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讲话稿 > 在热线工作会议上讲话(通用4篇)

在热线工作会议上讲话(通用4篇)

发布时间: 2022-01-04 17:10:51

讲话,是指说话;发言;谈话,或者指演说和普及性的著作体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热线工作会议上讲话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在热线工作会议上讲话4篇

第一篇: 在热线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在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  同志们:
  刚才,胡金红同志代表区老龄委总结了去年的老龄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安排意见,区老龄委表彰了全国、省、市各类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澥浦镇、骆驼街道和总浦桥社区分别从居家养老、发挥老年人协会作用和创建孝德文化型社区作了典型发言,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在过去的一年里,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和各镇、街道结合实际、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老年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老龄委各位顾问、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加强老龄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老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清醒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上世纪80年代就步入人口老龄化城区行列的镇海,目前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5万人,占人口比重的15.7%,远远高于全国及省、市平均水平。据预测到20xx年我区老年人将达到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对人口、家庭结构和城乡分布状况带来的变化是十分直接的,特别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突出。此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这对我们来说,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二)客观分析当前老龄工作面临的问题。20xx年我区老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及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1、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各地老龄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部门对老龄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工作经费、干部配备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以致于个别地方老龄工作进展缓慢。2、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大,支持老龄事业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体制还有待形成,现行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为老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制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3、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城区三家敬老院人满为患,老人排队等候入院的现象已持续多年,而老年公寓床位周转率每年仅12张,农村敬老院也基本饱和。如何改善各类困难老人、处于低保边缘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更好地解决近2000名独居、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等问题,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帮扶解困力度。4、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敬老爱老意识不够浓的现象,这与文民城市的称号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内努力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
  老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包括全体老年人共同进步的小康社会,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和谐社会。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矛盾冲突、利益调整凸显,如果我们对老龄问题重视不够,工作做得不到位,问题和矛盾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就很容易对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
  中央明确提出了“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号召,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统筹安排老龄工作。抓老龄工作虽然不象抓经济工作那样能取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如果我们忽视老龄工作,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安定、思想稳定,就会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做好老龄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睦、促进代际和谐;确保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弘扬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的优秀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作用,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做好20xx年老龄工作
  今年的老龄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实施《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抓好基层老年文体建设,调动老年人参与和谐镇海建设等。因此,做好今年的老龄工作,要在正确分析和把握
  当前形势的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促进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是坚持把老龄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老龄工作重在基层,特别要重视农村的老龄工作,目前基层老龄工作发展十分不平衡,城区老龄工作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社区明显优于行政村。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开展老龄工作缺乏人财物的保障。老龄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老年人各类活动有经费、场地保障,老年人能够很好地发挥余热,对当地其他工作也有帮助;工作进展不大的地方忽视老龄工作,对老年组织的关心支持不够,情况不清,帮扶不力。要加强老龄工作首先要加强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以社区和村镇为重点,建设好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场所),为老年人的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认真实施《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镇海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十一五”时期指导我区老龄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希望各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围绕老年人生活保障、基础设施、养老服务业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重点任务,从当地实际和各部门的职责出发,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着力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老年人最重要的问题是“养”和“医”,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要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特别是要抓紧落实今年区政府实事工程,实施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结合农村生活扶助证发放工作,逐村逐户调查了解,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对农村高龄、病残、无保障老年人适当倾斜,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对那些尚不能纳入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农村生活无保障老年人,在坚持家庭赡养的前提下,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通过政府的“解难创优”工程来逐步健全养老保障体制,实行分层救助,又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助老帮困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养老和医疗等实际问题。
  四是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去年,区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推广居家养老工程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经过一年的努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建成了一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解决了一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问题。但居家养老工作的覆盖面还停留在城镇中心区块,受益群众还局限于政府购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还停留在家政服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今年,各有关单位要针对制约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继续探索,区民政局要抓紧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规划,明确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布局、功能;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将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各级各部门要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探索建立居家养老工作评估机制,确保这项工程顺利实施,使更多的高龄、孤寡、空巢老人得到照料,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五是要努力丰富老年文体活动,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要继续支持各村(社区)根据实际,建立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要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对各类老年协会组织要加强管理,选好人、配好人,积极推荐和支持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老同志参与各级老年协会组织的管理,发挥他们的特殊优势,鼓励他们在环境卫生整治、社区帮教、关心教育下一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好老龄工作,惠及千家万户,各镇、街道,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要协同动作、密切配合,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扎扎实实地做好老龄工作;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成员单位做好服务,协调好成员单位的关系,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同志们,老龄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扎实工作,相互配合,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我区的老龄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  同志们:
  这是经市委、市政府调整后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全市老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分析认识我市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面临的形势,贯彻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和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老龄工作任务。刚才,金素琴同志回顾了“十五”时期我市老龄工作情况,并就“十一五”时期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及当前工作作了安排,我表示同意,希望各地结合实际落实好。还有各地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一些工作体会,也从一定层面说明了各地老龄工作在不断实践与发展中,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我任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时间不长,陆续接触与了解了一些情况,感觉到老龄工作“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在此,我着重谈三点意见:
  一、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老龄工作亟待加强
  人口老龄化及老龄问题,已讲了多年了,现在,当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时期,人口老龄化也处于了快速发展期,两者的相互因果与影响正在显现出来。
  必须清晰地看到,绍兴老年人口正在急剧增长,我们已面临严峻考验。去年,按王永昌书记要求,在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的协助下,完成了《绍兴市老年人口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的课题。我们来看看其中几组数据:一是“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20xx年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62.7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39%;到20xx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增至77.14万,占总人口的17.78%。二是到20xx年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0-14岁的少年儿童数。这意味着对老年抚养系数开始超过了对少年儿童的抚养系数,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这个历史转变年份要比全国提早10-20年。三是进一步看,“十二五”时期,即20xx-20xx年是绍兴老年人口的高速增长期。到20xx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达到96.5万,占全市总人口比为22.26%。四是按此发展速度,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135万,占总人口比为31.5%;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增至161万,占总人口比为39.6%。同志们,我们是否意识到老年人口这样快速发展、庞大规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什么?我们现在的思想、物质准备能否迎接这种挑战!
  必须清晰地认识,现实老龄工作还很薄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回良玉副在全国第二次老龄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赡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对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需求大增,要求更高,这是必然的。象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志们进入老年,肯定对状如现在的老年管理与服务是不满意的。而另一方面,现行的老龄工作状况问题多多。全国第二次老龄工作会议上指出了“五个不适应”,一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主要一方面在于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的抚养比从1980年的12.8:1锐减至20xx年的3:1,支付压力大增;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基本处于养老保险制度之外,还没有保障。二是现行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老年群体医疗需求猛增的要求,对于相当一部分体弱多病的老年人看病难的矛盾甚至比基本生活保障更突出。三是为老服务体系建设不适应老年人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四二一”家庭、“空巢”老人家庭、高龄老人的不断增多,要求社会提供照料服务的需求增大而现行服务业严重不足。四是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实行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庞大、分散的老年群体需要新型的社会化组织、管理与公共服务。五是道德建设与舆论宣传不适应进一步形成敬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的要求。这些状况绍兴也同样存在。解决这些不适应问题将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而且,这个进程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长又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无法延缓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我们也无法准确预测20年、30年之后将如何应对这个“银发浪潮”。但应该明白,老龄工作也是一代一代传承累积而发展的,现在不作为的后果,是我们在座的同志正好在进入老年人口高峰行列时,自已必须承受。因此,我们也无法推卸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应当立足于现有的条件与可能,以我们的良知与行动,一步一步地但是扎扎实实地推进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还必须清晰地认识,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密切联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早于2000年在《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就强调:“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全面实现小康,必须有全体老年人的同步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如果老年人不稳定,家庭不安定,社会也不稳定,必然难以和谐;而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安定与作用,必然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关注的课题。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在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把老龄工作带起来,以加强与做好老龄工作来确保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地发展。我们分析老龄工作态势,还应当明确,我们同样有着加强老龄工作的诸多有利因素:当前,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理当面对和处理好已占全市七分之一并正向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比例发展的老年弱势群体的生存、生活问题,是老龄工作发展的有利时机;在政府公共服务意识逐步深化和加强中,老龄工作正起来起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今年,市政府已先后出台了4只加强老龄工作的专题文件,有优待老年人的规定、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老年人办实事的意见以及加强老年电大教育工作的意见,并且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为老龄工作创造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刚才金素琴同志在回顾“十五”时期工作时提及,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实力支撑下,特别是这几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大力发展,已经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这为老龄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统一的老龄工作格局,在老龄委员会的旗帜下,集结了党委、政府20多个部门共同来谋划、促进老龄事业,如果把各自的优势发挥起来,能量了不得,会大大加强老龄工作力度。所以,我们要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抓住发展的最好时机,充分发挥和集聚各方面力量,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使“十一五”时期全市老龄工作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二、把握重点,加强工作力度
