个实践教学模块的锻炼,以汽车电控技术为专业突破口,一方面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液比例控制等技术的应用方法,一方面理解总线通讯协议及其实现方法,逐渐掌握车载网络技术及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使学生基本具备电子电控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应用技能。

5.车辆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借助车辆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帮助学生了解汽车的开发流程与生产制造全过程。充分借鉴国外一流工程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以培养车辆工程领域的行业领军人物和设计型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在强化车辆工程学科基础上,凝练“大汽车”理念,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方式,为学生发展提供宽厚的学科基础。实施车辆工程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打通发动机、底盘、车身等方向的学科基础课程,努力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衔接。综合考虑毕业后就业、毕业后创业和毕业后继续深造等不同要求,构建车辆工程学科实践教育平台,增强学生长远发展潜力,实行个性化培养。

6.工程管理实践教学平台。借助工程管理实践教育平台,结合吉利控股集团生产案例,调研企业生产组织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吉利控股集团下属各企业的工程管理与技术管理实务的认知和实践,熟悉工程项目经济性分析和投资效益评价、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方法、企业生产物流配置和人员组织方法,理解产品开发管理及生产管理的基本过程及核心理念,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形成过程及基本方法,掌握生产与开发预测决策技术,提升学生的管理素质与技能,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规划设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7.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借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引导和组织大学生校内外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和支持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鼓励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发明,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作潜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采取开放教学模式,以学生自行选题为主,结合平台资源开展校内外联动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

五、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有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平台的建设。校企共建基地运行好坏的关键是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一,切实解除企业顾虑。学生在生产现场的安全问题,是校企双方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决定着实习基地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采取周全的安全防护措施,积极联系社会保险,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划清校企安全责任范围,选择相对安全的实习项目,消除企业的顾虑。第二,政策的导向和经费的支持。“产学研”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涉及企业面广。一方面,在反复沟通、多次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校外基地;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和学校多支持,如出台政策、配套经费等,使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能有效开展。第三,多方面探索、多层面合作。谈到实习基地建设,大多会停留在实习和培训上,而科研和技术服务方面的合作,开展得较少。一方面,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提升的需求和空间;另一方面,学校在教师能力提升、实验设备弥补、学生就业推荐等方面也都有与企业合作的空间。因此,要充分利用好“产学研”合作基地,将单一层面的学生实习工作,上升到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层面,以满足双方发展的需求。这就是“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的方向,也是保证长效机制建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国金.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95-97.

[2]陈国金,李志华,刘庆民.体现信息及经管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7-19.

[3]陈国金,董峰.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40-141.

[4]陈国金,胡小平,董峰.面向产业升级的机械专业培养计划及实现途径[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61-64.

[5]陈国金.工程训练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60-63.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