  我接触老龄工作以来,感觉老龄工作有很多事情要做也应该做好很多工作。这次会上,我们提出了“十一五”发展规划,这是一个五年期的工作要求,近期工作刚才金素琴同志也作了部署。当前,希望大家更重视以下工作:
  (一)、着力于深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老龄工作的目标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其中最根本的目标任务是“老有所养”与“老有所医”等基本生活保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了大社保的框架体系。下一步就是要巩固与深化完善大社保体系建设。劳动保障、民政、卫生等部门都在进行大量工作,都将涉及到老年人。需要注意和研究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要更多的使社会保障制度从传统的补缺型逐渐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型发展。象农村农民“老有所养”问题,要探索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使广大老年农民在制度养老和家庭赡养的二元保障下,从根本上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市政府批准市老龄委提出的《2006-20xx年为老年人办实事意见》中的实事内容多项涉及老年人生活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
  (二)、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今年,国务院和省政府都提出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市政府从我市实际出发,也提出了我市的发展意见。今后一个时期,加快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是老龄工作的重点。要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一是政策要落实,措施要有力。有关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出台,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鼓励,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具体规划,采取可行措施,发挥政策优势,引入市场机制,把社会力量动员起来,把养老服务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出精品来。二是要集聚力量,共谋发展。居家养老是牵涉千家万户的社会事业,是“大家”的事,因而也是政府理当管的事;养老服务体系作为社会福利事业,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需要政府重点加强和扶持的领域。在政府主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要共同关心和扶持,举众人之力,促大家的事发展。三是当前要在“社区服务为依托”这个环节上下功夫、出成果。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依国情居家养老必然是基础。要打牢基础,一个保证条件是要有充分满足居家养老的社区为老服务。社区为老服务,要探索具有机制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模式。希望在这个课题上,各地都要开展试点,动员社区加强为老服务,认真调研总结,争取有实质性突破。明年,市、县(市、区)老龄委要进行专题交流。
  (三)、大力加强农村老龄工作。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6月份在嵊州举办新农村建设专题读书会,7月份出台了《中共绍兴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也正是大力加强农村老龄工作的有利时机。一是要进一步解决好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在落实与完善现有各层次的保障制度外,要研究探索普惠型的农村养老保险,使老年农民至少有低水平、但是制度化的养老待遇,再辅之以家庭赡养、社会帮助,老年农民的居家养老基础才牢固。二是要寻求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思路。要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与完善服务体系中建立为老服务的组织与服务模式,探索有多种特色的服务方式。三是要加强农村老年人的一支队伍、一个阵地的建设。一支队伍就是农村老年人协会。不可忽视了这支队伍的影响力、作用力。把老协会配强建好,他们就是村两委的得力参谋与助手,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队伍,就是稳定农村的中坚力量。要在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把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综合考虑进去,一起建设好,把农村老年人的注意力、精力和兴趣从赌场、从寺庙转移到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的活动和学习上来。四是要在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新农村文化繁荣工程中抓好对老年农民的组织、管理和引导。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各地要把老年电大教育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在老年电大教育中,把老年人组织在一起,学科学、学知识、学文明,关注国家大事,有利于提升老年农民的素质;以电大学习班的形式组织老年人开展公益活动,宣传精神文明,维护农村稳定,有利于充分发挥“老有所为”;把老年人凝聚在一起,让老年人带动老年人,互相帮助,自娱自乐,有利于活跃和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敬老院都有条件应该成为老年电大教育点或教育班,有电视机的农村老年活动室本身就应该是老年电大教学课堂。因此,各地要正视老年电大教育这种载体的促进作用,把老年电大教育列入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内容中。市、县老龄办要建立通报制度。通过上下努力,把这项工作抓起来,作用发挥好。市政府已发文作了强调,各地要切实贯彻落实好。
  (四)、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大力弘扬敬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对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调节家庭关系,促进代际和顺、老少共融,提升社会和谐与文明程度都具有实际意义。全社会敬老助老风尚的形成,是从根本上解决老龄问题的基石,是我们当前要大力加强的工作。一是老龄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新闻机构也要更多关注老龄问题,形成更广泛的宣传渠道。二是要切实贯彻维护好涉及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维护老年人应有的尊严和权益。当前,各地要尽快协调落实《浙江省优待老年人规定》。陈加元副省长强调,落实老年人优待,各地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这种惠泽全体老年人的公益事业,各地各部门要有公共服务意识。实施对老年人社会优待,也是对全社会敬老的一种号召和要求。所以,各地不应再观望与等待,这次会议后,各地必须尽快协调确定,必须于今年“老人节”前给老年人一个明确的答复。三是各地要注重宣传“老有所为”。现在老年人在关心社会事业,投身公益事业,积极宣扬精神文明,关注下一代成长等方面投入进去的越来越多,无私奉献感人动情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这就是“老有所为”。我们理应大力宣扬,向社会展示老年人风采,推动全社会尊老敬老;同时,这也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号召和示范,有利于动员广大老年人走向社会、融入时代,实践“积极老龄化”。
  三、加强领导,确保顺利发展老龄工作
  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是解决已经并将更趋严重的庞大的老年群体的生活、生存需要的必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公共服务的理念和职责的必然,是顺利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因为这些原因,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
  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多年来,各类文件、各级领导的讲话都已提出了大量要求。我觉得,真正重要的在于“有心、用心、关心”。
  要有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就是有情。我们的各级领导、各工作部门一年到头工作很多、很忙。应该说,所有工作都是党的工作,都重要。但当你面对着“满头白发的老妈妈”、“一脸沧桑的老父亲”,你就会多一点感情、会有心想帮“父老乡亲”解一些难题、送一点温暖。有情就会有责任,就能够主动地挤一下,在一年中抽那么几天时间,来听一听、看一看、研究一些工作,部署一些任务。只要有心,这应该是能做到的。还必须明白,兼顾也是一种责任,兼顾同样要顾到。我相信,各级、各部门只要有心,老龄工作就不难。
  要用心。用不用心的根本差别在浮而不实还是脚踏实地。所以用心首先是情况明:老龄工作当前要做些什么,当地老龄工作状况如何,从实际出发能做些什么,我们已经做了些什么。这些上情下情我们理当基本了解与把握。这样你才是“明白人”。才有工作发言权与主动性。用心还要善于思考,我们工作总不能停留于照搬照套、一般号召。更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当地实情的工作思路,形成有自已特色的工作经验,寻求真正解决问题或促进发展的方法。用心就是务实。该抓的工作要抓起来,该落实的就要落实,脚踏实地、扎实推进、不断发展。
  要关心。要加强对老龄工作领导,请各地把老龄工作机构建设好。有人做事、有钱办事,这是常识。县一级政府中,老龄工作如果无人无经费,或者仅仅个把具体工作人员还是兼职的,这项工作怎么去实际推开、落实。你老龄工作委员会也“无脚落地”,没有位置。希望各地党委、政府给予必须的关心,保证老龄办人员编制、专职人员、工作经费三到位,能正常地开展工作。老龄工作机构要主动协调成员单位开展老龄工作。总的看老龄委员会成员单位是关注老龄工作的,是会积极配合的,需要的是工作机构的主动性与联络协调。面对迅速发展的老龄化态势,老龄工作机构还要加强调研,加强信息工作,以自已的有作为来赢取各级领导和广大老年人的信任与支持,不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同志们,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进我市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让广大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在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  同志们:
  第二次全省老龄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新跨越的重要时候,在党的十七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第一次全省老龄工作会议以来我省老龄事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我省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老龄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过去六年我省老龄工作的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
  自20xx年省政府召开第一次全省老龄工作会议以来,全省老龄工作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深刻背景下全面推进,不断发展。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先后制定了《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通过建立一系列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先后七次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安排有关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十五”以来,我省加大了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力度。在城镇,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全省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已达192?87万人,其中参保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54?02万人,基本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的标准逐年提高。涵盖广大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61?3万离退休人员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险。城市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省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增加2000万元城市低保金投入,20xx年全省用于城市低保的资金已达5?16亿,包含贫困老年人在内的52万人享受到城市低保待遇,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已逐步建立和完善家庭赡养、土地保障、社会扶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农村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主,并鼓励支持低龄、健康老人参加适当生产劳动,提高其自养能力。农村五保供养由农村集体互助互济改为财政转移支付,使供养资金落实有了稳定渠道,全省11?21万名农村五保对象得到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正在全省全面实施,包括广大老年人在内的农村困难群众就医得到了优惠和救助。在我省十多个县(市、区)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试点的基础上,今年7月份开始,全省农村已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共有256万农村贫困人口享受了低保待遇,其中贫困老年人占了较大比重。
  二是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地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扶持为老服务机构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形成。目前,全省建有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老年护理院63所;敬老院862所,其中乡镇(街道)办732所,村办111所,民办19所。省及7个市(州、地)建立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老年活动中心8个,县(市、区)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8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了老年活动站1208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开设了老年活动室5692个。通过三年集中实施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星光计划”,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星光计划”项目394个,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在推进社区建设过程中,加大了为老服务网络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以街道、社区为主的为老服务格局。目前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开展的居家养老试点工作,正在探索适合我省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为老服务专项行动,民间为老社会服务机构逐步发展,拓宽了为老服务领域,丰富了为老服务内容。
  三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十五”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贵州省老年人保护条例》,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省人大和省政府先后颁布了《贵州省法律援助条例》和《贵州省优待老年人试行办法》,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优待、救助老年人的政策规章,初步形成以《宪法》为基础,《老年法》为主体,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为重要内容的老龄法制框架,基本实现了老年维权有法可依。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把《老年法》列入“四五”、“五五”普法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广泛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强化了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观念。许多地方的司法部门和老龄工作部门建立了老年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站和维权岗,广泛实施了老年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司法救助。切实维护老年人的被赡养权,一些地方通过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使老年人的被赡养权得到有力保护。近年来,各地还广泛开展了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树立了一大批敬老助老先进典型,全省117人被评为“孝亲敬老之星”,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关爱老年人和重视老龄问题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睦,代际和谐和社会稳定。
  四是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十五”以来,全省大力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各地各有关部门注重加强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组织老年人开展科学、文明、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经常性地举办老年文艺汇演、老年人体育运动会、老年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老年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越来越活跃,老年人已经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的主力军。老年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省老年大学(学校)达到589所,在校学员63129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面向广大老年人开辟了丰富多彩的栏目。星罗棋布的社区健身设施为老年人强身健体提供了方便。城乡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提供科技文化咨询、关心下一代、开展传统教育、维护社区治安、调解邻里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老龄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基本理顺和健全了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20xx年,省委、省政府调整了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分别担任主任和常务副主任,23家省直有关部门领导任委员,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机构规格为正厅级,内设机构由三个处增加到四个处,增加了人员编制。参照省里的模式,各地加大理顺和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力度,目前全省9个市(州、地)和88个县(市、区)都已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15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有1437个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全省老龄工作机构网络基本形成,对开展老龄工作,发展我省老龄事业提供了组织保证。
  过去六年来全省老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老龄办加强指导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老龄工作战线同志们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向所有关心支持、积极参与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部门和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真挚的感谢!同时,也向受到表彰的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全省敬老助老先进个人,表示由衷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过去六年老龄工作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是要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统筹规划。老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认识老龄问题,把握老龄问题的规律和特点,从战略高度研究应对措施,将老龄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才能确保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全社会全面进步。我省以省政府文件下发了老龄事业“十五”和“十一五”两个规划,对于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老龄事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展老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体现的是社会公益性,各级党委政府有责任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规划,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培育市场、营造环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老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领导,把老龄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老龄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坚持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老龄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老龄事业才能得到较快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做好老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老年人的所思所想,必须带着深厚的感情,必须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和花架子。要高度重视和切实维护老年人的根本利益,把为广大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老年人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四是必须坚持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老年人生活在基层,要把党和政府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为老年人排忧解难,老龄工作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基层。时刻抓住基层这个工作重点,发展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加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以城乡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强化社区为老服务功能,不仅能使广大老年人受益,而且增强了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老龄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政府不可能完全包办,必须广泛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家庭等各方面的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广大老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老年人自身的作用,努力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老龄工作,积极促进资源整合,共同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当前,我省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使老龄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老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做好老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要清醒认识我省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老龄问题是公认的21世纪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省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8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25%。据预测,20xx年我省老年人口将达534万左右,占总人口的13?81%,到2020年将达到665万左右,占总人口的16?14%。我省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特殊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老龄化速度较快。20xx年至20xx年,我省老年人口由353万增加到481万,平均年增速近6%,远远高于全国老龄化平均速度。二是高龄化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由于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我省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已达35?21万,预计2020年将达到59?39万。三是农村老龄化超前于城镇。随着农村外出打工、经商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入城镇,加快了农村老龄化的步伐,这一点我省尤为突出。四是典型的“未富先老”。我省是西部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社会保障机制还比较薄弱,尚未进入小康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悄然来临。
  人口老龄化给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全面、深刻和长远的,它促使社会的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庞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对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策研究,加快发展老龄事业。
  (二)要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面临的问题。“十五”以来,全省老龄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老龄事业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仍有许多薄弱环节。一是我省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目前,我省虽然建立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总体经济欠发达,资金投入不够,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保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严重滞后,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口仍处于社会保障制度边缘。二是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对各种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加快为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已刻不容缓。三是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要求。随着企业离退休人员由“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在这方面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四是全社会对老龄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舆论氛围尚未形成。五是农村老龄工作还比较薄弱。我省72%左右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他们中的大部份人生活还比较困难,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缺乏保障,老龄工作的开展在农村许多地方还处于空白状态。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在解决老龄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三)进一步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老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一个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也是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小康社会的共享者。我们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包括全体老年人同步进入的小康社会,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社会背景下的和谐社会。老年人的生活是否有保障,他们的疾病是否得到及时治疗,他们在社会中是否得到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否得到共享,老年人群体是否感到幸福,这一切都是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矛盾,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也是一种新考验,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的挑战,也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老龄工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睦、促进代际和谐;确保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作用,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之,老龄工作直接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服务大局,心系老年群众,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好做好这项工作。
  三、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老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统筹加强城乡老龄工作,认真落实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构建为老服务体系,着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贵州”、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老年人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城镇,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度。要确保参保企业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要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要扩大老年人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要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教育,使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80%。要适时调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对城镇贫困老年人的生活救助。
  在农村,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行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明确赡养责任,巩固家庭保障功能。充分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推进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奖励扶助制度。要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贫困地区老年人缺医少药问题,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的疾病负担问题。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政策完善、标准合理、资金落实、管理规范、有效保障全省包括广大老年人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把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二)加大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老年福利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卫生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和权益维护等服务。各级政府要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一是建设好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场所),并充分利用好现有设施(场所)为老年人服务。“十一五”期间,市(州、地)、县(市、区)至少要建一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的老年活动中心,每个社区建一处老年活动场所,力争50%的村老年协会有老年活动场所。公园、展览馆、博物馆及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娱乐场所,要增加面向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并免费或优惠对老年人开放。二是加强养老福利机构建设。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老年公寓、养老院和综合福利院,缓解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的矛盾,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到“十一五”末,力争全省80%以上的乡镇建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0%。三是要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的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医疗、照料等养老服务设施,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持,要积极探索“公办民营”和“民办公助”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经营的行业规范及质量标准,促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保证养老服务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四是要积极培育为老年人服务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和社工队伍。
  (三)推进老龄产业的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把老龄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各种政策,大力扶植尚在起步阶段的老龄产业,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要鼓励和扶持开发老年产品,引导企业生产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适用的老年用品。要充分利用各地旅游资源,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线路和服务产品,方便老年人出游。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老年卫生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保健等服务。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服务项目。要培育和发展老年消费市场,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
  (四)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他们的合法权益较容易受到侵害。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保护老年人在家庭赡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坚决打击和制止勒索、诈骗、侮辱、虐待、伤害、遗弃老年人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宣扬歪理邪说,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邪教组织和迷信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使老年人就地、就近、及时得到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高度重视农村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充分发挥农村老年协会的作用,巩固完善“家庭赡养协议书”的签订和落实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优待老年人试行办法》,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充实老年人优待的内容。要加强《老年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大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教育,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家庭、社会和单位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增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要广泛培育和树立新时代敬老助老先进典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五)积极推进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我省目前情况看,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精神文化产品、设施和服务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各级宣传、文化、出版、广电等部门,要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力量为老年人创造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让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占领老年人的思想文化阵地。要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因地制宜地办好老年大学(学校),丰富办学形式和内容,提高办学质量,完善省、市(州、地)、县(市、区)、乡镇(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各地要根据实际,建立适合老年人特点和需要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有计划地组织老年文艺汇演、老年才艺展演和老年体育健身运动会,充分展示广大老年人与时俱进,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创造适当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四、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全省老龄工作的整体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政府分管领导要经常听取老龄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要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重点解决好县级老龄工作机构的编制问题,真正做到有人办事,并向下延伸,努力形成基层社区和农村老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局面。要建立正常的老龄事业经费投入机制,按当地老年人口数每人不少于1元提取老龄事业经费,并根据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经费投入。据我了解,目前多数的县老龄办,特别是基层老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弱,办公环境比较差,开展工作有一定难度,希望各地党政领导要尽快解决老龄部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选派有责任心、德才兼备、热爱老龄工作、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从事老龄工作,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从事老龄工作的干部,解决好他们在工作、待遇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要加大干部的交流,让优秀人才进得来、出得去。目前,各级都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老龄工作委员会,老工委要切实履行职责,要加强工作的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根据本级老工委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建立老龄工作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老龄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老龄办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服务意识,扎扎实实、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到老年人中去,加强调查研究,倾听老年人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
  同志们,发展老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千家万户。做好老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省老龄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贵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看过在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人还看了:
1.全县民政工作会议讲话
2.民政信息工作会议讲话
3.养老院领导讲话
4.民政会议上的讲话
5.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领导在全民健身日活动上的讲话稿

第二篇: 在热线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区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导读:本文在区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同志们:
  这次区委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2002年工作,安排部署2003年工作,动员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艰苦奋斗,开创建设大区、强区、富区的新局面。下面,我代表区委常委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2002年工作回顾和总结
  难忘的2002年过去了。在这一年中,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经受了各种困难与考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全区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高,整体形象明显改观,地区影响力显著增强,谱写了**发展、振兴的光辉篇章。其主要标志是:
  (一)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全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指标高速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168万元,是年目标的101%,同比增长16.3%;工业总产值完成11800万元,是年目标的117.1%,同比增长34.1%;工业企业利税完成568.6万元,是年目标的115.3%,同比增长34%;工业增加值完成5170万元,是年目标的237.7%,同比增长65.5%。财政收入实现1010万元,比上年增收154.3万元,是年目标的101%,同比增长18.1%,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招商引资完成1268万元,是年目标的106%,同比增长26.8%。
  一年来,我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涌现出了象****等一大批诚信纳税户,是他们的贡献,支撑着**区的发展。在这里,我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二)城区面貌大为改观
  从关心群众生活、改善城区环境、树立地区形象着手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新建厕所10个,维修24个;新上了10个卫生箱;完成了农贸大市场的建设立项;全年植树2万多株;修建沙土路50条;协调市计委、市交通局,启动了塌陷区搬迁工程;铺设了1000延米的标准化路面。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建设了设施优良、办公便捷**区办公大楼,基本实现了办公现代化。这一形象工程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我们的办公环境,而且为招商引资、塑造**形象、谋划**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事实证明,有钱能办事,没钱也同样能办事。
  (三)社会政治基本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通过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检法密切配合,刑事犯罪发案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有影响的重要案件大幅度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我们还从重从严依法打击了“FLG”邪教组织,收缴“FLG”物品1677件,拘押“FLG”人54人,维护了地区的稳定。借此机会,我要向光荣的人民警察、人民检察官和人民法官表示衷心的感谢!信访工作成效明显。今年共发生来信来访534人次,比上年1107人次下降了52%,一次结案率为98%;三条保障线逐步完善,中央政府发放的500多万最低生活保障金,使我区5969户,14505人,基本达到应保尽保,人民群众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十万富民行动硕果累累。
  去年初,市委提出轰轰烈烈的“十万富民行动”,在我区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委张书记、徐秘书长等市领导亲临我区指挥这次行动,市委办、市财政局、市电业局、市教育局、市农行、鹤岗发电有限公司、市工商局、市人民医院、鹤岗通信公司、烟草公司、一中、三中、区属各单位及民营企业等等,积极参与全区3625户困难家庭被帮扶对象,他们纷纷送钱送物,安置就业。市委张书记多次到我区检查指导这项工作,市委徐祝新秘书长作为我区领导小组组长先后12次深入到办事处帮助指导我区的十万富民行动。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帮扶单位积极行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收到帮扶单位和帮扶人资助的人民币及物品折合人民币50余万元。全区3625户被帮扶对象,目前已有1047户已基本实现脱贫,脱贫率达到29.8%;脱贫后转入致富56户,一般群众致富278户;全区共安置人员1088人,占就业总数90%;相当一部分贫困职工转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了有活干就是就业的新思想,自谋职业达270余人。在这项活动中,我们的最大收获是社区建设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一步跨越了50年。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积极性,帮扶单位和区政府共
投资80余万元,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成了20个具有“五有”内容的社区居委会。全区20个社区有12个是购买的,8个是租用的。15个社区居委会配备了微机和党员电化教育设备。配齐配强了社区班子。今年9月,被省民政厅定为社区建设示范区。社区的成功建设,不仅为“十万富民行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而且对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总结“十万富民行动”的时候,我们真心地感谢那些帮扶单位和领导。他们以“十万富民行动”为己任,对“十万富民行动”认识高,行动快,工作积极主动,真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情赞扬。这些单位是,市财政局、电业局、市农行、市委办、工商局、新华电厂、电信局、市教育局、一中、三中、电大、招生办、师范校、市人民医院、烟草公司、市科委、商检局、**矿、峻德矿等。
  (五)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注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组织开展“庆七一、迎十六大”歌颂新**广场文化周文艺专场演出,开展“建美好家园、争做文明市民”向社区居委会捐书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政治热情。通过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世纪**人形象教育活动,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进一步解放。弘扬**精神,在全区形成了振奋精神、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以魏传学、王文美、王琪为代表的爱岗敬业、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关心下一代先进人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教育事业取得可喜成绩,教育教学水平又上新台阶,顺利通过了“两基”复检和“双实”验收;文化活跃,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异彩纷呈,“迎新春秧歌大赛”、“五月的鲜花”、“彩色文化周”等大型文艺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化比率为92%;区医院、保健院在积极开展系列行风建设的同时,继续改善医护条件,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人口出生率为4.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5‰,比市下达目标分别下降了1.6和0.6个千分点;建立了区、街、社区三级统计网络。机构改革工作全部结束,政府工作部门由15个减为13个,精减了13.3%。双拥工作,获得了市级先进区称号。人大、政协两会圆满成功,选举出了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政府组成人员,政协选举出新的一届政协的组成人员。这些都为全区加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法制保证。
  (六)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提高。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区党员干部的头脑,政治理论水平普遍有了提高;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成立了20个社区党支部,在配齐配强了社区支部班子的同时,加强了对社区支部班子的培训。为适应民营经济的发展,在7个民营经济组织中成立了党组织;全年共发展新党员20名,预备党员转正28名。通过开展“三有一创建”、“三会一课”、党员服务区、党员活动日和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提高。通过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提拔使用了36名干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领导水平。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违纪案件明显下降。加大了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力度,促进了党风、政风和行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以“双评”活动为载体,推动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区法院被省高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各级党组织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述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取得的;是在我们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富民强区的热切愿望和全区广大干部艰苦卓绝、争优夺标的工作中取得的;是在我们团结一心、抢抓机遇、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下取得的,为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一年来为我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突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回顾2002年我们走过的历程,步步足迹都闪烁着我们拼搏、奉献的火花,我们努力工作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立区企业少,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后续力量薄弱,产业格局中非煤经济比重小;就业压力大,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涉及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能力低;招商引资还需要加大力度;少数干部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精神;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比较守旧;“12.17”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并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关于今年的工作安排
  &
nbsp;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新目标,全国上下正在掀起新的一轮竞相发展的浪潮,我们做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地区,如何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建设,迎头赶上,这是摆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实现与全国人民同步跨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年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盛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抓住第一要务,开辟二个战场,建设三个文明,弘扬四种精神,达到五个增强。万众一心,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为把我区建设成大区、强区、富区而努力奋斗。
  抓住第一要务,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加快地区民营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发展不但要有速度,还要有质量有效益,全区的各项事业都要实现快速、健康的向前发展,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解决难题,用发展衡量政绩。
  开辟二个战场,就是在大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社区经济。齐头并进,全面提高,以个体私营骨干企业带动社区经济网点,社区经济网点的兴起促进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建设三个文明,就是按照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在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是实现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保证,而精神文明又是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智力支持。所以我们要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
  弘扬四种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弘扬**精神,即: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文明向上的时代精神;艰苦奋斗的主人精神。
  达到五个增强,就是增强为经济建设的服务意识;增强驾驭市场,善于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增强打破常规,超常动作,大胆创新的意识,使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更适应于新形势的发展;增强群众的观点,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今年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增15%,国内生产总值13993万元;工业利税654万元;工业增加值5945万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
  按照上述要求和思路,为完成今年的奋斗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活动
  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学习好、领会好十六大精神,对于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区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把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前一时期,邀请了市委党校的讲师为机关干部进行了十六大的理论辅导,区委又组织由领导带队宣讲组到办事处和社区向广大职工群众广泛宣传。应该说,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在我区已经形成,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活动,还要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各党工委、总支和支部都要拿出一定时间集中地学,联系实际学习,同时要提倡自学活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典范。在学习中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我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善于研究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把宏伟的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必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使广大干部群众深深懂得,只有用发展的观念,改革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解决和处理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才能使我们事业永葆蓬勃生机和活力。总之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更加提高全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更加有力地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高全区发展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多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发展**、振兴**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培植,我区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原煤、木材、粮油、食品、陶粒加工业的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较强,纳税较多的个体私营骨干企业,这些都为全区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矗但是就整体而言,不论是速度、效益、规模、水平都远远不够,经不起市场的冲激,竞争力还比较弱,还没有一个能够带动全区、辐射全市的立区项目,因此,我们要打牢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各种机会发展经济,壮大自己,尽快提高全区整体经济实力。去年,我区已被市政府确定为工业园区试点区域,我们要
抓住这个机遇,争取各方支持,大力扶持发展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引导加工型企业突出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投入产业比例。我区的人和粮业、**酿造公司、新港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和勃力宇机械修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要在增加生产的同时把提高效益和质量放到首位,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企业规模。要鼓励发展科技型企业,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活动,为企业创名牌获专利创造条件,兴达木业已获得了二项国家专利权,今年要有更大的发展。要积极扶持外向型企业,帮助提供信息,拓宽销路,打开市常兴发酱菜厂、宏泰纸业等企业的产品已打入天津、武汉等地。华盛木业生产的莱明板系列家俱已获得国家企业产品销售进出口权。这些企业要在提高科技含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抢占国内乃至国际市常煤炭工业是我区当前的主要产业,90%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小煤矿。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就现有的经济状况讲,煤炭加工还是我区的经济支柱。我们要集中精力,花大气力认真抓好煤矿生产管理。对煤矿生产,在服务上要满腔热忱,工作到位,在安全管理上要毫不含糊,决不手软。宁可少出煤,不出煤,舍弃一块税源,也不允许乱采,乱掘,违章生产作业,坚决杜绝12.17事故再次发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扩大税源,增加财力,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宣传媒介宣传我区发展经济的宽松环境和优惠政策。要用感情招商、诚信招商、服务质量招商、优惠政策招商,吸引外商来投资上项目,对引进项目招商有功人员要给予表彰,并且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一定比例兑现奖金。使全区上下形成人人招商,处处招商,时时招商的良好氛围。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招贤纳士,广聚人才,通过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开发研制生产项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浙闽经验,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经营方式,谁能发展就让谁发展,谁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只要有利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全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地区职工群众生活的改善,就放手、放胆、放开支持、搞活。让个体私营纳税大户在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
  (三)积极开辟第二战场,加快社区经济建设
  发展社区经济是我们提出经济建设的第二个战常应该看到,我区一些个体私营骨干企业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经历了社区经济网点过程,因此讲,社区经济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基础,个体私营经济又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发展社区经济要同十万富民行动结合起来,重点在创办实体、上项目、安置就业开辟财源上下功夫,每个社区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兴办经济网点,搞一些短、平、快的小项目,拾遗补缺,灵活经营,河东、峻德地区可根据地域优势发展种植、养殖业,打绿色牌,分散培植,集中经营,建立生产销售基地,形成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的发展格局。**、兴建、兴长等地的社区要围绕便民、利民服务大做文章,办食杂店、主食店、老年公寓、寄托班、小加工厂、维修队等项目,既方便群众生活又达到了脱贫致富。教育广大群众要树立人穷志不穷,吃苦耐劳,不甘贫困的志向,懒惰就是贫困,懒惰就是落后,懒惰就是耻辱;勤奋就是致富、勤奋就是向上、勤奋就是光荣。只有靠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才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要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发挥领头雁,排头兵的先导作用。
  总之,在发展社区经济上要本着先放开,后管理,先发展,后规范,先繁荣,后理顺,先扶持,后收益的原则。不唯书,不唯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打好社区经济建设翻身仗。
  (四)搞好城区建设,强化管理功能
  加快城市建设,树立经营城市的全新理念是建设现代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要继续保持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强劲势头的要求,我们**区做为鹤岗南大门,具有四通八达,相对独立的地理位置,我们要把城区建设,强化城区功能看做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满足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所以,我们要按照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合理实施,完善功能,强化管理。同时,还要认识到**地区是一座以煤立市的老区,城区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要大开发、大建,就要组织和动员地区各方面的力量,协手共建,共同发展,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社会基矗今年我们在城区建设上要突出抓好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认真开展春季、秋季植树造林活动,在保质保量完成市政府下达植树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搞好主要干道两旁的绿化工作。动员广大居民把前庭后院,街巷小路都要种植花草,推广花草一条街的经验,形成绿树成荫,鲜花满园的美丽景象。努力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部门门前三保管理,街巷垃圾达到日产日清,巩固创城迎检成果。要加大街巷道路的修筑力度,组织和动员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出物资力量共同解决居民行路难、入厕难、排水难的问题。今年初步计划新建厕所10个,维修20个。兴长办事处至矿一中路例为修筑道路的重要地段。每个办事处都要把修建街巷道路做为年终主要目标,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全面完成。要积极同市政府有关部门沟通。争取解决兴东路、兴建路等主要干道两侧路灯通电的问题,完成我区亮化工程。加强城区管理,整顿市场秩序。通过宣传教育,发公开信,印发居民爱护公共设施守则,立宣传板,增强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城市意识。严禁乱停乱靠,乱摆乱放,乱贴乱画,制止盲建乱建,合理规划,规范审批,对扰乱秩序,破坏公共设施,严重违反城区管理规定的要公开暴光,严加处理,使我区的城区秩序井然,面貌焕然一新。
  (五)加强阵地建设,完善社区功能
  推进社区建
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党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我们以开展十万富民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社区的体制、规模已初步形成,在包扶单位的支持下,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基本配齐,今年区里准备出资全部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不断改善办公条件。社区建设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扩大民主,居民自治,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和提高。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各项功能就要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驻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组织居民群众办经济实体,上服务项目,增加收入。教育居民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为小利而不为,要生存,要发展就得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事在人为,路在脚下。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服务,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要。今年,每个社区至少要设立一个卫生服务站,区卫生部门要帮助管理,加强指导。繁荣社区文化,要建立和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多功能活动室,社区大的场所,组织开展宣传我区改革发展大好形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美化社区环境,组织居民开展治理脏、乱、差,绿化庭院活动,为居民创造比较舒适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搞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随着社区办公条件的改善,每个社区都要设警务室或提供办公地点,健全专项结合的治安防范体系和民事调解网络,小的居民纠纷要化解在社区,要加强居民的法制教育,强化对刑满释放、外来人口的管理,加大打击FLG的力度,按照市政法工作要求积极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今后,我们要按照简政放权,重心下移的原则,逐步把服务、卫生、文化、治安、环境等相关管理权限逐级下放到办事处或社区,形成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的工作格局。通过加强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我培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把社区真正建设成为基层政权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精神文明的窗口,社会治安的前沿和同FLG斗争的阵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区水平
  我党提出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建设是根本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也带领人民模范地执行法律。依法治国是一项基本国策,依法治区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要认真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认真学习和掌握本行业的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法律程序,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政府的执法执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分期分批地进行执法业务培训,做到执证上岗,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按照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要求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个体私营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区人大要发挥依法监督的权威,把依法监督“一府两院”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做为工作重点来抓,每次常委会都要有这方面的议题,同时要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活动,及时提出依法治区好的意见和建议。区政协也要按照法律和章程规定开展民主监督发挥职能作用。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和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坚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七)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基本稳定
  稳定是大局,稳定是前提,不稳定,一事无成。当前,由于企业转制,职工下岗,拖欠工资再加上地方企业和原区属企业经营亏损倒毕,破产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说保持稳定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尤为重要。尽管我们在解决下岗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矛盾调解,打击刑事犯罪和接待群众上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历史的原因,形势的发展,实现地区政治社会稳定的形势仍然很严峻。因此,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这方面工作。第一,要搞好社会低保。认真执行鹤岗市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条例,深入群众搞好调查摸底,建立低保工作档案,加强低保工作的申报、审批、发放、监督的规范化管理,够条件的贫困职工群众要达到应保尽保。第二,要贯彻落实再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最近中央和省市已出台很多有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要宣传和动员个体私营企业更多地接纳下岗职工,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帮助落实优惠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家庭种植、养殖业和兴办小加工网点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教育职工群众树立自强自立信心,走自我发展之路。今年每个办事处都要成立下岗再就业服务中心,每个社区也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使我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80%。第三,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原则,有效维护地区经济发展秩序。严密防范和严厉惩治“FLG”等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认真做好“FLG”习练者的教育转化工作,巩固和扩大斗争的成果,实现地区长治久安。第四,“坚持团结、教育、引导”的方针,加强对宗教团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抓好宗教管理,制止非法传教,打击违法宗教活动,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第五,全力做好信访工作。要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好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工作,理顺情绪,上访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需要哪个部门办理的抓紧办理不得拖延,不得推诿扯皮。要经常性地排查隐患,
把握工作动向,坚决制止集体上访特别是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今后,无论哪个部门因工作不负责出了问题,都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直接领导的责任。
  (八)加强宏观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要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就必须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去年我区新建了党政机关办公大楼,实行大庭公开办公,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这仅仅是第一步。今后要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今年要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务超市”措施,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进一个门办所有的事,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公开、透明、高效。加强制度建设,重点推行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用制度规范管理工作。对来我区投资办厂发展项目的。不要先说不行,要先想怎么才行,不讲不好办,只讲怎么办。管理于服务之中。要发挥好统计、财务、生产安全等部门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作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帮助企业建立统计台帐,建立和执行财务报表制。提高企业的正规化管理水平。要牢固树立“安全为天”、“责任重于泰山”思想观念,认真抓好安全管理。广泛进行《安全生产法》的宣传教育,建立全区性的安全监管网络,层层签订责任状,上级抓下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举办矿长、厂长、经理安全知识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意识。特别是对煤矿的安全工作要格外重视,要搞好自查活动,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隐患较多,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立即停产整顿,确保万无一失。对安全工作视若往闻,不加整改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经济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尤其是经贸局要经常向企业提供经济信息和发展项目,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朝阳产业靠拢。经过我们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九)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素质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能力的竞争、素质的竞争。要在全区开展创学习型的机关、学习型的办事处、学习型的社区,形成一种比学习、比素质、比精神壮态的强烈氛围。机关干部除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党的政治理论还要自觉地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领导干部要掌握领导科学知识;在公民中要开展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劳动、妇联等部门要组织邀请有劳动技能和家庭生活技能的人员给社区群众讲课,传授知识;区文化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全地区性的文化活动,举办演讲会、棋赛、球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在企、事业中要开展职业道德,守法经营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与时俱进的应变能力,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更加灵活,工作思路和执行措施更加得当。群众的威信也更加提高。机关干部的工作能力、服务水平、公文写作、言语表达、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广大群众通过文化学习活动增强了**是一家,振兴靠大家,发展**,人人有责的意识,人人争做文明市民,户户向往五好家庭。个体私营业者通过文化学习活动感到在发展经济环境方面,唯有**独好。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家乡的发展积极做出贡献。
  总之,我们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把全区人民凝聚到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的主人精神,文明向上的时代精神,科学求实的创新精神上来。激发全区人民发展**、振兴**、繁荣**中的干劲、拼劲、闯劲,万众一心,势不可挡。
  (十)抓好党建,提供政治保证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个一定要”的总体要求,首先要抓好思想建设。经过学习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起发展的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服务的观念,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要按照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求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干部。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为适应办公现代化35岁以下的机关干部都必须会操作微机,每年至少要撰写出2篇调查报告。区组织部门要建立干部的学习档案,为干部的使用提供依据。要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机制,随时把那些政治成熟,实绩突出的,有本事,靠得住的干部选拔上来,要增加干部选拔工作的透明度,给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拔权,大多数群众不认可的坚决不能提拔重用。让那些不想工作、不干工作、不会干工作、整天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忙于搞人际关系、拉选票的人没有市常适应新形势和任务搞好组织建设。重点要抓好基层支部建设,支部活动除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还要提倡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内容上负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巩固社区党建成果,不断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深化升级,要严格按照标准搞好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工作,不断探索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党建新路子,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搞好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和吸收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致富带头人
。抓好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问题多的地方,敢于指挥,善于指挥,认真负责,说了就算,定了就干,雷厉风行,工作果断,特别是党委决定的事情,任何人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在全区形成一个求真、务实、敏捷、高效的工作作风。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今年对科级干部实行“三必谈、三必做”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监督,防止腐败问题发生。今年工作思路已定,关键在落实。一要围绕发展抓落实。消除怨天尤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之路,消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要干就干成最强的,争就争来第一的,敢冒风险,敢发大财;消除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的无所作为思想,从一点一滴开始,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万众一心求发展,家家户户奔小康。二要大胆创新抓落实。与时俱进,开拓前进,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做到思路上实现创新;领导艺术上实现创新;对外联系上实现创新;形象上实现创新;管理上实现创新;教育上实现创新;方法措施上实现创新;学习上实现创新;制度上实现创新;服务上实现创新的十个创新。三要超常规抓落实。破除按部就班,四平八稳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灵活高效,超常运作,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四要实实在在抓落实。提倡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卧心尝胆,奋发图强。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到实践中寻出路,到群众中找点子,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坚决反对欺上瞒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五要突出群众利益抓落实。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全心全意用人民群众给我们的权力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年终岁尾要组织好慰问活动,到生活贫困的老百姓家走访,帮助解决吃饭穿衣取暖等生活实际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我们群众基础才能更加牢固,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同志们:
  我们正处在一个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大发展、大变化、大改革时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按照十六大制定的宏伟目标,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区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早日把我区建设成文明、优美、富强的现代化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第三篇: 在热线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市干部工作会议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既是上级要求,也是实际所需。会前,准备酝酿了很久,并且今天用一天的时间开会(开一天以上,较少),明部长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今天又特别把人事局长、编办主任(人事人才编制都是干部工作的一部分)请回来,昨天又专门了解我们研究今天要讲的内容,说明明部长高度重视。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明亮同志对全市干部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对今后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措施要求,以及选人用人导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建设,组织人事队伍自身建设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安排部署,明部长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针对性强,既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又具有现实的实践操作性,可以说明部长的讲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对于指导和改进全市干部人事与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狠抓落实。下面,按照会议的安排,我着重从搞好人事编制管理具体业务的角度,与大家进行一些交流,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认识,正视存在的差距,改进今后的工作,不断规范和扎实推进人事编制工作,为更加有效地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优化人事编制服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

一、深刻认识和理解干部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人事编制工作的能力和责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提高政策业务水平。

干部工作,具体地讲就是做人的工作。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促进经济发展,还是推动社会进步,首先离不开人。因此,做人的工作应该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一切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的理解,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无不是在党的领导下,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的,无可辩驳地印证了“思路决定出路、认识决定行动”这个普遍法则。就我们巴中而言,经济正迅猛发展、社会正全面进步。大交通的“六路”建设、水利设施的“六库”建设等等,都是适应时代要求、启迪思想智慧、抓住发展机遇的结果。我们做干部工作,就是要在党委领导下,为经济社会发展配强班子,用好人才,通过选好“领头羊”、造就“钢班子”、带出“铁队伍”,真正做到“对接大交通,适应大交通,服务大交通”,为全面实施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做干部人事工作的同志,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职责,既是崇高的政治职责,又使党所赋予我们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责任。

干部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绝不能简单片面地认为只是职务任免和人员调动,它涉及到干部选拔、培养、考核、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管了人生的2/3,每一环节都又有大量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如何规范干部的管理、提高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组工人事干部面前一个非常严肃而重大的课题,我想也是我们今天这次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市委一班人特别是仲彬书记、明亮部长,对干部工作高度重视。明亮部长刚到巴中工作不久,就多次对干部工作及人事编制工作提出了“严格、科学、规范”的要求,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市委仲彬书记在市人事局来视察调研工作时,也明确提出了“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做到科学规范有序,大力推行阳光人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及 “构建人才人事、推进法治人事、打造阳光人事”等明确要求,明部长和李书记的这些要求,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我们组工人事干部不仅要具有坚强的党性、过硬的本领、扎实的作风,而且要敢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于维护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公开透明,阳光操作,成为理解政策的“先行者”、执行政策的“带头人”。当前,我们人事编制工作,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问题比较突出。将来还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切实提高政策业务水平,要求我们一定要理性思考、客观对待、正确处理,客观理性对待过去,不能再以贫困地区、新地区之居找借口(新地区不新,贫困也不是个光荣的口头禅)。规范管理面向未来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理论政策学习、工作能力锻炼、务实作风修养,真正做到要“听话”、敢“说话”、说“真话”,做到执行决定要坚决、处理问题讲原则、遵纪守法依规则,把自己培养锻炼成为合格的组工人事编制干部。

二、正确分析当前干部人事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干部人事编制工作在市委及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十分显着的巨大成绩。但是,冷静分析找差距,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经初步分析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按规定和程序任免干部。(干部怎样任有文件,也是最严肃最慎重的事情,市委、市委组织部、人事局都有文件)一些

部门不遵循管理干部权限和纪律规定,有章不循,有规不依,自行任免干部(市公安局下属局副局长,财政上工资才知道任免干部是有组织、人事两个出口),损害了干部任免的严肃性。如有的行政机关对内设机构中层干部任职未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审批;有的业务主管部门擅自对下属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任免,甚至将下属事业单位人员出文任命为机关中层干部职务,人为制造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上的混乱,留下难以解决的后遗症。还有的甚至越权任免,违规任免,违反程序任免,这些都是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应予坚决杜绝和严肃处理。

二是呈报人事任免调配材料不完备。主要反映在部门呈报的人事任免上不够严谨,填报表册不规范、年龄时间上错误多(王亚丽,“一个女骗子害了十顶官帽子”,2006年,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要求不得再更改年龄,对党都不忠诚?父母知道你哪一天出生,你去改,不尊重,要短命),有的未在编制部门开据编制和职数空缺通知单,仅凭任免报告呈送人事部门,而有的却认为编制职数空缺通知单可有可无,这既是对人事编制政策的不了解,又是对法规执行不力的表现。其次是

个人材料归档不及时,如公务员登记表、职称评审表、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合同、年度考核登记表、工资变动晋升审批表等必须及时装入个人档案,但有的部门政工人员极不负责任,不仅不主动及时递交组织、人事部门装入干部档案(从办理调任成都及外地的人看,别人对档案管理非常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公章,时间、涂改要以组织认定的为准,而不是你自己填的)造成研究人事任免时在资格条件难以准确把关。),而且将这些材料遗失,造成单位人事管理混乱,特别是给个人工作调动带来许多麻烦。

四是个别地方和部门有上交矛盾现象。主要表现在公务员登记和事业单位参照管理和人事调配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部门不是积极化解,而是支持他人找人事部门上访。特别是在参照管理中,明明部门写了承诺书,但遇有不稳定因素时,就上交矛盾。如平昌县在参照管理工作中,参考人员中有43人未达到规定的合格线成为不合格对象,究其原因是平时自身不加强学习,临考时通过不良途径在社会上获取不正确答案相互传递所至,但这些同志居然向单位领导请假并同意上访,先后在5天之内30多人两次到市人事局大吵大闹,我们要求县局接人,但未到场,无形激化了矛盾,既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带来不应有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损失,如此等等。应该讲,县(区)的事情、部门的事情,自己最熟悉,也最容易解决,上交矛盾等于激化矛盾。还有个别单位负责人,对上报组织安排的人事调配包括军转安置以及其他一些日常的人员调配提条件、讲价钱,甚至顶着不办,把单位当成“家天下”,领导签意见时,他马上搭车提出两三件事。动辄就是“我不要”、“我无法接”等等,我认为不合格,不称职的领导干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怎么会动辄就是“我的”¨¨¨,说大点是不讲政治,说小点是不讲规矩。非要组织再三做工作,甚至个人给好处,这是风气不正、政治观念和大局意识缺乏的明显表现。

五是机关事业单位私招乱雇现象有所抬头。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不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编制纪律,擅自从下属单位借用人员到机关事业单位混岗使用,擅自聘用临时人员,造成单位人事关系和劳动关系并存,形成事实上的长期用人用工关系的局面,(劳动法规定,十年以上已经是长期事实合同关系。)给规范人事管理,清退超编人员留下信访隐患。

六是公开招聘不尽规范统一。事业单位涉及部门多,专业类型广,目前在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还存在招考程序不够严谨,擅自设置报考条件,缩小报考范围,乱设加分项目,放宽考核招聘范围,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尽规范,命题阅卷组织管理不够严密甚至因人设岗、暗箱操作,混淆人地引进和日常的工作人员的招聘的区别等,导致政策执行不统一、不严谨、不规范,给工作造成被动和麻烦。

七是中层干部轮岗交流不到位。2007年以来,我市、县(区)部门大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机关中层干部及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工作的意见》完成了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工作。近两年多来,由于人员退休、调出等原因,一些部门职位出现空缺,在干部任免上,有的单位未按规定要求实

施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更有甚者,一些部门把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层干部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轮岗交流规定视为摆设,搞假轮岗欺上瞒下,文件上轮了岗而实际上没轮岗,仍在原岗位工作。

九是职称评定问题突出。中小学教师职称受结构比例限制矛盾突出。现行的职称改革制度,是多年连续下来的,即按照事业单位的编制数,按照核定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结构比例来评定,因受结构比例限制,职级平台现象明显,导致年轻优秀教师无法晋升职称,城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难的问题突出。技术职务评聘终身制普遍。目前实行的仍然是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一致的原则,聘任期满只要无大错,一般都续聘。职称评聘前,人们十分重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开拓进取精神,而职务聘任并兑现待遇后,工作消极,不思进取,因此忽视了聘期管理考核,不利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十是编制使用不尽规范。单位在使用空缺编制时,不管领导职位是否空缺、领导干部是否配齐到位,将本留用于配备领导干部的编制用于调配其他人员,将本单位空缺编制用光用尽,致使政策性安置人员、组织安排配备或公考的领导干部无编制。有的部门给编委要求增编报告未同意后,变着法子从职能上或引进人才上要求增编增人。有的部门开出空缺行编后直接将工勤人员调入机关任职,然后要求上行编。并且人员混岗混编使用严重。一些工勤人员在行政执法岗位工作,有的还担任一定职务;有的在编不在岗,甚至单位内部搞停薪留职,“吃空编”屡禁不止,特别是事业单位相当突出,又主要反映在教师队伍中,有的长期聘用临时工,在行政职能岗位工作。

三、增强“三种”意识,严格按章办事,把人事编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针对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们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是增强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各级政工人事干部,特别是部门负责同

志要从讲政治、讲纪律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干部人事编制工作,规范人事编制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党风廉政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才队伍建设,事关党委、政府形象。要有事业唯上、大局唯上的思想和胸怀,要有按政策、按法规、按程序、按规矩办事的意识和观念。具体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要不断加强学习,尤其是组织人事政策法规业务的学习,决不能当门外汉、办糊涂事。要为单位领导建好言、献好策、办好事。要有顾全大局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决不能有“我的单位我用人、接人我作主”的“家长式”的思想,把个人意志和权力凌驾于组织、政策法规之上,要有服从组织决定的态度,协调做好人事工作。这当中,我们的政工干部要当好通讯员和服务员,对主要的人事政策要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使主要领导掌握情况,统筹全局,政工人员决不能擅自做主,误读政策,贻误工作。

二是增强法规意识,确保依法按章办事。常言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干部人事工作,规矩意识、规则意识尤其显得更为重要。人事工作无小事、出了问题是大事。在人事编制管理方面,近年来上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事业单位管理政策、《机构编制管理条例》等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在网络问政的今天,具体人事编制业务办理中,稍有偏差与不慎,稍有不透明不公正,就会引发群众的误解和不满,再通过网络效应的放大,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严格执行现有的各项人事编制政策法规,大力推行阳光人事,努力做到人事公开公平公正,这是人事编制工作的生命线和确保稳定的底线,在人事编制工作方面决不能打擦边球、搞下不为例和变通处理,坚决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执行程序不变通,严格纪律不徇私。各级各部门和政工人事干部要强化规矩意识,规矩就是新近出台的人事编制政策,这里我要再次重申一些主要政策:一是公务员“凡进必考”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凡聘必考”制度。公务员实行省级统一录用考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办法》规定的范围、条件、程序,实行公开、公平、公正考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公告要经上级人事部门审定;二是坚持干部任免条件、程序。任免干部必须备齐职数空缺通知单、党组会议记录、任免审批表、任免报告等,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人事科长由市委组织部任免,其他副县级以下干部由市人事局任免,其他单位无权任免,非领导职数 大损失。最近,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以公安局招聘8名涉密事业人员为名,组织考核招聘,经群众举报到省政府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经纪委调查,举报属实,该招聘的不是涉密岗位,不应该直接考核招聘,给予了县人事局局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免职处理。这些案件虽然没有发生在我市,并不说明我们工作不存在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干部人事编制工作社会敏感度高、群众关注度高,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法规政策依纪办事,凡干部人事编制工作出现问题的,要首先追究领导责任,并严格按照“三问”的要求问责到底,对违法违纪行为决不姑息迁就

,我们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违纪违规典型要通报批评,并建议执纪执法部门严格追究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以维护人事编制政策的严肃性,提高社会公信力,努力营造巴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干部人事编制环境,为巴中打好扶贫攻坚战和老区发展翻身仗提供坚实的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保障。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并以明部长讲的为准。

第四篇: 在热线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维稳工作会议上讲话在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这个报告对过去一年来的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同时,提出了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交通行政能力建设的新的工作要求,并就****年的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我感到对成绩的总结是实事求是的,对新的工作要求的提出是积极而又切实可行的,对今年工作的安排是科学周全的,这些我都完全赞成.

  希望同志们按照李安同志的报告认真贯彻落实,开拓性、创造性地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新春之后省政府

  第一天上班就专题听取了交通厅的汇报.

  省政府认为交通厅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同时认为,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省政府相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有省交通厅一个团结向上,脚踏实地干实事的领导班子,全省有一支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队伍,一定能胜利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过去的一年,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知难而进,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保持了全省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新修了2642公里等级公路,其中二级以上公路230公里,加上老路改造的,共新增等级公路4722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87875公里;在建的777公里高速公路、株洲航电枢纽及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进展顺利,形势喜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列入全省八件实事的县际及县到乡镇公路和洞庭湖区畅通工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全省完成计划内项目投资39.65亿元,是历史上农村公路投资最多的一年.新改建县际及县到乡镇公路4961公里,为年目标任务的160%,建成通村公路7224公里,为年目标任务的180.6%,对此,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都是肯定和满意的.

版权所有:策划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策划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策划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021408号